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本不容错过的艺术类经典著作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离我们既远又很近。诗意、色彩、节奏等等只是画的内涵的一部分,最高最深的内涵是哲理,象征未来,象征心灵之宏流。

如果只有时间看一本,那推荐《艺术的故事》。

-01-

《艺术的故事》

波提切利经典

作者: [英] 贡布里希 (Sir E.H.Gombrich)

译者: 范景中 / 杨成凯

豆瓣评分 9.6

内容简介

本书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推荐语:

每次有人问我说艺术史入门应该看什么书的时候,我都会推荐《艺术的故事》。还有一点,为了不让自己后悔,去欧洲之前记得翻翻本书。

-02-

《艺术发展史》

作者: [英] 贡布里希 (Gombrich.E.H.)

译者: 范景中 / 林夕

豆瓣评分 9.3

内容简介:

本书打算奉献给那些需要对一个陌生而迷人的领域略知门径的读者。本书可以向初学者展示事实状况,而不让细节把读者搅胡涂;可以帮助初学者充实学力,以便把目标更高的著作中一页页不计其数的姓名、时期和风格理出清楚的头绪,为参考更专门的书籍打下基础。

推荐语:

和上面那本是同一本书,的不同翻译和注释版本

-03-

《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

作者: 温迪.贝克特嬷嬷(英)

译者: 李尧

豆瓣评分 9.0

内容简介:拆颂

概览早期绘画后,本书将带你饱览乔托以降每一位西方大画家的创作。四百五十多件旷世杰作的彩图细数西方绘画发祥至今的潮流、演变与辉煌,另设边栏提示相关背景。本书深入分析三十余幅巨作,包括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伦勃朗的《犹太新娘》、莫奈的《莲池》、凡·高的《自画像》等,由画面放大的局部深入大师的精神世界,提示作品底蕴,解释绘画技巧。

推荐语:

全书从史前绘画一直介绍到当代的抽象表现主义,跨越时期虽然漫长,却不冗长。好的艺术入门书籍永远是通俗易懂、老少咸宜,也可以当做是孩子的艺术入门书籍。

-04-

美的历程

作者: 李泽厚

豆瓣评分 9.2

内容简介:

本旅埋郑书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今配以精美的插图,本书就更具体地显现出中国这段波澜壮阔的美的历程。

推荐语:

《美的历程》是部大书(应该说是几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冯友兰

-05-

《花花朵朵坛坛罐罐》

作者: 沈从文

豆瓣评分 9.1

内容简介:

本书液逗即收录了作者“另一半”创作:鉴赏文物的心得和对艺术的感悟。包括四十几篇笔记、随笔、讲稿和学术文章,涉及器皿、织锦、服饰、书画等类,还谈了个别地方的民俗文化。从中不仅可以饱览丰富多彩的文物考古艺术,也可寻觅沈从文离开文学圈后的生命轨迹。

推荐语:

沈从文封笔小说,将心血全都投注到考古研究上,写织锦,写书画,写器物,写民俗,以沈从文的文笔做出来的研究,辅以故宫博物馆大量精美的图片,真的是两美并,举世无双。

-06-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作者: 傅雷 

豆瓣评分 8.8

内容简介:

本书从西方文艺复兴初期的乔托,历全盛期的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至十七世纪的大师伦勃朗、鲁本斯,更包括十八、十九世纪的几位名家近二十人,傅雷之评述均深入浅出、简明扼要,且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得其平衡。书中围绕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近二十位大师及其名作,讨论从艺术风格延至人格操守,生动洗练,深入浅出。重配大师画作三百余幅,紧扣每讲内容,或全貌,或局部,或对比,形象解读,感情表达,易于领悟。

推荐语:

薄薄的一册,却影响深远。傅先生在书中没有大量列举各派与作品,而仅仅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加以评述;除了评介作品的特色与美术家的身世片段外,也提到一些由艺术实践引起的美学方面的疑难问题,并提出他自己的看法。全书评述委曲精微、娓娓动听,实为艺术史著作中一部难得的佳作。

