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作品是

C

记一次难忘的展览蔡国强远行归来

       春节期间去看了一个展览,在这个展览上看到了很多文化,看到了不同文化下艺术家表达的一种自由的态度,更多的是体验到一个艺术家对世界上这么多类型文化抱有的达观,温和的态度,不一定全部都看懂了,但依然很难忘。因为难备仿游忘,所以有了这一篇笔记。

      蔡国仿销强(1957年,中国泉州),1981-1985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设计,他的艺术横跨绘画,装置,录像及行为艺术等。蔡先生开始在家乡泉州尝试火药,1986-1995年在日本生活期间,他继续探索火药的特性,这导致了他标志性的户外爆炸事件的发展。

克里姆特上海印象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他设计大脚印烟火惊艳世界。2014年他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个展“九级浪”开幕式实现白天烟花《挽歌》成为一个经典。2015年他在家乡泉州惠屿岛实现爆破计划《天梯》,同名纪录片于Netflix平台全球发行。这个名为《天梯》的作品,是蔡国强献给奶奶百年寿庆的贺礼。

      2017年,蔡国强踏上了他的“一个人的西方艺术史之旅”,与世界各地最重要的美术馆馆藏进行对话,包括:

—古希腊罗马文明-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和庞贝古城

—意大利文艺复兴-乌菲齐美术馆

—西班牙黄金时代和巴洛克艺术-普拉多美术馆

—俄罗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先锋派-普希金美术馆

—纽约现代主义-古根海姆博大脊物馆

       结束世界之旅后,以“归来”为主题,蔡国强带着他世界艺术史的旅行与对话,回到故宫。在故宫博物馆午门展厅呈现“远行与归来”(2020.12.15-2021.2.28),也恰逢紫禁城建立600年,蔡国强从历史上紫禁城的过年习俗中汲取灵感,利用VR技术,通过《梦游紫禁城》想象了一场600年前紫禁城建成时的绚烂烟花庆典,唤起历史的回光。

      2021年7月8日,“远行与归来”抵达上海,在浦东美术馆开馆展览。

      浦东美术馆目前在进行2场展览,“远行与归来”展览主要在2楼,4楼展出部分,1楼和3楼主要展览“徐冰的语言”。

2楼分为A.B.C 3个主要区域

中央展厅01: 展出的是一个动态灯光设置–《与未知相遇》,以玛雅文明的自然宇宙观出发,用灯光设备讲述了一个不同文明“脱离重力,拥抱宇宙”的故事

中央展厅02: 《梦游紫禁城》,蔡先生首次使用VR技术,观众戴上VR眼镜,可以看到故宫上方的五彩斑斓的烟花

A区: 中国文化精神和对宇宙的思考

B区: 中世纪,塞尚,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纽约现代主义

C区: 巴洛克艺术,文艺复兴,社会主义文明

        参观的第一幕是C区的“对话巴洛克艺术与西班牙黄金时代”,对经典的《绘画的精神》印象倒不是最深的,很有趣的是在参观这一主题的作品,我跟同伴执着于寻找作品里的元素,看到的元素越多,越惊叹,例如一片黑色和蓝色渲染中的圣母玛利亚,还是黑色和蓝色中的孕妇的轮廓,蓝色和黄色背景中顶部的天使,中间的牛头;黑红中最边上的裸体女人,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表达,我想这可能是蔡先生火药绘画想传达的,绘画的精神,艺术家的感性和执着于作品的工匠精神,想描述的不再从客观的角度的知识普及,而是告诉你,我眼中的,我的主观世界里的这些事物,表达的内容跟正误无关,只是带着蔡先生本人品味的知识传递,幸运的还是理解到了。

       在这个主题下,主要表达的是意大利佛罗伦萨”花之城“的文艺复兴花草,有些是乌菲齐美术馆植物专家种植的品种,蔡先生在研究银尖笔技艺基础上,发展了火药作画新技法,以花草为载体,表现文艺复兴的精神气质,回归自由,自然和自在。

        在十月革命100年的时候蔡先生在普希金美术馆做了一个展览,纪念整个苏联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纪念那个时代的斯大林。蔡先生做了一场火药爆破,使用了镰刀,五角星等共产党符号,最后准备在克里姆林宫门前开展,最后为了维稳,否决了这个项目。

        俄罗斯画家卡济米尔·谢韦里诺维奇·马列维奇(1879-1935)是至上主义创始人,对世界先锋派影响巨大,首创了几何形绘画,这个流派却只有他一个人,他的理论体系曾一度走向巅峰,却遭到了国内舆论界的强烈抨击被捕入狱。

看这个主题,也是让我很喜欢这场展览的原因。

        这个主题源于“艺术家构建易辨识的风格品牌,成为艺术史的代言,也在”文化产业“里被消费。所谓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不是直接进入时代创作,而是从具象和写实开始的。

        朴实地体现艺术本质,往往被不成熟的阶段所忽视。蔡先生以《非品牌》让有名的大师和不知名艺术家,不分年代和等级,以沙龙风格陈列,某方面也还原古根海姆博物馆藏品库房的真实。

       蔡国强以“线香作画”的新技法表现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经典馆藏《法尔内塞的大力神》。

       蔡国强2019年在庞贝遗址、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对话古罗马文明。在维苏威火山的千年庞贝古城、世界现存最古老罗马斗兽场,爆破了84件作品,再从创作遗址中挖掘出来,连夜送到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展出,这些作品散落在各层的展厅中,仿佛再现了公元79年火山迅猛喷发的末日景象。

       巴黎圣母院是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代表作。2019年巴黎圣母院大火让原定2020年底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个展延期。《黑光No.1》作于新冠疫情期间,以巴黎圣母院标志性哥特玫瑰窗为主题,传递艺术家对人类经历灾难浩劫的思考。

        塞尚故乡普罗旺斯的圣维克多火山是经典的绘画主题。1989年蔡国强已为圣维克多山创作宇宙主题的爆破方案和火药草图。

       1990年蔡先生有一个作品方案,想把包含人类有机物、微生物等生命信息的一块冰,做成像墓碑或棺材的造型,送到太空漂泊。(没拍这个作品)

       在蔡国强看来:“中国古画多表现花的繁华,却不愿面对死亡和衰败的生命真实,我画牡丹的兴旺衰萎,没想到画到衰就很动心,萎更灵魂出窍!也许活着只是幻想和梦;死亡才有灵魂,才是本原和永在。”

这是一组动态灯光装置,通过手工搭建的墨西哥烟花塔形式及电脑控制的光之绘画,构成富有想象力和动感的多维画面。

       看完整场展览好像随着艺术家在全世界走了一遍,最后看到他的旅行轨迹,不禁很羡慕,去过的地方越多,越远,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己的认识就更透彻,更清醒。从他的展览中我能明白在模仿大师作品过程中自己的创作和思考,艺术有时候确实是一种媒介,把人头脑中的所思所想通过另一种方式传达出来,有时候这种传达方式比语言更加尖锐更加直白,也更舒服更令人能接受。

       还很欣赏蔡大师的是,他的艺术确实是具象和写实的,能看出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去的轨迹和想法,有时候一样事物的出圈,除了一些必要的曝光和知名度外,你做了什么,花了什么功夫在里面,外面的人能一眼看清,这个世界不缺有想法的人,有想法,能认真地把想法落地,那也是很美丽的一件事。

30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