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中

序号 单位 姓名 危鲜击作品名称 组别 类别 指导西销因老师 奖次
1 隆安二中 陆金娇 爱 初中 绘画 韦陈勇 1
2 隆安二中 邓文记 奥运年 初中 绘画 韦陈勇 1
3 隆安一中 周幸 绿色北京,绿色奥运 初中 绘画 苏健平 1
4 隆安修些九宽请任显况价四中 黄春浇 放飞梦想 初中 绘画 林卓庆 1
5 古潭乡中 方 秋云 绿色的奥运 初中 绘画 马芳 1
6 隆安中学 韦幸 不灭之火 高中 绘画 卢逐见宽阶依课武女银往凤贤 2
7 隆安中学 韦春秀 悦 高中 绘画 卢凤贤 2
8 隆安中学 宋永愿 火炬也疯又京宣就狂 高中 绘画 卢凤贤 2
9 隆安中学 马恒贵 点燃奥运圣火 高中 绘画 黎信全 2
10 隆安中学 叶允最 书法 高中 书法 黎信全 2
11 隆安二中 卢玉梅 北京欢迎您 初中 绘画 韦陈勇 2
12 民族中学 林春伶 花样吉祥 初中 设计 潘新立 2
13 隆安二中 周康龙 传递圣火 初中 绘画 韦陈勇 2
14 隆安二中 卢赵广 和诣社会和诣自然 初中 绘画 韦陈勇 2
15 隆安一中 黄伟倚 奥运风筝 初中 设计 苏健平 2
16 隆安四中 陆晓笉 中国年 初中 绘画 林卓庆 2
17 乔建镇中 陆珊妹 为奥运加油 初中 剪油原都坏纸 叶品痕 2
18 那桐镇中 卢丹丹 奥运花 初中 绘画 黄静 2
19 隆安中学 藤秋莹 欢乐北京2008 高中 绘画 卢凤贤 3
20 隆安走乙器增知龙古次攻际中学 凌芝 走进奥运 高中 绘画 卢凤贤 3
21 隆安中学 张志进 书法 高中 书法 卢凤贤 3
22 都结中学 梁萍 欢 初中 设计 邓燊莹 3
23 民族中学 曾蓝茜 美丽城市 初中 绘画 潘新立 3
24 民族中学 陆新琼 和脱讨各省什谐之美 初中 绘画 潘新立 殖啊丰配量临千道技补击3
25 民族中学 梁永平 和谐北京 波重子答孔席初中 绘画 潘新立 黄咏芳 3
26 民族中学 梁旭光 舞动2008 初中 绘画 潘新立 黄咏芳 3
27 民族中学 梁晶 北京欢迎您 初中 绘画 潘新立 3
28 隆安二中 马平社 北京奥运 初中 绘画 韦陈勇 3
29 那桐镇中 卢启落定坐表附即直变玲 我为奥运献手艺 初中 剪纸 黄静 3
3括粮何成入酒0 隆安一中 梁克帆 现代北京,科技奥运 初中 绘画 苏健平 3
31 隆安一中 赵桂倩 美丽北京,绿色奥运 初中 绘画 苏健平 3
32 南圩镇中 陆璐 瓶 初中 绘画 淡冰 3
33 乔建镇中 韦素琴 和谐奥运 初中 剪纸 叶品痕 3
34 乔建镇中 叶冰 喜迎奥运 初中 剪纸 叶品痕 3
35 隆安三中 潘云彬 邮票设计——和谐奥运 初中 绘画 马英善 3
36 隆安三中 韦特 从雅典到北京 初中 绘画 马英善 3
37 隆安三中 曹梅 七彩奥运 初中 绘画 马英善 3
38 都结中学 赵云晓 风铃牵我心 初中 工艺 邓燊莹 优
39 都结中学 梁萍 我们为奥运献舞 初中 工艺 邓燊莹 优
40 都结中学 许开林 奥运五环 初香这培临门状试中 工艺 邓燊莹 优
41 都结中学 许开琳 环保从“我”做起 初中 绘画 邓燊莹 优
42 隆安一中 韦丽丽 人文奥运 初中 绘画 苏健平 优
43 隆安一中 李明 奥运风筝 初中 设计 苏健平 优
44 隆安四中 卢杰 龙腾盛世 初中 绘画 林卓庆 优
45 南圩镇中 许圆妍 丰收的喜悦 初中 设计 潘静 优
46 隆安三中 到为请林泠雨 团结 最强音 初中 绘画 马英善 优
47 隆安三它哪中 李游 2008出发 初中 绘画 马英善 优
48 隆安三中 李联梅 奥运光大文明 初中 绘画 马英善 优

哪种图案的风筝最具有寓意?

