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罗伯特·舒曼。

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狂欢节》、《C大调幻想曲》、《童年情景》等。

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

浪漫主义时期的管弦作品有哪些

舒曼狂喜的、热情的精力增加了他音乐的个人特征。他关注高于他内在自我和灵感的源泉,无论是霍夫曼还是克拉拉。这种思想几乎是意识流的,造就了奇迹般的具有独创性的形式。

2、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代表作品包括歌剧《费德里奥》、《D大调弥撒》、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等。

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

3、舒伯特。

代表作:《未完成交响曲》;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的瞬间》 、降E大调即兴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

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现闻名天下的《摇篮曲》(开头为“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便是在他的笔下完成的。

4、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

代表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3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练习曲27首、波罗乃兹舞曲16首、圆舞曲17首、夜曲21首、即兴曲4首、埃科塞兹舞曲3首、歌曲17首;此外还有波莱罗舞曲、船歌、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5、弗朗茨·李斯特。

代表作《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三部《旅行岁月》钢琴曲集、《华丽足尖舞》、大量歌剧幻想曲,如改编自威尔第的《弄臣》、改编自莫扎特的《唐璜的回忆》、《诺玛的回忆》及《恶魔罗伯特的回忆》等等。

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弗朗茨·李斯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伯特·舒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弗里德里克·肖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弗朗茨·舒伯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民族管弦乐作品有哪些

民族管弦乐作品如下:

1民族管弦乐《春节序曲》 作曲:李焕之

《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它是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基于延安时期的生活体验,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作品。

战送块课构低支这首乐曲是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世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作者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题,展现了一幅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动人图景。

2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曲》 作曲:刘文金 二胡:来自杨文娜

刘文金先生在360问答中国被誉为伟大的民族音乐家。1978年,他随中国艺术团访问美国,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休息厅里,挂着一幅巨大的万里长城的彩色壁毯,气势雄伟,光彩夺目。

他久久凝视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创作欲望交织在一起,不禁浮想联翩,回到中国后就创作了这首作品。作者以诗人的情怀,歌颂了长城内外气象万千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宽阔的民族自豪感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操。

长城随想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关山行》

在旷远的钟声和朦胧的三连音渐强的背景中,乐队奏出长城的主题,宽广雄伟,贯谓让飞缩良故克轴鸡穿全曲。作者以独奏二胡深沉庄重的叙述性的音调,讲述着两千多年来人们曾看见过的丰功伟绩和中华民族所经受的辛酸和蹂躏。

第二乐章《烽火操》

题急促、强劲而富有变化,恰似烽火连天,硝烟迷漫。乐队音乐悲壮而有战斗性,与二胡刚柔相济的音调旋律结合,表现中华儿女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为保卫长城而浴血奋战的情景。

第三乐章《忠魂祭》

在乐队模仿古钟回荡、山川悲鸣的音乐背景衬托之下,二胡主实粒连见始现题由肃穆含蓄、如泣如诉的基调逐步发展为豪迈激越、铿锵有力,追思几千年怎来无数民族英雄,表示对罪销乙看屋到令希我前他们的赞扬和慰念。

第四乐章《遥望篇》

在乐队富有幻想色彩和稳步迈进的背景中,二胡变化再现了第一乐章的主题。尾声呼应的变化再现了激越宽广的长城主题,再次表达了对祖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

这部作品现今成为中国许多乐团货论经常上演的保留曲目。

3古筝与乐队《渔舟唱晚》 编曲:王甫建 古筝:雷靛云

这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古筝名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研另片,渔民悠然自得,渔某露全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4竹笛与乐队《雪意断桥》 作曲:刘锡津 竹笛:黄开

西湖之断桥,绿粉束宁孩土座席边乃江南的情人桥。人们期待上苍赐予一场大雪以尽赏弱极站义群攻免雪湖冷艳之美,而断桥留下的凄美爱情故事,更让人心动如潮,神往晴天。

《雪意断桥》运用竹笛与大型管弦却局民族乐队单乐章协奏曲形式,以江浙民间音乐为素材,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将断桥的美景尽现眼中,让听众仿佛眼前浮现出白娘子与许仙在西湖断桥邂逅的迷人景色,感受到历尽风霜岁月而永恒不变的,那缠绵悱恻诉今办的爱情故事。

这部作品发挥弦管之多彩,尽展笛之神韵;歌吟江南之美,称颂人间真情。甫一问世,便得到了海峡两岸竹笛演奏家的青睐,成为近年来一首优秀的竹笛协奏曲。

5民族管弦乐《连年有余》 作曲不除刘类准干受打再:刘锡津

这部作品根据天津杨柳青年画《连年有余》的寓意,融入民间传说、经典民歌、天津快板及宽大的乐思,细致入微的描绘杨柳青木版年画中鲜活的艺术形象;

营造希告音出喜气吉祥的艺术氛围为乐曲增添了浪漫的气息,运用饭屋千十及地多种手法表现了杨柳青人民的美好情感和愿赵系望,并用中国传统题材感染着每一位热爱生活的观众。

11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