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解释一下英美文学中的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
17世纪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法兰西人作为拉丁民族,是古罗马的继承人。在政治上罗马帝国始终是法兰西人心目中的光辉的榜样。“帝国”这个响亮的称号是当时法国统治阶级所心醉神迷的。他们想在法兰西的土地上恢复江都元相都准到古罗马帝国处在奥古斯都时代的那种宏伟的排场,在文艺上也很想效仿古罗马的风格。所以说,法来自新古典主义的原型是拉丁古典主义。法国的17世纪被称Ask:为路易十四时代,这位称霸欧洲的君主不忘建立统一的官方艺坛。为国王及其统治集团服务的艺术,把古代和当时的思想、天主教和世俗的思想兼收并蓄,并让现实描写带上神话的外表。它崇尚古典精神,表现出严整、高贵、酷爱秩序的特点。他们以希腊、罗马为典范。套用马克思在评论路易?波拿巴政变时期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时所提到的一句话来说,法国新古典主义是穿着古罗马的服装,用借来的语言,上演世界历史的新场面。当然,新古典主义绝对不是拉丁古典主义的“借尸还魂”,它所表演的主要是“世界历史的新场面”,这是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创兴凯的场面,是过渡时期必然会出现的新旧因素交替及互相妥协的局面。新古典主义基本信条要求一切要有一个中心的标准,一切要有法则,一切要米乱皇友挥灯报距义规范化,一切要服从权威,要蒸书规满酒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性。比如说三一律。布瓦洛(1636-1711)是新古典主义的立法者和发言人,新古典阿吃践迫压她北族主义的法典就是布瓦洛的《论诗艺》。新古典主义注重表现技巧,特别重视语言。新古典主义的主要成就在戏剧。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家三大代表是熙德、拉辛和莫里哀。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跑广士华空司(Romanticism)一词职源于中世纪所写的浪漫传奇(romance),主要包括中色预供题破义使胶始即首古欧洲的英雄史诗、即西身练年情骑士传奇和抒情诗,这些浪漫传成铁凯厚们怕练斤底奇是由中世纪各国文学家用各什那四复由拉丁文演变的方言(roman)所写的。这些浪漫传奇的特点就是非现实的、富于想像和幻想的、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和传奇调段龙讲院胶供举环色彩的。浪漫主义的名称源于浪漫传奇,也是取了浪漫传奇的这些特征,并把以这些特征为标志的文学题材和风格形式尊奉为典答顶负范。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创作方名席势五胜盾短兴相法,是一个带有普遍性读兰甚有用立物学最的问题,即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都发生过,是一药测该名史了养个美学上的范畴。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浪漫主义注重人的主观内心世界,强调想像的运用,语言热情奔放,手法比较夸张。这种创作倾向其实早在人类文学艺术的口头创作时期就出现了,但因其不具备自觉性,未形成大规模的思想运动。浪漫主义作为一个思潮流派或思想运动,是特定历史阶段发生的事情,是文学史上的一个范畴。它大致发生在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各国。这个定义可扩大到:浪漫主义不是一个单一的思想运动,而是对18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社会经历过并且继续在经历的某些状况的综合反应。浪漫主义运动的鼎盛期是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浪漫主义运动的特征有:主观性、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回到中世纪,对历史及民间文学的尊重、抒情性。作为流派,浪漫主义在西欧各国都有过很长的尾声,或者是作为传统而成为其它流派的组成部分,不过到了1830年以后,它的鼎盛时期就过去了。

英美文学中<a href="/movements/symbolism/" target="_blank">象征主义<i class="icon icon-search"></i></a>分析

现代主义文学
Wikipedia,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现代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文学
表现主义文学
意识流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未来主义文学
意象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文学或现代文学,是1890年-1950年间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一个国际文学思潮。在纵向上,前承古典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后接后现代主义文学。在横向上,包括象征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未来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意象主义文学和超现实主义文学六个分支流派。

