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文学
A、历程: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在19世纪中叶独步文坛,标新立异的奇才,以惊世骇俗的诗集《恶之花》(1857)和数十篇见解独特的文艺批评,赢得了巨大声誉,被誉为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共同先驱。(1)他把丑与恶升华为艺术美,为后人表现社会的病态美开辟了道路。(2)他把诗歌从大自然拉进大都市,以其独有的角度深入描写畸形变态的巴黎生活,为诗歌创作拓展了一个新领域。(3)以其“通感理论,为象征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感应》一诗,把世界看成是象征的森林,认为主客观之间、人的各种感官之间,都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70年代,象征主义在法国崛起,一批苦闷彷徨、愤世嫉俗、玩世不恭、而又情感纤细、才思敏捷的青年,组成了许多文学团体,出版了许多文学刊物,他们转向内在的世界寻求真实。1886年莫雷亚斯发表了《象征主义宣言》戚搭早,使这一新的流派得以定名。
B、理论:反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力图重新把握文学的特征,努力探求主客观之间的契合点,因而,“通感”便成了象征主义的理论基石。他们认为,在可感的客观世界深处,隐藏着一个更为真实的、真正永恒的世界,人们只有凭本能的直觉才能领悟。而艺术地传达出这种秘密便是诗人的最高任务。真正的诗人,有不同于常人的感知力,能够深入把握光怪陆离的自然和人生,达到物我相通的境界,创造出神韵独特的艺术。
C、风格特色:蒙胧美和神秘色彩。多象征、暗示、隐喻,诗意飘忽,半明半暗,留下更多品味余地。另外,对音乐的追求,使诗歌富于乐感,内在韵律的丰富,更增添了诗歌梦幻般的诗意和多义的魅力。

D、代表作家:(1) 保尔·魏尔伦 (Paul Verlaine ,1844-1896),法国著名的象征派诗人。60年代开始写诗,深受帕尔纳斯派影响,第一部诗集《感伤集》(1866),便显示了他以暗示手法表达复杂感情的才华。1871年,他结识诗人韩波,次年一起前往伦敦、布鲁塞尔等地,其间创作的《无言的罗曼斯》(1874)是他最成熟之作,音乐性、暗示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另有诗集多种。他的诗作,情绪忧郁,韵律讲究,于朴实流畅的诗句学面,隐含着人生的苦痛和悲凉。
(2) 阿尔多尔·韩波 (Arthur, Rimbaud,1854-1891),是最具反叛精神的一位象征主义诗人。他的创作期只有五年(从16岁到20岁),留下的作品只有140电首诗歌和两部散文诗,但他的地位不可动摇。他认为诗人应是“通灵者”,其任务是通过感觉的“错位”去探求神秘的“未知”。他的《元音》、《文学的炼金术》等诗,形象地发展了波德莱尔的“通感论”,而代表作《醉舟》《黎明》等,以瑰丽的想象、巧妙的“通感”脍炙人口。
(3) 斯蒂芬·马拉美 (Stephane Mallarme,1842-1898),象征派的泰斗。他潜心研究诗论,写有《音乐与文学》等论著。他是“纯诗”论者,诗歌形式极为严谨,强调音乐性,认高雀为诗人的任务在于以奇异的手法去揭示平凡事物背后的“绝对世界”。他的诗作不多,但构思精巧、思想深邃,而又晦涩难解、充满梦幻色彩。著名的有《牧神的午后》(1876)、《骰子一掷绝不会破坏偶然》(1897)。马拉美被公认为象征派领袖,还因为他在巴黎罗马街五号的寓所,持续十年举行“周二聚会”,座上客有纪德枝晌、瓦雷里、克洛代尔,以及英国的王尔德、比利时的维尔哈伦、德国的奥格尔格等。90年代,这一聚会解体,标志着象征主义运动的衰亡。

附 :后期象征主义
一、什么是象征:
象征(Symbol),在古希腊是指“拼凑”、“类比”。最早指一块书板的两个半块,互相各取半块,作为信物。逐渐用来指那些参加神秘活动的人借以互相秘密认识的一种标志、秘语或仪式。
象征就是指甲事物与乙事物有着重要的密切的关系,甲事物代表、暗示着乙事物。在象征活动中,象征是用小事物来暗示、代表一个远远超出其自身涵义的大事物,如十字架-基督,用具体的人的感觉可以感知的物象来暗指某种抽象的不能感知的人类情感或观念,如狼-贪婪。
神话世界就是象征的世界,又因为神话是文学之母,所以文学与象征不可分离。
二、什么是象征主义:
作为一种创作美学,象征主义古已有之,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一道,是文学史上具有原型意义的三种基本创作美学。始于柏拉图,他不统一的物质世界分为二元的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现象世界是本体世界的模本。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然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至20世纪20年代,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性文学流派。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感受。

