说唱陶俑名画赏析

古代名画赏析

梅花朵朵占先春古代名画“赏梅图”赏析 梅花是我国有名的观赏植物,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色、香、韵、姿俱佳。在隆冬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深得诗人画家360问答的喜爱。他们种梅赏梅,或寄之以情,或绘之以画。现在,就请读者跟随我的笔触夜导晶帮助朝,慢慢欣赏古代画家所绘的“赏梅图”室初吧。 明代戴进《踏雪寻梅图能践酒言巴多奏理阻创衡》(图1),绢本,立轴。现流失于美国民间。戴进(1388—1462),字文进,号静庵、玉泉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为金银首饰工匠,后改工书画,以卖画为生。宣德间以画供奉内廷。擅画山水、人尼路每还斗故物、花鸟、虫草,为浙派开山鼻祖。 天寒地冻,白雪皑皑,水瘦山寒,树木萧索。画面上一高士携书童在雪天彳亍而行,显然目标是右前方小桥边绽放的梅花。整幅画面给人以古朴、幽雅之美感,人物的高洁散淡气质跃然纸上。 明代唐寅《观梅图》(图2),纸本,立轴,淡设色,纵108.6短氢民厘米,横34.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唐寅(1470—1523),川困字伯虎,他才气横溢,诗画兼擅,与祝允明、文征更减诗称乱衣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图画中有一位高士袖手立于溪桥之上,身后的山崖边,两树梅花含苞待放,与作者所题诗意十分吻合。全幅构图汲取南宋院体风格,险中求胜,山石树木的勾勒粗细得训研析沿格汽袁互呢德当,晕染多于皴擦,清健爽利的坚但任量来太笔致和幽静的背景营造突出了主体人物的高洁形象。人物的线描细劲流畅,造型清俊儒雅。有诗有画,实属难得的传世佳作。 明代杜堇《梅下横琴图》(图3),绢本,立轴,设色,纵207.9厘仅衣源护杨周西烟班担类米,横109.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杜堇,明代画家,工诗文,擅绘画。界画楼台,最严整有法。亦是人物白描能手,其人物画大都表现古代传说故事口率或逸闻趣事,并以山水及园林景致为衬景,有的还题特著八诗作赋,显示出浓郁的以文入画的格调。 此图表现的是士人在山坡平台上抚琴赏梅的雅致场景。老梅虬曲如苍龙盘空,红梅绽开,远处云雾中峰岫出没;士人倚果多评坐树干,手抚琴弦,仰视梅花,旁有童子煮茶捧盏伺候,生动地表达了文人的高雅情趣。 明代盛茂烨《梅柳待腊图》(图4),立轴,绢本,水墨,设色,纵186厘米,横98.5厘米。现流失于日本民间。盛茂烨,明代画家。号念庵,一作研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善山水,有烟林清旷之概,人物亦精工典雅。 此图描绘的是冬至后的萧瑟山居林园中,梅花正船报清济末弦线情破风落要开放,春天即将来临的景象。近景柳林枝冠繁密如烟;中纪附家景梅干含颖而发;远景山谷中云霭飘浮,弥向远方境银限脸升故失责黄。自题“岸客待腊将舒柳企胞服重确场织占报聚包,山意冲寒欲放梅”,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全图既得烟林清旷之概兰苗末,又溢春之将至之气。 清代萧晨《踏雪寻梅图》(图5),立轴,纸本,淡设色,纵123厘米,横58.5厘米。青岛市博物馆藏。萧晨,字中素,号灵曦,江苏扬州人。工诗,擅画山水、人物。师法唐、宋人传统笔法,细秀雅淡,设色妍丽,功力极深。 图中山崖、斜坡、矶石、梅枝均披银装。整个背景用淡墨渲染,以呈白雪苍茫的景象。梅树屈拔而起,苍劲挺健,梅花用铅白细点,周围留白,宛然雪中花朵。树下伫立着持杖老翁,昂首观梅,凝目幽思,具有“意在其中,情见于外”的魅力。老者身后立一童子,身背行李,似乎对梅花并无兴趣,却望着缓缓的流水而出神。这是一幅耐人寻味的佳作。不落历代画家所作“踏雪寻梅”的旧套。 清代陈枚《月下赏梅图》(图6),绢本,设色,纵37厘米,横3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陈枚,生卒年不详。字载东,号殿抡,晚号枝窝头陀,娄县(今上海市松江)人。其画初学宋人,后折衷于明代画家唐寅,并参以西洋画法,能于寸纸尺缣,图群山万壑。 本图描绘了宫廷仕女寻梅、赏花、吟诗、玩月的深闺享乐生活。左侧页为正月景,图中绘一个侍女挑灯从另一个院落引着5位身着长裙的仕女缓步而来,院内屋檐下悬挂彩灯,窗外两株古梅竞相开放。月下灯前有4位仕女于亭廊中或立或坐,观花聊谈,作品色彩协调、错落有致,古色古香、庄重典雅。其制作精巧、玲珑剔透。其画法娴熟、景物生动,人物神态栩栩如生。 清代黄慎《捧梅图》(图7),纸本,立轴,纵124厘米,横65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黄慎,字恭懋、躬懋,号瘿瓢子。福建宁化人。擅画人物,后从唐代书法家怀素真迹中受到启迪,以狂草笔法入画,变为粗笔写意。 《捧梅图》左上有题画诗一首。图中画一老叟,手捧一枝梅。梅花绽放,清香淡雅,老叟边赏边嗅,喜悦而笑。此图构思极为简略,一人一梅而已。然人物衣褶勾染并施,兼方带圆,面部须眉信笔写出,细笔复线;梅花虬枝横卧,古朴苍劲。人、梅交融,极富古雅趣味。 来源:东方收藏