目录 [隐藏]
1 理论溯源
1.1 历史社会演变
1.2 科技与文化因素
1.3 文学和艺术思潮
2 发展轨迹
2.1 孕育期(1840年-1890年)
2.2 肇始期(1890年-1910年)
2.3 鼎盛期(1910年-1930年)
2.4 衰退期(1930年-1950年)
3 流派
3.1 象征主义文学
3.2 表现主义文学
3.3 未来主义文学
3.4 意识流文学
3.5 意象主义文学
3.6 超现实主义文学

[编辑]理论溯源
[编辑]历史社会演变

卡尔•马克思1880年前后,西方主要国家进入迅猛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扩张阶段,其中尤以英、法、德三国为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随之加快,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的人际关系结构。19世纪以前田园牧歌式的乡村风光,被充斥着钢筋水泥的巨型城市所取代,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宗教信仰信仰等受到激烈的冲击和挑战。欧美社会的个人出现了普遍的疏离感、陌生感和孤独感。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非人化”元素就由此而来。

发生于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大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战争彻底打破了欧洲社会岌岌可危的旧秩序和旧宗法。战争给整个欧洲带来的巨大灾难,致使敏感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产生严重的怀疑,并滋生反叛情绪。

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还包括1917年爆发于俄国的十月革命。马克思的思想在资本主义价值体系遭遇质疑的时候,一跃成为一种重要思潮,许多现代主义文学家们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其影响。

[编辑]科技与文化因素
在整个19世纪,统治欧洲科学界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牛顿的力学体系,在其影响下,实证、理性等观念是引导文艺发展的主流观点。但在20世纪初期,现代物理学,尤其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诞生,极大动摇了古典物理学的物质宇宙观,科学世界变得微妙、复杂、难于把握。相继诞生的电子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进一步毁灭了传统的形而上学观点,甚至极大的改变了语言。科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例如,作为现代主义文学重要流派之一的未来主义文学,就是在新科技发展的直接影响下诞生的。

在哲学与文化领域,尼采“重估一切”的极端主张,对德语世界的表现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引导文学家深入开掘潜意识和无意识领域,直接影响了意识流小说。然而,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最大的,却是法国哲学家亨利•博格森。他的直觉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整个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基调。此外,康德不可知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克罗齐的直觉美学理论,也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编辑]文学和艺术思潮
单纯从欧洲文学史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可以看作是19世纪传统的浪漫主义文学向唯美主义文学转变、现实主义文学向自然主义文学转变,均形成危机而另谋出路的结果。

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文学,是浪漫主义文学随欧洲民族民主革命的低落而蜕变的产物,其继承了浪漫主义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却丧失了浪漫主义的批判与重建精神,遁入象牙塔,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这一观点直接影响了大批现代主义作家,尤以法国象征主义作家为最。

而以佐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则是19世纪在欧洲盛极一时的现实主义文学蜕变的产物。它强调对外界现实的模仿,侧重描绘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决定性影响、病态事物和繁琐细节。可以说,自然主义文学作为桥梁连接了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

此外,20世纪欧洲艺术的发展几乎处处与现代主义文学同步前进。20世纪初,以塞尚高更和梵•高为代表的现代艺术的第一批大师主张用宽阔的笔触、粗犷的线条、鲜明的色彩来表现“主观化了的客观”。由于艺术和文学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因此整个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都和现代艺术的发展相辅相成,有的时候甚至拧合成一个分支流派,比如超现实主义这一流派就同时包括了绘画、雕塑和文学。

[编辑]发展轨迹
[编辑]孕育期(1840年-1890年)

夏尔•波德莱尔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远祖。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第一次摒弃浪漫主义对田园牧歌生活的歌颂,转而以愤世嫉俗的态度揭露城市的丑恶和人性的阴暗,这奠定了后来盛极一时的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创作基调;而爱伦•坡则倡导所谓“使灵魂升华的美”,反自然,反说教,强调形式美和暗示性、音乐性,这些后来都成为现代主义文学中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