象征主义的贡献有哪些

三、前期象征主义 :
1、 分期: 波德莱尔时期/魏尔伦、兰波、马拉美时期。
2、 主张 :反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力图重新把握文学的特征,努力探求主客观之间的契合点,因而,“通感”便成了象征主义的理论基石。他们认为,在可感的客观世界深处,隐藏着一个更为真实的、真正永恒的世界,人们只有凭本能的直觉才能领悟。而艺术地传达出这种秘密便是诗人的最高任务。真正的诗人,有不同于常人的感知力,能够深入把握光怪陆离的自然和人生,达到物我相通的境界,创造出神韵独特的艺术。
3、 风格特色: 蒙胧美和神秘色彩。多象征、暗示、隐喻,诗意飘忽,半明半暗,留下更多品味余地。另外,对音乐的追求,使诗歌富于乐感,内在韵律的丰富,更增添了诗歌梦幻般的诗意和多义的魅力。
4、 传播 : 19世纪90年代,象征主义在法国衰落,其影响却越过边界传向世界各地:
维尔哈伦和梅特林克把它引进比利时。
王尔德把它引进英国。
格奥尔格把它引进德国。
里尔克把它引进奥地利。
哈姆逊把它引进挪威。
勃兰兑斯把它引进丹麦。
亚狄把它引进匈牙利。
巴尔蒙特把它引进俄罗斯。
达里奥把它引进西班牙。

四、后期象征主义
20世纪20年代,象征主义又出现了第二次高潮,通常称为后期象征主义。法国的瓦雷里继续着马拉美“纯诗”的道路,在追求音乐性的同时,更增加了哲理的思考。美国的庞德举起了意象主义的大旗,领导了英美的意象派大军。俄国的勃洛克运用象征派的艺术,讴歌苏维埃的革命事业。美国的艾略特则兼容并蓄,又融进了宗教意识,开拓了西方现当代诗歌的先河。
1、 主要代表作家 :法国的瓦雷里,奥地利的里尔克,爱尔兰的叶芝,美国的庞德,英国的艾略特,比利时的梅特林克。
2、 前后期象征主义的共同点:
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
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
3、 前后期象征主义的不同点:
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而后期象征主义则表现出多重、多义、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意义更具暗示性、联想性、含蓄性,象征意象交错重叠,复杂难辩。
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通过对应和暗示,可以窥见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于表现理智,表达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蒙胧的、梦幻般的诗歌意境,把直觉幻觉、暗示象征、音乐梦幻等冶为一炉,而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人到宗教神秘之中,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典故、宗教神话与象征意象结为一体,表现出空灵虚无的特征。

五、代表作家作品:
1、保尔·瓦雷里 ( Valery,1871-1945):
法国人。青年时代崇拜马拉美,法学院就读期间结识了马拉美和纪德。23岁开始定居巴黎,先在国防部认文稿起草员,后来又长期担任哈瓦斯社社长秘书。巴黎解放后不久去世。历任国际笔会主席、法兰西学士院院士,逝世后,戴高乐将军坚持主张为他进行了国葬。
在他一生中,1892-10-4-5日最关键,他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夜”,从诗歌转向哲学思辩和数学研究,用了二十年时间,他研究人的精神活动的方式、精神活动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关系。最后结论是:精神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有综合能力,能够把感官的印象加以综合整理,因此,创造的起点是理智对感觉的作用,是精神活动,而精神活动的起点则是形式和结构。--诗学理论的基础。

象征主

我个人比较喜欢克360问答利姆特的作品。
管提的《莎乐美》中的人物,就像一的荡妇。
而他的《吻》中,男抗收亲更画统主人公和女主人公则像一阴一阳的两极,紧紧契合在一起。
还有一幅,我忘了叫什么。画中的三个年龄段的女人,则象征了人的一生,由稚嫩,到年轻、充满活力,再到年老色衰

