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文学有

象征主义来自学,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象征主义
1、 分期: 波德莱尔时期/魏尔伦、兰波、马拉美时期。
2、 主张 :反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现360问答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力图重新把握文学的特征,努力探求主客观之间的契合点,因而,“通感”便成了象征主义的理论基石。
3、 风格特色: 蒙胧美和神秘色彩。多象征、暗示、隐喻,诗意飘忽,出冷半明半暗,留下更多品味余地

后期象征主义:
1、 主要代表作家 :法国的瓦雷里,奥地利的里尔克,爱尔兰的叶芝,美国的庞德,英国的艾略特,比利时的梅特林克。
2、 前后期象征主义的共同点
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
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
前后期象征主义的不同点:
前期象征主义象征绝时反较讲距吧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而后期象征主义则表井道江支一使八派现出多重、多义、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意义更假奏下婷季侵植拿具暗示性、联想性、含蓄性,象征意象交错重叠,复杂难辩。
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通过对充拿剂多矿旧程毛应和暗示,可以窥见作者丰持为史笑要然富的情感世界,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于表现理智,表达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蒙胧的、梦幻般诗歌意境,把直觉幻觉、暗示象征、音乐梦幻等冶为一炉,而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人到宗教神秘之中,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典故、宗教神话与象征意象结为一体,表现出空灵虚无的特假管写待征。

艾兹拉 庞德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象征主义作家庞德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美国诗人和文学评论家,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和艾略特同为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他从中国古典诗歌、日本俳句中生发出“诗歌意象”的理论,为东西方诗歌的互相借鉴做出了卓越贡献。
流派背景
编辑
意象派(Imagists)现代英美诗歌流派。意象即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本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从《易经》、《庄子》、《诗经》、《离骚》到《文心雕龙》和唐代的《诗品》及唐宋诗词,意象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20世纪初以美国诗人艾兹拉·庞德、艾米·洛威尔和英国诗人托马斯·休姆、理查德·奥尔丁顿为代表的一部分作家、评论家在法国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丰富性、含蓄性、形象性影响下,兴起反对抽象说教,反对陈旧题材与表现形式的诗歌运动。1912年,庞德首次采用了意象派名称。1915~1917年间,每年出版一本意象派诗集。庞德退出意象派后,洛威尔继续领导该派活动,提出6项原则性主张,即语言要通俗准确,创造新节奏,题材完全自由,用意象来写诗,表现要具体、简练、浓缩。后来洛威尔又加上“要含蓄,不用直陈”的原则。他们力求以鲜明的意象和短小精悍的“中国式”诗体去反对陈腐的19世纪后期英国诗风,有积极意义,但重点追求诗歌的形式和技巧,有忽视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的倾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象派诗人逐渐分道扬镳,这个流派也逐渐瓦解。十月革命前后,意象派传到俄国,叶赛宁等第一批青年诗人和画家发表意象主义宣言,成立团体,出版意象主义杂志和诗集。1927年该团体解散。30年代,英国评论家卡罗琳·斯珀津出版了《莎士比亚的意象》一书,对莎剧中的意象进行了大量研究,成为莎评中意象派的首创者。40年代到60年代,美国诗坛上先后出现了以卡尔·夏皮罗、约翰·马尔科姆为代表的意象玄学派和以詹姆斯·赖特、路易梁弯配斯·辛普森为代表深度意象派等新的诗歌流派,说明意象派在美国诗坛上影响较大。
贡献价值
编辑
1948年诺贝尔奖得主,大诗人T·S·艾略特的著名长诗《荒原》的副题就是:“献给埃兹拉·庞德,最卓越的匠人”,该诗曾得利于庞德的亲自修改。作为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公认的鼻祖之一,庞德在艺术创作及批评理论方面都有较大影响。主要作品是一部雄橡指心勃勃、包揽人类文明的长诗,以诗章形式于1917~1959年分批发表,共包括109首诗章及8首未完成的草稿。1969年又出版了未完成草稿的一些片断闹扰。这些诗章晦涩难懂,题材广泛,技巧多变而独特,是学院派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第1~7章讨论诗的构成与意义,第8~11章讲述一位威尼斯将军及艺术庇护人的故事,第12~13章比较西方现代社会秩序与中国孔子道德理想,第14~16章描写从现代地狱的伦敦转入古代天堂威尼斯的途径,第41章颂扬墨索里尼,第62~71章研究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还有他在美军俘虏营里写下的《比萨诗章》,述说他身为战犯穿越“灵魂的黑夜”的心路历程,等等。其思想主要特征是:反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及西方正统文化统治(其中包括英国文学教条、犹太人及文艺检查制度),强调借鉴东方智慧与古代文明财富(如中国与埃及古诗、日本戏剧、儒家哲学、古罗马艺术、杰弗逊的重农主义民主理想等),造成一个充满人性、崇尚艺术、多种文化交融并存、而又受到个别英明救世主庇护与领导的美好世界。在诗歌理论上,庞德曾提出有关意象诗及“漩涡主义”的观念,打破传统诗歌严密结构,促成英美现代诗歌形式历史性的突破与发展,并且在开阔视野、搜胜猎奇、吸收东方及古代文化方面有较大进步。庞德也是宣扬中国文明、翻译介绍中国古诗的西方诗人之一。

31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