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主义的团体的核心人物马塞尔?杜尚()出生于法国。

参考答案:A

达达主义

关于“达达”一词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1916年,几个流亡在瑞士苏黎世的文学青年,包括罗马尼亚人特里斯唐·查拉、法国人汉斯·阿尔普以及另外两个德国人,聚集在伏尔泰酒店,键敬准备为他们的组织取个名字。他们随便翻开一本法德词典,任意选择了一个词,就是“dada”。达达主义,语源于法语“达达”(dada),这是他们偶然在词典中找到的一个词语,意为空灵、糊涂、无所谓;法文原意为“木马”。它采取了婴儿最初的发音为名,表示婴儿呀呀学语期间,对周围事物的纯生理反应。宣称作家的文艺创作,也应象婴儿学语那样,排除思想的干扰,只表现官能感触到的印象。查拉在草拟的《宣言》中,曾为"达达"下了这样的定义:"自由:达达、达达'达达,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东西和不合逻辑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活。"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陷入一片战火之中。战争使人们陷入无休止的噩梦之中,战争在摧毁人们的肉体同时,也给那些幸存者的心灵上留下无可弥合的伤痕。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几乎在瞬间破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幻灭感与虚无感。而达达主义者带有明确而彻底的无政府主义与虚无主义思想不谋而合,这是一场有着强烈破坏性的文化运动,对于敏感的艺术家来说,疯狂的宣泄也许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马塞尔·杜尚开创了达达主义

他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追求幻灭感、无意义、偶然性。他们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打倒一切,并宣称:

早在一战以前,许多艺术家已经开始在作品中加上展示日常生活的实物及碎片,通过种种新媒介来探索时间和空间的意义,以试图打破传统。其中毕加索和他著名的拼贴技法,将绘画的概念延展至画布以外。毕加索在绘画作品上粘贴上报纸、桌布、麻绳,试图打破绘画性特征而加上新鲜的生活内容。

只不过一战的物昌爆发使艺术家们被迫终止这场艺术实验,但一战后诞生的“达达”主义者们,却借鉴了战前艺术家们的手法和作法,只是他们走得更远,做得更极端。

达达主义者认为“达达”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反艺术”。无论现行的艺术标准是什么,达达主义都与之针锋相对。由于艺术和美学相关,于是达达干脆就连美学也忽略了。传统艺术品通常要传递一些必要的、暗示性的、潜在的信息,而达达者的创作则追求“无意义”的境界。对于达达主义作品的解读完全取决于欣赏者自己的品味。此外,艺术诉求于给人以某种感观,而达达艺术品则要给人以某种“侵犯”。

尽管达达主义如此的反艺术,达达主义本身就是现代主义的一稿蚂慎个重要的流派。“达达”作为对艺术和世界的一种注解,它本身也就变成了一种艺术。

在1916-1923年间瑞士、德国和法国的艺术家纷纷加入达达主义运动。自1919年在巴黎成立了达达团体后,巴黎就成了这一流派活动的基地,文艺杂志《文学》则达了达达主义者的喉舌。

达达主义作为一场文艺运动波及范围却很广,但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到1921年,巴黎的一些大学生抬着象征"达达"的纸人,把它扔进塞纳河"淹死",以表示对达达主义的憎恨。

1923年,达达主义流派的成员举行最后一次集合而宣告崩溃,许多成员随即转向参加到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

汉斯·阿尔普(Jean Arp,1887-1966年)是达达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抛弃了传统的油画,采用木刻、编织、拼贴及其他媒介,来创作抽象的、妙趣横生的作品,包括彩色木浮雕、抽象形式的雕塑、彩色纸的拼贴画等。

对于达达主义者来说,“偶发”的即兴创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达达主义代表艺术家汉斯·阿尔普的作品是偶发的很好例证。他开创了运用偶发来构成形象,他厌倦了他正在创作的与某些立体主义相关的样式,而是将几张纸撕成大致的方形,让他们随意散落在地板上的一张纸上,并将它们粘贴成由此形成的布局,这些形状的直线性保证了某种程度的规则图式,但是偶发却引入了一种不平衡。

对于阿尔普来说,这似乎是将一种他想要保留的神秘活力归还给他的作品。《按照偶发规则排列的拼贴》便是他用这种方法创作的一幅作品。

采用偶发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一个秘密的目的,这便是使艺术作品恢复它的原始神秘力量,发现一条返回直观性的道路。由于偶发抛弃了艺术上的控制,阿尔普相信,当他创作作品时,偶发增强了达达固有的无政府状态和颠覆性。