高更、蒙奇、亨着原斤南来克尔、诺尔德,晚期的德国艺术家因曼霍夫、潘克、巴塞里兹、波尔科和意大利人克莱门特、奇亚、帕拉蒂诺、梅茨和库奇等人的代表作品都是象征主义的大师。

雷东,奥迪伦(1840-1916)
法国杰出的象征主义画家。从1870年直到他50岁的时候,他一直只用黑白两种颜色作画,他的木炭素乙州局意触描和平板画发展了一种非常独特的风格,画面带有强烈的梦幻色彩,人体或者人体的某一部分被和植物,动物或者诸如此类的东西揉合在一起。
1890年之后,雷东开始转向油画创作,并展现出了他善用色彩的一面。
雷东的作品在费强攻评部精导希载刑宜当时的法国艺坛独树一帜,那个时候是印象主义全盛时期。印象派追求的是光色效果和一种纯粹的对客观的描绘。但是雷东很显然更加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和以后的现代主义运动不谋而合。
衡//***/literature/mj-ld.ht优命谓卫告星岁送挥娘逐m

象征主义
在欧洲绘画史上,19世纪下半叶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诗歌向着绘画靠拢,绘画向着诗歌飞跃。象征主义就是这一特色的动代表。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卡恩在1886年的一篇文章中深刻地阐述了它的特性:"我们艺术的根本目的是使主观事物客观化(理念的外化),而不是使客观事物主观化(通过有个怕具视织养丝刚果龙性的眼睛看到的自然)。"通常人们有一种错觉,认为19世纪下半期艺术的主流是印象主义绘画,把印象主义画家视为现代主义的先驱。虽然印象主义绘画与象征主义绘画差不多同时出现,但前者是"模仿自然"的绘画传统的最后阶段,而后者的主要特征则表明它属于印象主义之后的发展,它的出现标志着欧洲艺术从传统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起点。象征主义对绘画的影响,无论在持续时间的长度和波及地域的广度上,都超过了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的革命意义在于它产生了一种新的更接近现代的艺术哲学。评论家奥里埃在一篇评论高更的文章中概括了象征主义的艺术哲学。他指出,艺术作品"第一,是观念形态的,因为它唯一的理想是理念的表现;第二,是象征主义的,因为它用各种形式表达这种理念;第三,是综合主义的,因为它用一种普遍理解的方法表现这些形式和符号检没喜牛其够换感角念二;第四,是主观的,因为客体不再被认为是一个客体,而是被认为是主体所领悟的思想的符号;第五,因而是装饰性的,因为严格地说,正如埃及人,或许更如希腊人和文艺复兴早期的人所理解的那样,装饰画只不过同时是一种主观的、综合的、象征的和观念形态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已。"由此亦可见出,综合主义与象征主义是相互渗透的。
象征主义绘画活跃于1885年至1900年之间,与19世纪80年代中叶法国文学,特别是诗坛的象征写身超左待吧做阳航沿主义运动有密切关系。

象征主义绘画发于法国,被认为是象征主义主要代表的画家有夏凡纳、莫罗和雷东。

皮维·德·夏凡纳(Puvis de Chavannes,1824松钟善沿医乡–1898)的艺术活动主要是给许多公共建筑作装女什象煤给挥迫出始位饰壁画,因此他的油画也具有湿壁画的特点。他创造了一种淡色平涂、简练单纯、气氛恬静、节奏分明的装饰风格,描绘寓意性的情节和源自古代的题材,表现出学院派的特点。他的画面总是带有一种稍显粉气的色彩,无论是内体还是衣袍,泥土还是树叶,好像都是同一材料做成的,这种考古发现般非真实的处理方法,强调了画面理性的抽象和统一。正是这种特性吸引了当时许多青年画家。

夏凡纳在壁画中大多采用象征手法来传达对生活的寓意。如他为里昂艺术宫所作的《文艺女神们在圣杯中》(1884–1889)就是一例。整幅画给人以一种梦幻的、充满诗意的意境。同他的其它作品一样,这幅画的和平宁静的气氛中也带有一丝忧郁,这是典型的世纪未情调。夏凡纳的作品还影响到高更、凡·高、修拉、德尼、毕加索等人的创作。就对画面统一性的关心而言,他是塞尚真正的先驱。

