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就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谈谈自己对这一体裁的认识和看法

1500字顶多只能叫作文。论文哪有这么轻松可以写?

我可以提供你一些IDEA,你自己想办法行文。

门德尔松碰灶饥的e小调协奏曲的背景,不多说,百科上有,其他地方也很多。这个作品值得注意的是,采用了非传统笑返形态的协奏曲结构。

在门德尔松那个年代,传统的或者说比较标准的协奏曲写法是所谓的双呈示部结构。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有两个呈示部,乐队一个,独奏一个。乐队的呈示部用来开场,独奏演员等乐队全都演完了再进入,基本上重复一遍主题的呈示。这是传统的做法。但门德尔松完全抛弃了这个做法。他从独奏乐器开始引入呈示部。

门德尔松作品演奏赏析

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原先双呈示部的做法里,乐队和独奏是对抗关系。因为双方都谈同一个话题,而且有先后顺序。这就使音乐在这两个部分上分别呈现时代有不同的个性。这种个辩茄性冲突是整个协奏曲的基调。门德尔松取消双呈示部之后,变成乐队围绕独奏乐器进行,成了一种帮衬,而不是单纯的对抗。

从这一点开始,这首协奏曲就与传统协奏曲完全不同了。由于取消了双呈示部,门德尔松甚至进一步取消了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之间的对立。第一乐章听起来几乎是同一个主题写成的。因此整个规模也大大缩短。音乐的个性不是特别突出,更像是一个优美旋律在不停地幻化。这种幻化过程甚至阻止作曲家写一个明确的华彩乐段以及断开的一、二乐章。实际上作品中有一个华彩乐段,但是是作曲家亲笔写完每一个音符,而不是留给演奏家即兴演奏的。而且华彩乐段位于再现部前边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后边。

第二乐章的主题实际上也是从第一乐章主题演化过来的,只是在速度上有了变化。这个乐章相当阴郁,体现了浪漫主义典型的感伤气质。

第二乐章转换到第三乐章的一小段音乐具有很典型的浪漫主义气质——自然的召唤。这种桥段在舒曼、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里比比皆是。门德尔松显然早于他们,在他身上这是比较独创的部分。召唤完之后,活跃的第三乐章显然具有民间音乐的影响。

总而言之,门德尔松的e小调是一首在当时极具独创精神的协奏曲。它在结构、旋律、乐器关系等方面都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古典协奏曲。况且,门德尔松并不把这部作品当成纯粹的协奏曲来创作,独奏乐器和乐队实际上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条道路应该是贝多芬开创的,但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努力追寻这条道路,并最终将协奏曲发展成为一种浑然一体的乐队形式。

1829

《马太受难乐》

15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