然而严格的说,上述两人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作家,但他们的理论和创作却是文学史上“现代主义”这一理念的雏形。

[编辑]肇始期(1890年-1910年)
19世纪90年代起,法国象征主义文学波及到欧美各国而蔚为一个国际性文学运动,标志着现代主义文学作为西方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思潮而开始。

这20年间出现了很多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和作品。法国的象征主义继续发展着,产生了马拉美、瓦雷里等成就斐然的诗人;德语国家的表现主义戏剧正式登上国际舞台;爱尔兰出现了自己的“文艺复兴运动”,其领导人物叶芝是这一时期英语作家中成就最高者。在小说创作上,波兰裔英国作家康拉德的作品已经出现暧昧的现代主义元素,而法国的普鲁斯特则完成了鸿篇巨着《寻找失去的时间》,成为意识流文学的先驱。

早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并不局限于法国、英国和德国,也波及到欧洲其它国家。如比利时的法语剧作家梅特林克创作梦幻剧《青鸟》;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把法国象征主义引入德语世界;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以其代表作《走向大马士革》奠定了表现主义戏剧鼻祖的地位。

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现代主义仍是比较庞杂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仍较暧昧,不如晚期成熟。大多数早期现代主义作家都经历了从其它文学流派转向现代主义的过程,比如叶芝早年的诗歌具有唯美主义的因素,感情纤细,而晚年的作品则彻底转变为纯粹现代主义的抽象化。

[编辑]鼎盛期(1910年-1930年)

弗兰茨•卡夫卡,1907年这一时期,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纷至沓来,欧美文坛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除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得以继续深入发展外,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文学、英美的意象主义文学和法国的超现实主义文学也相继诞生。意识流文学正式成为现代主义文学所有流派中的中流砥柱,产生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大师和作品。表现主义戏剧跨越德语国家的界限,传入美国。

几乎所有最重要的现代派作品都在这一时期问世,如卡夫卡的《变形记》(1912年)、乔伊斯的《尤利西斯(1922年)、艾略特的《荒原》(1922年)、奥尼尔的《琼斯皇》(1922年)等等。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英、美、法、德、意各有自己的现代主义流派,而巴黎则是整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大本营。现代主义文学在1920年代发展至顶峰。

[编辑]衰退期(1930年-1950年)
从1920年代开始,由于世界经济恐慌和国际法西斯主义的崛起,以及苏联国内的清党扩大化运动,导致国际形势日益复杂起来。爆发于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毁灭了现代作家试图建立战后文艺新秩序的梦想,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在欧洲出现短暂的复苏。

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一战后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一切建构重新坍塌,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价值观、伦理的思考逐渐由“非理性”转向“虚无”,存在主义哲学应运而生。以法国作家萨特和加缪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迅速发展,不过这已经超出了正统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范畴,而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第一个重要分支流派了。

尽管这一时期产生过一些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品,如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等,但正统的现代主义文学大势已去,开始为后现代主义文学所取代。

[编辑]流派
[编辑]象征主义文学
参见象征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诸流派中发展最为持久、成就最高的一个流派,以诗歌和戏剧为主。早期以法国为中心,后扩及整个西方世界。代表作家:瓦雷里、马拉美、兰波、魏尔伦、叶芝、艾略特、里尔克、梅特林克等。

[编辑]表现主义文学
参见表现主义文学。

主要发生在德语国家,后来也扩及美国。主要涵盖诗歌和戏剧,其中尤以戏剧成就为高。在小说领域也有重大建树。代表作家:尤金•奥尼尔、卡夫卡、恺撒、托勒、斯特林堡等。

[编辑]未来主义文学
参见未来主义文学。

诞生并发展于意大利一国,晚期也波及法国和苏联,主要涵盖诗歌和戏剧。横向上不如其它流派成就高,但在诗歌语言和形式上做出了很多可贵的探索。代表作家:马里内蒂、阿波利奈尔、马雅可夫斯基等。

