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些钢琴家,介绍一下他们的风格

贝多芬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阐述音乐家精神发展过程的独特文献。它们实际上囊括了贝多芬在键盘上全部的创作生涯。他先是像年轻的雄狮一样汲汲于创造英勇业绩:中年时他表现出富有挑战精神的英雄主义:生命晚年时,则感受到伟大的神秘境界。和键盘音乐的旧约芦销,即巴哈的平均律(由48首前奏曲和赋格组成)不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对于钢琴乐曲的风格有著革命性的影响。它们使钢琴乐曲脱离莫扎特时代那种室内的典雅风格,而为19世纪李斯特、塔尔贝格(Thalberg)这样的大师,谱写出热情灿烂的作品开创风气之先。
贝多芬童年时最先演奏巴哈48首平均律的赋格曲,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当时的钢琴和今天音乐会上的大型钢琴很不相同。那时的钢琴小而轻,声音清脆但很微弱,像拨弦古钢琴(大键琴)而不像现代钢琴。贝多芬早期的奏鸣曲虽证明适合用于两种钢琴演奏,但公正地说法,很可能是出版商设法扩大销售所玩的花招。因为当时钢琴正处于过度时期。拨弦古钢琴(大键琴)还没有完全消失,而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一架新型钢琴。在18世纪大部分时间钢琴比大键琴占优势地位。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正是在两种钢琴同时使用的时期成长的。贝多芬早期一些奏鸣曲是献给他的老师海顿的。这些奏鸣曲不象年轻的莫扎特音乐,而象海顿的音乐。有一种粗犷锋利的色彩,在莫扎特为钢琴谱写的富于表情、优美精致的乐曲中是不存在的。贝多分的奏鸣曲有更多比较戏剧性的对比和主题的议论;而较少优雅的长旋律线。贝多分早年的奏鸣曲比较常用的是当时典型的五个八度音域,在技巧上的要求是大多数业余钢琴家能胜任的程度。由于早期的钢琴声音单薄且比较微弱,后来就不能胜任贝多芬越来越高的要求。贝多芬的朋友作曲家安东·赖夏写到:“他要求我翻琴谱,但我却忙于将被音锤敲断的琴弦拔出来。由於贝多芬坚持要弹完这首曲子,我就跳来跳去地拉琴弦、松开音锤、翻琴谱。我做得比贝多芬还吃力费劲。”
18O3年贝多芬得到一架埃拉德(Erard)平台钢琴后。他才能在气势宏大的《瓦尔斯坦》奏鸣曲(Waldstein,作品第53号)中充分开发钢琴的巨大潜力。贝多芬最后几首奏鸣曲,即从作品第1O1号以后的奏鸣曲,对钢琴家的要求愈来愈高。宏伟的《罕玛克拉维亚》奏鸣曲(Hammerk-Klavier,作品第1O6号)以及形成他最后一首奏鸣曲(作品第111号)终乐章信哪的变奏曲,都要求有精湛的尽善尽美演奏技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随着作曲家的成长,他的乐曲也逐渐愈来愈好,愈来愈成功。因在贝多芬的早期奏鸣曲中有一些具有不朽魅力的乐章,而在他后来的作品中也有优美动人的小曲。但赞颂某个乐章或某首作品的优点而贬低另外的作品,如此虽也讨喜却没什麽意义。在贝多芬全部32首奏鸣曲中,几乎没有那个章节是薄弱的。贝多芬不是创作速度很快的作曲家,音乐创作对他而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他的每首作品都是深思熟虑的产物,很多初稿都废弃,只有最后最满意的结果留了下来。贝多芬的音乐听起来不论令人感到多么自然,实质上,都是经过他严密且具有知性的技巧创造出来的,其他作曲家的钢琴作品都不能与之相比。
贝多芬“新约”的钢琴奏鸣曲中,充分地运用了从海顿和莫扎特那里继承下来的形式。但在创作过程中,极其灵活,使其极具戏剧效果,以致如今听起来还是新颖得让人感到惊陪坦游愕

肖邦
浪漫。他的曲子里面,不管是夜曲还是进行曲,抑或是爱国的曲子,都充满了浓浓的浪漫。他的音乐就像诗一样潇洒,洒脱,自然,所以他有一个名号:音乐诗人
门德尔松
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为研究对象,从风格特性的“古典与浪漫的二重性”、“音乐语言的明晰性”、“音乐理念的民族性和公众性”三个方面探讨门德尔松钢琴音乐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思想。希望能对门德尔松的钢琴音乐有一个较全面和客观的认识,也为更好地学习和演奏门德尔松的作品提供有益的参考。全文整体的结构为五个部分,另加“引言”和“结语”补充呼应: 一、门德尔松钢琴作品概述。这一部分主要按照早期和成熟时期的划分对门德尔松钢琴作品做了简要的分析,力求对其钢琴音乐整个创作过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二、门德尔松钢琴音乐风格特性表现之一——古典与浪漫的二重性。从门德尔松关于“继承性”和“独立性”的音乐创作思想入手,探讨其创作体裁、题裁以及创作手法的古典与浪漫的二重性。 三、门德尔松钢琴音乐风格特性表现之二——音乐语言的明晰性。本部分论证了门德尔松钢琴音乐具有形式精炼完美、手法简洁朴素、情感内涵明确的特性,并探讨了门德尔松的绘画理念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四、门德尔松钢琴音乐风格特性表现之三——音乐理念的民族性和公众性。这一部分通过分析门德尔松音乐理念产生的时代和教育背景,介绍了其音乐创作的目的,并探讨了他是如何在其音乐作品和音乐活动中体现这种理念的民族性和公众性。五、浪漫主义时期的“婉约派”。通过前面几部分对门德尔松钢琴音乐风格特性的分析,在这一部分作者借用宋词的分类方法将门德尔松的音乐风格归纳为浪漫主义时期的“婉约派”。
巴赫
巴赫作为18世纪的重要音乐代表人物,他的一生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以巴赫二部创意曲为对象,深刻剖析了形成巴赫音乐风格的历史背景,发现了威尼斯的宗教、文化、建筑艺术等对巴赫音乐创作的影响.通过对作品的剖析,挖掘了巴赫音乐的深刻内涵,多层面的展现了巴赫创意曲贴近大众生活、高度统一和谐、富有个性的深刻艺术内涵.

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图片高清

44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