与夏凡纳分享殊荣的是居斯塔夫·莫罗(Gustave Moreau,1826–1898),他是象征主义绘画的中心人物,比夏凡纳更大胆地使用象征符号,而且不怕触及最怪诞的题材。他以描写神话和宗教题材的充满情欲的绘画著称,笔下的女性形象大多妖艳而邪恶,画中充满了异性的冲突、生与死的谜语、善与恶的寓意。他的创作揉合了意大利的古典艺术和异国情趣的东方艺术,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学,尤其是诗。他的作品也引起了文学家的关注。莫罗作的《在希律王面前跳舞的莎乐美》(1876)展于沙龙时,吸引了50多万名观众。这幅画有着宝石般的明亮色彩和梦幻般的神秘情调。

奥迪隆·雷东(0dilon Redon,1840–1916)被德尼比作"画坛的乌拉梅"。雷东在美学上主张发挥想象而不依靠视觉印象。19世纪70年代末他开始创作石版画,共创作了近200幅,总标题为《在梦中》。法国作家于斯曼称雷东的画是"病和狂的梦幻曲"。他献给诗人艾伦·波的组画(1882)可以说是视觉造型的诗篇,展现了诗人痛苦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一个没有光照、没有时间的黑夜王国。由于雷东差不多完全以单色作素描和版画,所以他后来的色彩画能达到非常简练的程度,甚至几乎没有真实的背景。

19世纪未,英国文学的唯美主义运动也对象征主义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个运动的学说是,艺术只为本身之美而存在,也就是说,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唯美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康德的审美不涉及功利的学说。80年代后期,英国的唯美主义进入了最旺盛时期,其标志为王尔德的颓废主义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1891)和剧本《莎乐美》(1893)的出现,以及画家奥布里·比尔兹利(Aubrey Beardsley,1872–1898)为《莎乐美》作的插图的发表。唯美主义运动中最突出的美术家除了比尔兹利外,还有乔治·瓦茨(George Watts,1817–1904)和伯恩–琼斯(Bume-Jones,1833–98)。法国画家图卢兹–劳特累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也明显地受到英国唯美主义的影响。

法国和英国的象征主义美术成就最突出,但在欧洲其它各国也涌现出一些著名的团体和杰出的画家,他们对象征主义绘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比利时的二十大团,巴黎的玫瑰十字,德奥的分离派等等。杰出的画家有比利时的费尔南·赫诺普夫(Fernand Khnopff,1858–1921),詹姆斯·思索尔
(James Ensor,1860–1949),挪威的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荷兰的扬·托岁普(Jan Toorop,1858–1928),德语国家的阿诺尔德·勃克林(Arnold BocMin,1827–1901)、古斯塔去·克利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等等。他们的作品大多流露出一种忧郁、颓废、苦闷、孤独、彷徨的情绪,这就是所谓的世纪末情调。

概而言之,象征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神秘主义,信仰那种理想的彼岸世界。对象征主义来说,重要的是反映个人的主观感觉,使个人从现实中超脱出来,把他引向虚无飘渺的"理念"世界。所以在象征主义作品中所能感受到的只是形象的抽象性和不稳定性,是那种强烈的主观色彩和含义的朦陇晦涩。
***/***

象征主义
是19 世纪末产生于法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巴黎的知识界影响很大,并对 20 世纪美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运动主要在法国,欧洲的其它文化中心也有一些追随者,如德国,比利时等。象征主义是描述艺术中的创造气氛的术语。产生象征派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印象派画家的视觉,库尔贝朴实的写实主义(“绘画是由可见物所组成的有形语言”),文学上浪漫主义趋势的上升和哥特建筑的复兴等。通常,象征派画家对科学和智力思索感兴趣,强调脑的职能,强调想象力和精神。在创作上,这就意味着既要表现自然,又要以想象力来处理自然。毕竟,这首先是一场文学运动,因此对象征派画家来说,有形世界是真实的,脑和精神同样也是真实的,而有形世界新的方面,正是通过后者来表现的。

对于莫罗,这意味着对神话和宗教的新探索。他的视觉观念,正是从这一探索中获得了奇异和模糊的形象。对雷东这位超现实主义先锋来说,则意味着对梦境和想象的探求,其作品浓厚的诗意,散发出永恒的魅力。影响最大的当推高更,虽说他并不完全是一个象征派画家,但在 19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他的作品常常带有象征主义色彩。

后来,象征派的思想,逐渐对整个欧洲的作家和艺术家产生了影响,并随着一些完全不同的艺术家的加入,增加了活力。

***/article.asp?sn=08090805-20040920-0022

35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