[编辑]意识流文学
参见意识流文学。

现代主义诸流派中唯一以小说创作为主的流派,波及整个欧美国家,尤以英语和法语国家成就最高。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小说创作,颠复了传统的小说叙事模式。代表作家: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伍尔芙等。

[编辑]意象主义文学
参见意象主义文学。

主要发生于英美两国,仅涵盖诗歌一个门类,有时被看作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在英美的分支。代表人物:休姆、庞德、弗林特、罗厄尔等。

[编辑]超现实主义文学
参见超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诸流派中兴起和发展得最晚的一支,拥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涉及文艺所有领域,诞生于法国,其前身是盛行于1916年-1923年间的达达主义。代表人物:布勒东、艾吕雅、阿拉贡、盖斯科因、埃利蒂斯等。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无论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主流学术界曾经不区分“现代”和“后现代”两个概念,但由于二战之后文学发展的特征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现代主义”所能涵盖的范围,因此将后现代主义文学看作一个独立的文学思潮,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并举。

和通常意义上的思潮、流派不同,后现代主义文学既不是指称一个具体的作家或批评家的群体,也不存在被广泛认同的纲领和宣言。不仅如此,后现代文化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多元文化,宽容各种不同的标准,主张“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后现代主义文学内部分支流派众多,各种思潮杂芜,很多后现代作家和批评家的自我理论体系本身就存在矛盾之处。尽管如此,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还是可以做出一些概括:

(1)彻底的反传统。后现代主义文学不仅仅反“旧的”传统,对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建立的“新的”传统也彻底否定。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文学和艺术应该是建立在对现有秩序的解构基础之上的。后现代文学不依托任何死去的或活着的理论。在体裁上,对传统的小说、诗歌和戏剧等形式乃至“叙述”本身进行解构。因此,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破坏性”的文学,即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
(2)摈弃所谓的“终极价值”。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一切传统意义上的崇高的事物和信念都是从话语中派生出来的短暂的产物,不值得“真诚”、“严肃”的对待。客观世界和人自身都被异化了,历史失去了方向和意义,社会体系不可改变。后现代主义作家不愿意对重大的社会、政治、道德、美学等问题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他们不仅无视对这些问题的关切,甚至无视这些问题本身。他们不再试图给世界以意义。
(3)后现代主义文学崇尚所谓“零度写作”,反对现代主义关于深度的“神话”,拒斥孤独感、焦灼感之类的深沉意识,将其平面化。在后现代文学中,写作消失了内容,而转向“写作”自身。作家仅仅把话语、语言结构当作自己为所欲为的领地,写作成为一种纯粹的表演、操作。例如,后现代主义作家往往蓄意让作品中各种成分互相分解、颠复,让作品无终极意义可寻。
(4)后现代文学蓄意打破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界限,出现了明显的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学”靠拢的倾向。有些作品干脆以大众的文化消费品形式出现,试图模糊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
在文体上,惯用矛盾(文本中各种因素互相颠复)、交替(在文本中,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可能性的叙述交替出现)、不连贯性和任意性、极度(有意识的过度使用某种修辞手段以达到嘲弄它的目的)、短路(运用某些手段使对作品的阐释不得不中断)、反体裁(破坏体裁的公认特点和边界)、话语膨胀(把在文学创作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的话语纳入主流)等手段,使得读者对作品的解读困难重重

英美文学诗歌赏析方法

可尝试的备考诗歌鉴赏的七个步骤:

一、客观:即可通过查阅资料、工具书或者专业书籍来提前准备好通用于一般诗歌的知识。

第一步、了解诗歌分类:
诗歌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两大类。叙事诗包括史诗、传奇和民谣;抒情诗包括悼念诗、题词、十四行诗、六节诗、黎明别歌等。
1.叙事诗:
a. 史诗:史诗属长篇叙事诗,它记录英雄的种种冒险。典型的史诗是对某一文明起源的记载,并且反映出这一文明最基本的信仰和价值。由于常以宏大的场面作背景,记述的又是英雄的丰功伟绩,史诗往往高于生活。它的风格,庄严册虚好而宏大。史诗应该是正式的、复杂的和严肃的。
b. 民谣:民谣不如史诗那般雄心勃勃。早期的通俗民谣被人们世代传颂,后来才有文字记录。除了这些作者未署名的通俗民谣外,还有另一种有作者署名的文学民谣。文学民谣的风格更华丽,诗歌技巧的运用也更自觉。
c. 传奇:传奇也是叙事诗的一种。冒险是这种诗歌的主要特色。传奇的情节往往复杂,常有令人惊奇或显示魔法的情节出现。