-07-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

作者: 蒋勋

豆瓣评分 8.1

内容简介: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以简明生动的文笔,依照朝代次第,勾勒出中国美术的诞生、演变与发展的脉络。通过这样一次对传统的梳理,作者不仅希望向读者传递知识,更希望传达出历代中国人对美的独特感受。

推荐语:

一提到美术,更多人最先想到的是达芬奇、是梵高,而对我们自己的美术史却知之甚少,这本书正是写给所有华人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的。让我们在长者的带领下,来到‘美’的面前,聆听‘美’的言语,在‘美’的面前惊讶、好奇、留连、低徊。作者摒弃学者式的考据来写这本书,与年轻一代娓娓交谈,谈中国美术的历史和方方面面,旨在培养年轻一代对美的信仰。

美术欣赏《春》

欣赏·评述《春》
教材分析
《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波提切利创作的一幅经典的世界名画。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美术欣赏活动,旨在贯彻《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实让胞钢鲁们普尽验稿)》的精神。该标准将美术课程定性为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主张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通过美术作品与文化情境的互动关系,使学生既能通过一定的文化情境有效地解读和欣赏作品,又能通过作品了解相关的文化情境。教材所提供的背景资料,正体现出上述美术教学的思想和理念。

对于美术及美术作品自身的一些特点,包括形式语言等也是需要让学生理解和把握的。因此对作品形式语言的关注,也来自是编者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此外,作为受过一定教育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普通知识。这些普通知识是一个人生活的快乐之源,它既是专业知识发展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普通知识涉及广泛,美术的普通知识也是其中360问答之一。对经典美术作品的了态如急更斤观型色的解,是当今社会作为公民应该具备的普通知识。编者对选择作品的经典性的关注,也反映了对这一间题的认识。

文题理教材采用大版面的呈现方式,旨在背带小县便激二益似回让学生获得对作品有效的”目力接触”,获得整体的视觉感受和认识。第二、三个版面,采用了局部分解、加注、解释和相关背景、文触思装防同作品介绍等方法,让学生更深入、具体地理解作品以及相倒香善井法块密酸师案关的文化情境。而这两个版面的关系也是互相联系的,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在这两个版面之间来回翻看,从而产生整体+局部+整体的一个学习方式和与之相应的综合+分析+综合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1)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2)在认识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王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隐性目标: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人的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培养丰富的情感。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关系以及作品的形式美。

难点:了解作品中神话人物的象征与寓意关系。

教学准备

该课的学习除革备了使用美术教材以外,还可以使用历史教科书,重点学习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知识。电视机和VCD机,观看有关的资料片,利用电脑软件和网上测览,在一种互动的环境践围伯球记地距群加值办下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 :

一.以问题的形式将学生的思维导人春天的环境。

问题:你能描述春天的感觉吗7(要求学生用形容词或一句话表达)鸟语花香,微风习习,富有生气,春回大地,身司七件关育供晶美万木争荣。春天是美好的、富有生机的,春天是作家、画家笔下常见的题材。(出示几幅表现春的美术作品)

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与”春”有关,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第1页,欣赏作控刻坐责着品《春》。(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内容

问题:你能在仔细观察后县治切圆读训期阳,描述作品中的形状、色彩和细节群谁劳乙万吗?能客观地说明这件作劳如止岩觉果将五简文品在哪些方面给你留条区云立使苗民下春的印象吗?

(1)描述:在桶树林发措乙料构政肥里,一群人且行且舞,人脸气任不灯物的聚散组合,极富节奏感;满地长着各种奇花异草。这是一幅蛋彩画。”蛋彩画”见课本第2页(请同学阅读)’

介绍作者:(演示课件)

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在他的全部创作中,有相当多部分采用的是古希腊与古罗马神话题材。

问题:这里出现了一个新词”文艺复兴”,大家知道什么是”文艺复兴”吗?”文艺复兴”见课本第2页。(请同学阅读,演示课件)

问题:你能说出画中人物与春的关系吗?

