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诗的简介

交响诗symphonic poem,一种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下面就跟随我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交响诗的相关知识吧!

交响诗的基本资讯

交响诗也称“音诗”,它是一种由弗朗茨·李斯特首创的具有戏剧性、抒情性的单乐章管弦乐体裁,李斯特式的交响诗出现之前,音乐家通常写作音乐会序曲的形式。交响诗在构思上,或体现一个哲学思想,或体现一种诗的意境,或和一定的文学题材相联络。交响诗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创始者是匈牙利”钢琴之王“李斯特。

交响诗的名称为弗朗茨·李斯特所创,他认为“标题能够赋予器乐以各种各样性格上的细微色彩,这种种色彩几乎就和各种不同的诗歌形式所表现的一样”《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因此他把标题交响音乐和诗联络起来称交响诗。其所作十三首交响诗以诗歌、戏剧、绘画以及历史事迹等为题材,广泛采用主题变形的手法,塑造出特定标题内容的艺术形象。简单来说就是按照一个故事改变的管弦乐曲。

浪漫主义时期交响诗的创作风格

交响诗的结构形式

既然交响诗诞生于浪漫主义时期含浪漫乐派与民族乐派,那么在交响诗发展前期, 作品因参照奏鸣曲式如斯美塔那《我的祖国》、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但随着时代的终结,印象派与表现主山姿义将交响诗引入无调音乐的范围,德彪西在交响素描中重视和声,舍弃传统大小调和奏鸣曲式的束缚,勋伯格更将无调 *** 响诗编配的短小精悍。

交响诗的代表作品

李斯特在19世纪50年代写了《山上听闻》、《塔索》、《前奏曲》、《普罗米修斯》、《英歼唯蚂雄的葬礼》、《匈牙利》、《哈姆雷特》、《匈奴之战》和《理想》等12首交响诗,晚年又写了1首《从摇篮到坟墓》;除《匈奴之战》取材于德国画家W.von考尔巴赫的壁画外,其余大多以文学作品诗歌、戏剧为题材。形式灵活多变,常常把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和回旋曲式的结构原则糅合在一起,并广泛使用主题变形的手法,从一个或几个基本主题蜕变出形象迥异、性格不同的派生主题来。这种混合曲式的结构原则和主题变形的表现方法,常为后起的交响诗作者所师法。

李斯特写过十三首交响诗,这些作品的内容,大多取材于诗歌、戏剧或绘画;总谱的前面常常有一篇序言,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主题思想,或引用有关诗文,说明作品的题材内容。这一篇序言或引用的诗文就是作氏埋品的标题。例如李斯特的第三交响诗的题目是《前奏曲》,它取材于法国浪漫派诗人拉马丁的《诗的冥想》,总谱前面刊登了李斯特根据这首诗写成的序言,作为这首交响诗的标题。序言的全文是这样的:“我们的生命除了是用‘死亡’唱出第一个庄严音符的无名歌曲的一组前奏曲以外,还有什么呢?爱情是每一颗心中的朝阳,但最初的幸福和欢乐,怎能不受暴风雨的袭击,以致好梦被惊破,祭坛被摧毁;在残酷的打击下,怎能不冲出暴风雨,投入宁静的乡村生活,从回忆中去寻求安慰呢?可是人总是不能久安于大自然怀抱中温和的隐退生活的,当小号吹出警报的讯号时,他立即冒险上阵,不管号召他去参加的是什么样的战斗行列;为的是在战斗中完全恢复自信,并获得充分的力量。”

拉马丁的原诗充满著对人生的怀疑,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思想。李斯特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解释拉马丁的诗,把诗中所写人生道路上的各个阶段,看做是“一系列的前奏曲”,把它们描绘成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生活图画;尽管因遭受打击而灰心丧志,最后还是肯定生活,并信心百倍、活力充沛地投入了生活。李斯特根据表现标题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奏鸣曲式的原则。全曲所有的主题都脱胎于一个有调。这个音调包含三个音,是从表示疑问的语言音调概括而成的。从这个音调蜕化出来的各个主题,每次再现的时候,都作了种种不同的变化,用来表现不同的形象和意境。这种手法,叫做“主题变形”。这“主题变形”是李斯特在协奏曲和交响诗等作品中常用的手法,也是李斯特以后的各种标题音乐中常用的手法。

他的第三交响诗采用自由的奏鸣曲式。开头是行板的引子,音乐用疑问音调提出了一个探求人生真谛的哲理性的问题。主部是庄严的行板,表现生命充满青春的活力,犹如旭日方升。连线部是一个抒情主题,表现爱情的温暖和幸福;它从主部的C大调转向副部的E大调。副部也是表现爱情的抒情主题,它出现在E大调上。展开部描写生活道路上的暴风雨,音乐素材也是疑问音调的发展。这段音乐用了许多造型手法,大提琴上下起伏的半音阶旋律、木管乐器和弦乐器尖锐紧张的不协和和弦,加上铜管乐器的呼啸、定音鼓的轰鸣,描写风起云涌,电闪雷鸣。当音乐发展到 *** 时,木管乐器和弦乐器上的半音阶下行。犹如暴风骤雨,震撼人心。展开部后面的插部,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田园曲。暴风雨渐渐平息,大地上雨过天晴,双簧管吹出一个明朗安静的曲调,好象牧人的笛管在演奏。这个曲调是呈示部中连线部主题的变形。在插部中。我们还可以听到显示部中副部主题的变形。副部的爱情主题。现在变成了田园曲了。田园曲逐渐变得激动起来,成为一首进行曲。铜管乐器吹出了战斗的号声,它号召主人公去迎接新的生活和斗争。这号声一是连线部主题的又一次变形。