2.抒情诗:
抒情诗中,故事和情节服从于旋律和情感。抒情诗虽然简短,却表现了一个特定说话者的情绪和思维。与叙事诗相比,抒情诗更加多样化,对传统格式的遵循也不那么严格。简洁、旋律美和强烈的情感是抒情诗的典型特点。
主要的抒情诗:
a. 警句诗Eplgram:篇幅短而充满睿智,常常有讽刺意味。蒲柏的【论狗之项圈】
b. 挽歌Elegy:是对死者所作的哀悼。托马斯格雷【乡村墓畔哀歌】
c. 颂诗Ode:颂诗较长,风格庄重,诗节的长短、格律、形式均不受限制。济慈【夜莺颂】
d. 黎明别歌Aubade:属爱情诗,它哀叹黎明时情人分离的情景。邓恩【日出】
e. 十四行诗Sonnet:在有限的篇幅中高度浓缩了情感的宣泄或观点的表达。主要由两种形式:意大利式(彼得拉克式)和英国式(莎士比亚式)。意大利式分为前八行和后六行;莎士比亚式则分为三个四行诗节和一个双行押韵体。不同的结构适合表达不同的情感州铅与思想。因此,意大利式可能会在前八行中提出问题,在后面六行里作出回答,而莎士比亚式则通常在第一个四行里引出话题,在下两个四行里将其扩展,在最后两行中概括总结,得出结论。

第二步、“通假词汇”掌握:
英美诗歌会有很多词看不懂,类似于我们文言文的通假字差不多,掌握它们在阅读古代的一些诗歌时会容易很多。如Thou=You的主格、Thee=You的宾格、Thy=Your、Thine=Your用在元音前、Methink=It seems to me、Artless=Innocent、Hapless=Unlucky、Haply=Perhaps、Anon=At once、Erst=Formerly、Quit=leave、Tarry=Remain、Wrought=Worked、Fare=walk、Clad=Clothed、Wilt=Will、Shalt=Shall、Canst=Can、Dost=Do、Didst=Did、Ere=Before、Albeit=Although等等。所以看懂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需要我们提前准备好相关的知识。

第三步、节奏、格律、音步等知识的准备:
1. 节奏、音步
英文诗歌时有节奏,而且在诗歌鉴赏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英文没有平声、仄声之分,其节奏是通过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读音节与一个或两个轻读音节按一定的模式搭配起来,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就是英文诗歌的节奏。
例如:
Alone丨she cuts丨and binds丨the grain,
And sings丨a me丨lancho丨ly strain.
这两行诗的重读与轻读的固定搭配模式是:轻-重。在每行中出现四次,这样就形成了这两誉裂行诗的节奏,某种固定的轻重搭配叫“音步foot”,一行诗中轻重搭配出现的次数叫音步数,这两行诗的音步数都是四,所以就称其为四音步诗。