(2)分析:作者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的诸神的富有想像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这里提到”神”,所以我们来了解”希腊神话”。”希腊神话”见”希腊神话”注释。(课件显示)

这件作品是作者按照诗人波利齐安诺的诗创作的。中间那位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课件显示局部形象)是全面的+心人物。她的形象端庄、秀美,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她举着的右手好像控制着整个画中的人物。左边三位”H惠”三女神(阿格莱西、塞莱亚、伙美罗西尼)被描绘得富有生气。女神沫浴在阳光里,正相互携手翻潮起舞。右边的一个象征”美丽”,中间一个象征”青春”,左边一个象征”欢乐”,她们将给人间带来生机和欢乐。在画的有边(自左向右),分别是花神、春神和风神。三个形象象征”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季节即将来临。而在画面上占有显著地位的男子形象,则是最左边那个好像在采摘树上果子的力神墨丘利(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U。实际上这位众神的使者是在用他的神杖驱散冬天的阴云。他在这里是报春的象征。此外,在维纳斯头上,还飞翔着被蒙住双眼的小爱神丘比特。他正在朝着左边的人准备把金箭射出去。谁要是中了他的金箭,便产生如痴似狂的爱情。由于这一群唤醒春天的众神的到来,整个桶树林里洋溢着春天的活力。这一切,都是作者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灵写照。他把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以丰富的形象象征性地铺陈在这一幅画上。

问题:作者在画上展示了那么多充满青春的欢欣的天神形象,尽管他们显得庄重与自信,为什么又略显忧伤呢?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尽管描绘的是春,但画面却透出纤弱和淡淡的忧郁。其实,这种伤感情调正是当时贵族文化的通病。波提切利是皮革商人的儿子,排行第七。早年带有明显的民主气质,后得宠于美第奇家族。由于当时社会政治形势的多变,加上自己身份与众不同,在看到急剧的城市贫民与工人革命的斗争中,美第奇被逐,宗教改革家萨伏纳罗拉被焚,德国皇帝人侵和城市共和政体瓦解……使他感到恐俱与彷惶。而画家内心的忧郁,似乎交织在他以后的绘画创作中。他和宫廷内一些文学家、思想家关系甚好,这使得他的作品内容寓意深刻,人物情绪复杂。

问题:通过以上描述、分析,你能说出作品所传达的信息、理念和情怀吗?

解释:构图以风景衬托人物,人物安排上别具匠心。以1个人和1组人(3人1组)构成的重复,形成了多与少、聚与散的节奏变化。以典雅而朴素的色彩,形成人物明亮、背景深暗的对比效果,突出了人物形象。画家借助于既富有弹性又节奏感极强的线条来体现人物的形体之美,使画面精致明净,具有一种装饰感。在维纳斯的花园里,春天是永恒的:花香袭人,微风吹拂,绿色的桶园挂满了金色的果实;郁金香、银莲花、水仙花遍地开放。在这春的气息中,代表生命之源的维纳斯略带忧郁的神情更激起人们对美的遇想。

问题:你能根据以上的描述、分析和栓释的结果,评价这件作品吗?
三.评价。

作者以寓意和象征的形象表现主题。画中虽为神灵之境,却洋溢着人间的世俗之情,给人间送来爱与美的温缮。他的作品不仅富于诗的想象,而且在造型手法方面独树一帜。这就是画家不完全依靠欧洲传统绘画的明暗造型法,重视线条的表现、细节的刻画,追求装饰效果。整个画面在表现春的欢乐中又十分矛盾地带有一种忧郁的抒情和淡淡的幻想,使作品韵味深长。
四.练习活动。

回顾我们今天欣赏《春》的过程,并思考一些问题,彼此分享。你可以使用以下词句作为开头,写出两三点收获。
我学到了……
我惊讶的是……
我开始在想……
我再次发现……
我感到……
我想我将……
五.教师小结。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当你欣赏一幅美术名作时,如同在聆听一首名曲,领悟和感受其中的思想与美,那真是一件赏心悦目之事。今天,我们师生共同体会到了!

12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