下面是倒装的再现部,其中首先再现的是副部。副部主题在这里又一次变形为战斗进行曲。最后出现的是主部主题,它象在呈示部中一样,没有变形。表现主人公在战斗中恢复了自信和青春的力量。

简述浪漫主义时期交响诗的产生与发展。

参考答案:

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体裁,:盛行于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它的产生,与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息息相关,如音乐与文学、绘画等姊妹艺术相互靠拢的倾向,作曲家用器乐曲来表现文学题材的尝试,瓦格纳力图将歌剧发展成为集文学、音乐、戏剧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而同时交响曲则努力拓展表现范围,加强与诗歌、美术和哲学领域的沟通,在形式上,产生了将多乐章交响套曲紧缩为单乐章的愿望,交响诗正是综合上述所有浪漫主义音乐发展倾向应运而生的新体裁。
19世纪中叶,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始创了交响诗。而在半个世纪之前,已有了交响诗的直接先驱——音乐会序曲,它是专供音乐会演出写作的交响音乐作品,大多为标题音乐,或取材于文学名著、戏剧、诗歌和历史神话,或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或表达某种哲学思想,通常为单乐章奏鸣曲式结构,交响诗是在音乐会序曲的基础上,扩大其规模,深化其内涵,逐渐发展形成的,但序曲与交响诗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
李斯特共创作了13首交响诗作品,较著名的有:以拉马丁的诗歌为依据的《前奏曲》、根据歌德同名戏剧而写的《塔索》、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的《奥菲欧》和《普罗米修斯》、根据雨果同名诗写作的《马捷帕》、从考尔巴赫壁画得到灵感的《匈奴之战》、以席勒同名诗歌为基础的《理想》、取材于莎士比亚悲剧的《哈姆雷特》。李斯特交响诗的结构特点有,一是将奏鸣曲式快板和奏鸣交响套曲的结构原则相结合,使得单乐章的交响诗往往具有四乐章套曲的结构特点,二是使用“主题变形”手法,使得交响诗中的每一个主题全部衍生自一个音调源头,在戏剧发展中既能体现不同的结构功能,又能相互保持联系,“主题变形”手法的典型运用体现在交响诗《前奏曲》中,这种手法对其他作曲家有较大的影响。
在李斯特创作了一系列交响诗作品后,交响诗体裁在欧洲遍地开花,尤其得到民族乐派作曲家的青睐,如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纳的《理查三世》、《瓦伦斯坦军营》、《哈空•雅尔》、《我的祖国》、巴拉基列夫的《塔玛拉》、鲍罗廷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一系列“幻想序曲”的本质就是交响诗,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暴风雨》、《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1812年》等,法国民族乐派作曲家圣桑的《奥姆法尔的纺车》、《法埃同》、《骷髅之舞》、弗朗克的《风神》、《可憎的猎人》等。
19世纪末,理查•斯特劳斯的交响诗创作,标志着这一体裁发展的极盛时期。理查•斯特劳斯创作了7首交响诗,他称之为“音诗”,其题材来源非常广泛,既有来自于文学,如《唐璜》、《唐•吉诃德》、《麦克白》,也有来自于中世纪传说,如《梯尔•欧伦什皮格尔愉快的恶作剧》,还有来自于哲学,如《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及自传,如《英雄的生涯》。理查•斯特劳斯交响诗最突出的方面是,充分挖掘和发挥管弦乐队中所有乐器的表现潜能,善于运用乐器音色来塑造形象和描绘情节,使音乐具有绘声绘色的力量。
与理查•斯特劳斯同时期的交响诗作曲家还有德沃夏克、西贝柳斯、拉赫玛尼诺夫和德彪西等,德沃夏克根据捷克诗人埃尔本的叙事诗写作了交响诗《金纺车》、《野鸽》、《水妖》、《午时女巫》,西贝柳斯著名的交响诗作品有《芬兰颂》、《塔皮奥拉》、《图奥涅拉的天鹅》等,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诗《悬崖》和《死亡岛》别具风格,德彪西的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三联画《夜曲》和交响素描《大海》的实质都是交响诗。
20世纪创作交响诗的作曲家并不多,较出色的交响诗作品有:巴托克的《科苏特》、勋伯格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奥涅格的《太平洋231》、雷斯皮基的“罗马三部曲”(《罗马的松树》、《罗马的喷泉》、《罗马的节日》)、格什温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等。

12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