最常见的音步类型有四种:
(1)抑扬格:
如果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前者为轻,后者为重,则这种音步叫抑扬格音步。轻读是“抑”,重读是“扬”,一轻一重,称为抑扬格。英语中大量的单词发音都是一轻一重的,如adore, excite, above, around, appear, besides等,所以英语写诗,抑扬格就很便利,符合英语的发音规律,百分之九十的英文诗都是用抑扬格写成的。
(2)扬抑格:
同理,扬抑格与抑扬格恰好相反。英语中也有一批读音一重一轻的单词,如happy, many, holy, upper, failing等。但这类词数量不如前面的那些多,与英文的语言规律不十分吻合,所以扬抑格诗不多,例如:
Present丨mirth has丨present丨laughter
Shake your丨chains to丨earth like丨dew
(3)抑抑扬格:
抑抑扬格含三个音节,即轻-轻-重。例如:cavalier, intercede, disbelieve, disapprove, on the hill.
可以感受下拜伦的这首诗:
The Assyr丨ian came down丨like thewolf丨on the fold,
And his coh丨orts wereglea丨ming in purp丨le and gold;
And the sheen丨of their spears丨was likestars丨on the sea,
When the blue丨waves rolls night丨ly on deep丨Galilee.
(4)扬抑抑格:
重-轻-轻是扬抑抑格。例如:happily, merciful, eloquent, messenger, quantity.等
例句:
Dragging the丨corn by her丨golden hair.

以上的音步类型只是理论上的分析,实际上,一首诗仅用一种音步类型写,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大多是以某一种为主,同时穿插其他类型。例如,以抑扬格为主要节奏写成的,就称此诗为抑扬格诗。现代兴起的一些自由诗free verse,不受这些格律的限制。

2. 诗行:
一诗行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句字。有时候,一行诗正好是一句,有时两行甚至许多才构成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前者叫end-stopped line结句行,后者叫run-on line跨句行。例如:
I shot an arrow into the air,
It fell to earth, I knew not where;
For, so swiftly it flew, the sight
Could not follow it in its flight.
前两行诗end-stopped line,后两行是run-on line。读跨行句诗,行末停顿较短。

诗行的长短以音步数目计算,英文诗行的长度范围一般是1-5音步,6、7、8音步的诗行也有,但不多。最多的是四音步、五音步的诗。在分析一首诗的格律时,既要考虑诗的基本音步类型,也要考虑此诗中诗行的音步数目。例如Pope的一首诗:
You beat丨your pate, 丨and fan丨cy wit丨will come;
Knock as丨you please, 丨there’s no丨body丨at home.
此诗的基本音步类型是抑扬格,每行五音步。因此此诗的格律是“抑扬格五音步”,一首诗的音步类型和诗行所含的音步数目构成此诗的格律meter.

3. 押韵rhyme
(1)全韵与半韵(full rhyme and half rhyme)
全韵是严格的押韵,其要求是:
a.韵要押在重读音节上,其元音应相同
b.元音前的辅音应不同
c.如果元音之后有辅音,应相同
d.重读音节之后如有轻读音节,也应相同
例如下面几对词都符合全韵的标准:why-sigh, hate-late, fight-delight, powers-flowers, today-sway等。
如果仅是元音字母相同,读音不同,不符合全韵,如:blood-hood, there-here, gone-alone等,这类被叫做眼韵eye rhyme,虽然有诗人会用,但不是真正的押韵。

仅仅是辅音相同或仅是元音相同的属于半韵:

(2)尾韵与行内韵(end rhyme and internal rhyme)
押在诗行最后一个重读音节上,叫尾韵。这是英文诗歌最常见的押韵部位。诗行中间停顿处的重读音节与该行最后一个重读音节押韵的,叫行内韵。如:
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pleasant king;
Then blooms each thing, then maids dance ina ring.

(3)男韵与女韵(masculine rhyme and feminine rhyme)
所押的韵音局限于诗行中重读的末尾音节上,称男韵,也叫单韵,听起来强劲有力。如:late, fate; hill, fill; enjoy, destroy.等
押韵押在两个音节上,后一音节非重读音节,称女韵,也叫双韵,听起来或轻快,或幽婉。如:lighting, fighting; motion, ocean; wining, beginning. 看下面这首诗,前两行押女韵,后两行押男韵:
I am coming, little maiden,
With the pleasant sunshine laden;
With the honey for the bee,
With the blossom for the tree.