一战后,和苏黎世一样,纽约也成为欧洲的文学家、艺术家逃避战乱和征兵的避难所。1915年,马塞尔·杜尚 (Marcel Duchamp)、弗兰西斯-毕卡比亚和曼-雷在纽约相遇,不过这时还没有“达达”的名称,他们的形象是激进的反艺术行为。直到后来纽约的一家杂志《纽约客》把他们挑衅性的行为称为“达达”,而他们也认可这一说法,并且后来他们还一起创办了一个名为《纽约达达》的杂志。

纽约达达的目标不是政治的,不是反帝国主义战争或反资本主义社会,他们反的是艺术和文化的制度,不论是传统还是现代主义,都在这个制度之内。

在杜尚没有"现成品"这个概念的时候,已经开始做他的现成品。

1913年,他把一个自行车的架子装在凳子上,做成了他的第一个现成品作品。这件作品实际上是一个“辅助性的现成物品艺术”:一件普通的物品(自行车轮圈)被稍作改动,上下颠倒着放置在另外一件普通物品之上(厨房高凳)。

"现成品"是杜尚对于艺术史作出的总重要的贡献。《自行车轮圈》是杜尚第一件现成物品艺术,"现成品"于杜尚而言不仅仅是找到了他所谓的逃离绘画的途径,更是摆脱了"艺术"的途径。

杜尚做《自行车轮》时是带有消遣性的,"这个车轮很滑溜很畅快的转动……我看着它觉得有趣,就像我看着壁炉中跳动的火苗一样。"而杜尚在做《瓶架子》时,消遣的因素已经不存在,瓶架子达到了杜尚想要的效果——

杜尚用瓶架子这类现成品介入艺术,就是最大程度的蔑视艺术的权威,否定艺术中的美、趣味、高尚的东西,杜尚用现成品,希望得到的就是彻底的冷漠、无趣味,

但杜尚最出名的现成品艺术作品是《泉》。

1917年4月,杜尚从JL Mott杂货店买了一个小便器,准备作为参加"独立艺术家展"的作品。他把小便器倒置过来,写上“R Mutt”和日期。杜尚后来解释,R代表Richard,是法国俚语“钱包”的意思,Mutt来自两个漫画人物Mutt和Jeff。展览的组织者本来是想体现自由和民主的精神,展览不设评委会,每个艺术家只要交六个美元就可以参展。杜尚交了六个美元,就把“喷泉”搬到了展览馆。但是这个作品被拒绝了,而且是以投票的方式由组委会拒绝的。

虽然《泉》未能成功展出,但《泉》的出现使艺术家们开始反思:“什么是艺术?”如果“小便池”是艺术,还有什么不是艺术?如果没有什么不是艺术,那就什么都是艺术。如果什么都是艺术,也就意味着什么都不是艺术。如果什么都不是艺术,那么,艺术也就只剩下了对艺术本身所发出的质疑和追问。 

杜尚这幅给《蒙娜丽莎》画胡子的作品被达达派视为标志性旗帜,因为它比任何作品都更能体现反权威的立场。1919年,杜尚拿来一张印有列奥纳多的《蒙娜丽莎》的画片,在“蒙娜丽莎”的脸上画了两撇山羊胡,命名为《有胡须的蒙娜丽莎》。在画片的下面写上L.H.O.O.Q,如果用法语朗读这几个字母的话,发音就像“她有一个热屁股”。杜尚此举不仅是对崇拜天才艺术家及其杰作的蔑视,也讽刺了性别在文化上的严格区分。

而从艺术的取材来看,这幅名画是作为印刷复制品的图片而出现的,图片《蒙娜丽莎》是一个现成品,而且是批量复制的、可广泛传播的工业产品。当杜尚在这个名画的复制品画上胡须的时候,也意味着复制对于绘画的取代。很多年后,杜尚说道:“达达是对绘画的物质性的极端抵制。它是一种形而上的态度。它在实质上与观念上都与‘文学’相联系。它是一种我仍旧非常同情的虚无主义。”杜尚把达达对绘画的态度看作虚无主义,实际上也是看到了绘画的作用正在消失,它可能被新的图像手段所取代。很多人只是看到了达达的破坏与否定,但正是在图像问题上,达达并非虚无主义,而是创造与建构。正因如此,虽然杜尚与达达在反一切既定价值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杜尚并未亲身参与过达达,杜尚的一生在一种不声张中强烈的影响着艺术的发生以及艺术的处境,就像那句评价一样——"他似乎从不寻求机会来扩散他的影响,但机会总是会自己找上他。"

8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