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文人为什么用玫瑰比喻世俗之爱,女性美和情人

1.引言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巴特勒·叶芝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以其高度艺术化且洋溢着灵感的诗作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灵魂"。叶芝的诗歌中频繁出现水、鸟、树、玫瑰、面具、塔等各种意象,其中玫瑰这一意象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叶芝的诗歌贡献巨大。在叶芝的诗歌世界中,玫瑰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意象,而具有多层次的象征意义,赋予了诗歌多重涵义,赋予了诗歌模糊不清的美。正如在诗歌《恋人述说他心中的玫瑰》中,玫瑰这一意象存在多种象征意义,既可被理解为爱情的象征,也可被理解为叶芝对爱尔兰的热爱,即他热烈的爱国之情。玫瑰意象的多层象征意义不仅体现了叶芝对诗歌传统的传承,也反映出叶芝对诗歌中玫瑰意象的贡献,备吵从中叶芝对诗歌发展的贡献可见一斑。
2.玫瑰的多重象征意义
在传统文学作品中,玫瑰这一意象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文艺复兴以前,玫瑰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在希腊、罗马神话中,玫瑰代表爱、美和秘密;在基督教文化中,玫瑰象征圣母玛利亚、耶稣殉难和纯洁;在中世纪抒情诗和传奇中,玫瑰代表贞洁和尘世的女子。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大胆地运用玫瑰来比喻世俗之爱、女性美和情人,并将其与"及时行乐"和"玫瑰有刺"联系起来。浪漫主义时期以后,玫瑰逐渐成为一个不确定的象征,具有了其它意象所没有的丰富涵义。
如《恋人述说他心中的玫瑰》这首诗的题目所暗示,这首诗歌可理解为一首献给毛德·岗的爱情诗。叶芝在1889年初识挚爱毛德·岗,在1889至1903年这十几年中,叶芝对毛德·岗展开大胆追求,但却一直被拒绝。该诗作于1892年,在这首诗中叶芝直抒胸臆,将爱人比作心中的玫瑰,表达对毛德·岗的热切爱恋。此外,在诗歌第一节和第二节的最后一句均是对诗歌题目的一个呼应,多次提到"心中"和"玫瑰",加强了诗人的爱慕之情。

诗的一至三行列举了一系列"丑恶的东西":"丑陋残缺的万物"、"破损陈旧的万物"、"孩童的啼哭"、"笨重大车的尖响"和"耕夫的沉重脚步"。这些其实是叶芝在表达对毛德·岗的爱得不到回报时的苦闷和无奈心情,如同这些"丑恶的东西"一样,诗人的内心也是不美丽的,它"伤害着你的影像:一朵玫瑰在我心底开放"。
诗的第二节则是对第一节的一个逆转,诗人摒弃了无奈和痛苦,心里充满了渴望。他"渴望重造它们",积极主动地继续追求自己的爱情。他渴望"远坐绿坡"并"守着新铸的天地海洋,像一只金盒",诗人并没有放弃对毛德·岗的爱情,因而他鼓起勇气去开辟另一番天地。爱情"像一只金盒"那样珍贵,"盛着我梦中你的影像:一朵玫瑰在我心底开放。"
在以上理解中玫瑰象征的是对毛德·岗的炽热爱情,继承了传统文学中玫瑰意象的象征。象征主义大师叶芝往往赋予意象多层次象征并加以创新。此诗中,玫瑰意象除了可以象征传统意义中的爱情外,玫瑰还可象征爱尔兰,借以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
叶芝是一位爱国诗人,早年叶芝居住在爱尔兰,1887年,叶芝前往英国并长期居住在此。1889年,他结识了热衷于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毛德·岗。在毛德·岗的影响下,二十世纪初,叶芝特意将诗歌的重心转向爱尔兰主题,这一转变也是叶芝实现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
在第一节,诗人棚笑抱怨"丑陋残缺的万物"、"破损陈旧的万物"、"孩童的啼哭"、"笨重大车的尖响"和"耕夫的沉重脚步",因为这些爱尔兰的社会缩影,损害了爱尔兰在诗人心里的形象。在诗人心目中,爱尔兰如同一朵玫瑰般美丽,如同爱人般美好,无可比拟。但另一方面,"孩童链滚含的啼哭"、"笨重大车的尖响"和"冬季肥土"和"耕夫"这些都是故土爱尔兰的日常场景,透露出熟悉而亲切的感觉。当时叶芝处在英国,对故土爱尔兰的怀念让他忆起这些往昔场景,而爱尔兰的社会缩影虽然不美好,但在诗人眼中,爱尔兰正如"一朵玫瑰在我心底开放",诗人对爱尔兰的思念之情自然流露。
在第二节中,诗人首先责备那些丑恶事物的弥天大过,然后表述了诗人"重造它们"的愿望。"绿坡"、"天地海洋"、"金盒"都是诗人对理想中如玫瑰般美好的爱尔兰的憧憬。诗人"渴望重造"爱尔兰,实际上是对爱尔兰的热爱之情。
3.结语
《恋人述说他心中的玫瑰》一诗中,玫瑰这一意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不同的象征意义又赋予了该诗不同的理解。在叶芝受邀为自己的一首诗加以解释时,他委婉拒绝,因为叶芝认为诗歌不存在唯一的解读。因此,对玫瑰意象的多重解读是可能的。作为象征主义大师,叶芝通过意象的多解性和不确定的美不仅塑造了丰富的诗歌内涵,而且丰富了诗歌中意象的象征。借由意象的多样解读产生的诗歌的多重涵义正是其魅力所在,这些意象使得叶芝能够将狭隘的个人体验与愉悦赋予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6()地区与女性有关的象

女性象征主义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22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