也有不少英文诗是不押韵的,不押韵的诗称作无韵诗或白体诗blank verse。多用在戏剧和叙事诗中。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弥尔顿的Paradise Lost都是用blank verse写成的。押韵的诗叫rhyme verse。

第四步、背景知识:

诗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诗歌的鉴赏离不开对诗歌背景和作者的分析。例如庞德的那首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当了解了作者的背景和他的创作风格之后,再把这首诗放在整个社会背景之中,这首诗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都生活在战争的威胁和恐慌之中,地铁车站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出现在车站的人们也像幽灵般时隐时现,反映出人们在战争中的心理状态—悲伤、无助和面无生气。但是,虽然枝头潮湿黑暗,但却有花瓣挂在上面。暗示我们虽然社会现状不那么令人满意,但希望仍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第五步、修辞手段、主题、意象、象征等:

1. 修辞:
修辞手段有很多比如夸张;低调;提喻;换喻;拟人等等,这些在语言学上我们已经有所掌握。这里主要说一下明喻和隐喻这两种在诗歌中有着特别重要作用的修辞手段。这两种修辞手段的本质都在于比较:将本来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以其中一物为视角看待另一物。隐喻是诗歌的中心特点,诗歌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言A而指B,以一件事说明另一件事”。
“我女儿跳起舞来犹如天使”是明喻,“我女儿是个天使”却是隐喻。这两者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是否用了/as这类的词:明喻往往更为直接明确,但在含蓄、意义的内涵上不如隐喻。也就是说,女儿天使般的特质在后一句中表现得更为丰满。前一句里她不过是跳舞跳得像天使罢了(该句并不隐含她具有天使的其他的品质)。

2. 意象Imagery:
是将情感和思想化为具体的细节,这些细节与我们对世界的自然感知密切相关,并使我们在想象中重温曾有过的感官经历。我们看到黎明破晓,黑夜来临;我们听到狗的吠叫和孩子的笑声;我们感到寒风入骨的刺痛;我们闻到香水浓烈的气味;我们尝到冰激凌和比萨饼的味道。诗中此种细节比比皆是,它们让我们沉入回忆,激起我们的情感,要求我们的回应。

3. 象征Symbolism:
象征可以是任何事物或行为,但其所指已超出了它原本的含义。比如:玫瑰可以指代美丽、爱情或昙花一现;树可以指代家族的祖先与旁系;高飞的鸟代表自由;光明可能意味着希望、知识或生命。这些和其他熟悉的象征,视其在具体诗篇里的具体应用,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甚至反面的意思。例如:水既是生命的典型象征(雨水、繁殖、食物),又可以象征死亡(暴风雨、洪水)。任何象征,无论是物体、动作,还是姿势,其具体意义,都是由当时的语境决定的。但是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诗中的细节是否具有象征意义呢?就像我们阅读时作出的其他阐释性联想一样,决定什么东西有象征意义要看我们的阅读技巧是否高明,要看诗中的上下文是否进行了提示。下面这些问题可以指导我们分析象征。
a.这一物体、动作、姿势或事件在全诗中是否重要?描述的是否相近?是否反复出现?是否在诗的高潮部分出现?
b.我们在一首诗中获得的细节是否被赋予了比字面意思更为重要的意义?
c.我们所做的这种象征性的阅读是否有意义?它是否也包含了按其字面意思理解的所有细节,而不是忽略甚至扭曲了它们?

二、主观:即具体诗歌具体鉴赏的主观分析。

要弄清三个问题:第一,这首诗要说明什么?第二,它是如何来说明的?第三、这首诗带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第六步、内容方面:
也就是第一个问题,这首诗要说明什么,做内容方面的分析要考虑整篇诗歌的内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这首诗的原因,所用的结构,手法等。这一切就是前面5个步骤所做的铺垫,考前准备好名篇的这些要素,对于我们考场高效的答题是很有帮助的。

第七步、体会:艺术性和意义性双维度。
做个人体会时,主要考虑后两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衡量,第三个问题就是从意义性的角度来衡量。
———拷自牙哥、日常,侵删

12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