美术赏析 击鼓说唱俑

《说唱俑》描绘的是东汉时期的一个表演者,身材短胖,头上戴帽,上身坦裸,两肩高耸,乳肌下垂,大腹如鼓,两臂穿戴珠翠饰件;下身着大口长裤,赤足,坐于圆榻之上,左臂抱一小鼓,右手握一鼓槌;左足翘举,张口嘻笑,恣意调戏。造型古拙,形象生动。作者不是简单模仿生活中的说唱艺人,而是着意刻画他的神气,使之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从那伸头、耸肩、一说一笑,手舞足蹈,有声有色的表演中,流露出健康的调戏娱人的神情,毫无油滑之气。整个塑像,动作夸张,神态诙谐,极富吸引力。令人如身临其境,仿佛听到他的说唱和爽朗的笑声,似乎看到他的周围,有一大批入迷的观众正在全神贯注地凝视、倾听,并随着有趣的段落和引人入胜的鼓词而在哄笑。“说唱”是中国曲艺艺术的主要特征,它究竟起源于何时,现在已经无从稽考。四川地区的汉俑独具特色,内容较为丰富,在出土的许多俑雕像中,最著名的就是这件东汉击鼓说唱俑。此俑头戴软小冠,并以长巾围绕一匝,前额上打一花结。这个说唱俑的表演仿佛已经进入了高潮,他得意忘形,表情夸张,竟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他上身赤裸,下穿长裤;身屈,蹲坐在地面上,赤足,右腿扬起,脚掌向上,张口,露齿,眯缝双眼,露出活泼诙谐憨厚之态。额前有皱纹数道,开怀大笑,仿佛正进行到说唱表演中的精彩之处。头戴帻,左臂下挟一圆形扁鼓,右臂平直,手执鼓槌欲击,两臂戴有璎络珠饰,似作说唱状,人物面部的幽默表情被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使观者产生极大的共鸣。此俑表情生动活泼,反映了当时塑造艺术的高度成就。从此俑的整体造型来看仍然属于古拙的艺术风格。作者显然不是简单地模仿生活中的说唱艺人,而是着重表现说唱艺人的一种特殊神气,即企图用他所说唱的有趣的故事引起听众强烈的兴趣。说唱者的那种伸头、耸肩、眉开眼笑、近乎手舞足蹈的神态,把他有声有色的表演刻画得惟妙惟肖,极其传神。从其诙谐而健康的神态中,人们似乎听到了他爽朗的笑声,并且可以想象出他所说唱的内容,甚至使人们似乎看到了在说唱者的前面,有一批听众正在兴致勃勃地倾听他的出色表演。很显然,这一陶俑的作者,似乎很懂得发挥观赏者的联想作用。秦汉陶俑的造型不仅有威武的军阵,也有这样极具生活气息的人物。该件陶俑以灰陶作胎,手塑成型,左臂挟鼓,右手举槌作击鼓状,正忘情地进行说唱表演。其手舞足蹈的形态,眉飞色舞的表情,将一位汉代“说唱艺术家”的现场感觉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反映了东汉时期高超陶塑艺术水平。该件陶俑富含浓郁的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四川的东汉墓先后出土多件形象类似的击鼓说唱俑,这表明当时蜀地说唱表演颇为流行。汉代说唱者往往以身材短胖、相貌滑稽的侏儒充任表演者,同其他舞乐百戏节目同场献艺。扩展资料流传历史两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强盛时期,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称雄,到公元220年曹丕废帝,历时420年。汉朝初年,百业衰败,经济濒临崩溃。汉初统治阶级吸取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以发展社会经济为指针,重农抑商,削减商贾大户的经济实力,减轻农民租税。到了汉文帝时,即更迸一步提倡节俭,提倡农耕,免天下农田租税十二年。汉景帝时又将租税减至三十分之一,从而出现以经济鼎盛而闻名于历史的“文景之治”。汉代民间极为盛行说唱表演。汉代俳优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并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右,作即兴表演,随时供主人取乐。表演时,他们一般边击鼓边歌唱。当时的皇室贵族、豪富大吏蓄养俳优之风甚盛。汉武帝“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丞相田蚡“爱倡优巧匠之属”。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云:“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儛像。”这些均可为证。汉代画像石乐舞百戏图中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身材粗短、上身赤裸和动作滑稽的表演者,汉墓中也不乏此类形象的陶俑出土,均显示了俳优表演在当时的盛行。1957年2月下旬,重庆铁路管理局工程处因工程关系,在天回镇东北面约1公里的巫家坡凿出崖墓数座,四川省博物馆闻讯后即派专人前往调查。1958年6月,四川省博物馆在成都北郊天回山北麓清理了三座土坑墓,其中战国墓、西汉墓及东汉墓各一座。发掘过程中在墓三南三室前的过道中发现有一个模制击鼓俑,考古工作者在对墓三的结构、墓道、侧室形式、所用的长方形或楔形砖的花纹、墓室中的石棺形式及所雕刻的人物画像之题材与风格,殉葬器中的铁器、陶器、钱币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墓三属于东汉时期的墓葬,在其过道所发现的击鼓俑当为东汉时期的随葬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击鼓说唱俑


12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