风筝的流派

中国风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民间艺术,自然也有它的流派。我国地域辽阔,风筝的种类、样式繁多,千姿百态,风筝的特色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
1、潍坊风筝
潍坊地处齐鲁之邦,古称潍县,是一文化名城,又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之乡,这里所出产的泥塑、首饰、剌绣、杨家埠木版年画和风筝都是非常有名的,只要你到潍坊去一趟,就能感受到做为国际风筝都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悠久的文化历史,形成了潍坊风筝特有的地方色彩。潍坊风筝自宋代开始流行民间,明代更加普及。到清乾嘉年间盛行乡里。曾在潍县任七年县令的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在他《怀潍县》一诗中就形象地描绘了清明时节潍坊一带放飞风筝的情景:“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同时期的潍县人郭麟也曾写过此类诗句:“纸鸢儿子秋千女,乱草新米春燕多”。记述了当地人民在风和日丽、草木竞发的清明佳节,争相到白浪河两岸游春放风筝的热闹场面。 潍坊风筝艺人经过几代人苦心研究探索,他们把国画、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技巧与风筝制作工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又形成了杨家埠风筝、国画风筝和象形风筝三个分支流派。在潍坊风筝中最具代表性的风筝分别为龙头蜈蚣风筝,硬翅人物类风筝等。
2、北京风筝
北京风筝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记载。清明时节出游放飞风筝是北京一带的民间习俗,《见闻杂志》说:“二三月高梁桥踏青,万柳堂明莺,弄箜篌。”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也把放风筝写得活灵活现:“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盆,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京师纸鸢,极尽工巧,有价值数金者。”
清《帝京岁时记胜》记载了当时倾城男女“各携纸鸢”,清明扫墓后施放较胜的盛况。近人沈太侔《春明采风志》载:“常行沙燕,一尺以至丈二,折竹结架,作燕飞式,纸糊,绘青蓝色,中按提线三根,大者背着风琴或太平锣鼓,以索绕●,顺风放起,昼系亮链线条,夜系红灯,儿童仰首追逐,以泄内之积热,盖有所取意也。三尺以上,花样各别,哪咤、刘海、哈哈三圣、两人闹戏、蜈蚣、鲇鱼、蝴蝶、蜻蜓、三阳开泰、七鹊登枝之类。其最奇者,雕与鹰式,一根提线翔空中,遥睹之,逼真也。”北京风筝基本形式有硬翅、软翅、排子、长串和桶形五种。
3、天津风筝
天津风筝也是很有特色的风筝流派郑信之一。天津风筝的制作技术,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清代的杨柳青年画《十美图放风筝》即可证实有串灯、盘鹰、唐僧取经、蝴蝶等十种风筝。对天津风筝制作技术做出重大贡献的,是已喊键轮故风筝艺人魏元泰。他从事风筝制作70余年,先后研制了平拍类、圆形立体类和软翅风筝,还创造了折翅风筝,他的作品在1914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获得了金牌,为天津风筝赢得了荣誉。以“风筝魏”为代表的天津风筝,造型逼真,色彩典雅,做工精细。筝面大多用丝绸,轻而结实,骨架选用质地细密、节长、弹性大的毛竹,用料十分考究。天津风筝在继承传统制作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造型更加美观,彩绘更加精美,放飞晴空令人赏心悦目,又可放于室内以供观赏,是民间工艺的珍品。
4、四川风筝
主要流传于成都、绵竹等地,半印半画,先在纸上印好人物或动物形象的墨线轮廊,糊在骨架上,再用红、黄、蓝、绿等水画粗粗刷几笔,显得潇洒流畅。风筝以大为贵。有一种“羊尾巴”风筝,形制小且无装饰,三五个串在一起,放飞时摇摇摆摆,如羊群摆尾;还有一种T形风筝,也为别处没有。成都柏树林是过去有名的风筝市。

中国纸鸢绘画作品赏析简短

23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