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先锋主义跟德国表现主义

欧洲先锋派电影是什么?

第一次电影运动: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1917年—-1928年) 一、法国印象主义派(1917—1928)第一个先锋派 中心人物:路易.德吕克 创作了《西班牙的节目》《流浪女》1922 发表《上镜头性》 代表人物: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目》1919 《微小的布德夫人》1923 马塞尔.莱皮埃《黄金国》1921 阿贝尔.冈斯《车轮》1923 让.埃普斯坦《忠诚的心》1923 主要贡献: 1、开掘题材拓展电影心理叙事的表现,作品题材选择适合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 2、追求自然物象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对应,依据自然景象的瞬息变化的客观事实给艺术家的印象。 3、确立新的摄影技巧以适应人物心理和精神视觉表现 4、强调视觉节奏的表现与节奏剪辑的重要性,内部和外部节奏。 二、超现实倾向的各种流派: 纯电影美学试验: 1、法国立体主义流派:费尔南.莱谢尔《机器的舞蹈》强调图形形状的匹配和节奏性剪辑 2、抽象主义流派:亨利.希美特《纯电影的5分钟》 达达主义无理性的电影试验: 曼.雷伊《回到理性》第一部作品 雷内.克莱尔《幕间休息》充满幻想,又荒诞的达达主义,共同反理性的艺术主张。失去了现实性而变为了超现实性的。 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绝对现实: 达达主义的超现实性美学追求最终导致了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产生。是许多先锋派的最终归宿 谢尔曼.杜拉克《贝壳与僧侣》1927 刘易士.布努艾尔《珍珠项链》1929 《一条安达鲁狗》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曼.雷伊《海之星》1929 三、德国表现主义:1919—1924 受到先锋主义的影响 表现主义受到后印象主义的影响 代表作品 罗伯特.维内《卡里加利博士》表现主义造型风格,布景和背景情调一致,人物造型与布景一致,光线阴影,视觉造型为表现主义特征 《吸血鬼诺斯费拉杜》《三生记》《泥人哥连》 现实主义倾向: 室内剧:卡尔.梅育《最卑贱的人》编剧《卡里加利博士》编剧之一 利用布景,主题和环境发生变化,但还是无情的命运,不用表现主义而用现实主义的方式表现 街头电影: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利用布景 感兴趣的是社会环境而不是心理状态。 四、前苏联的蒙太奇学派: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与阶级并行,社会与经济 受到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影响。 1、 库里肖夫“实验工作室”普多夫金操作。莫兹尤辛德三个没有表情的特写镜头 2、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拍记录片,反对剧本,演员,摄影棚。但用改变运动速度和奇特摄影角度来观察生活,进行选择的记录,非现实主义的态度。蒙太奇的并列和配合。 3、 柯静采夫和塔拉乌别尔格的“奇异演员养成所” 4、 爱森斯坦的理论与创作: 《战舰波将金号》1925 敖德萨阶梯 杂耍蒙太奇 后来创作了理性蒙太奇(夸大蒙太奇作用,被否定) 建立蒙太奇理论 5、 普多夫金的蒙太奇叙事:《母亲》 《圣彼得堡的末日》 《成吉思汗的后代》 强调剧本创作;强调演员的基础作用;(与库里肖夫的“电影模特儿”与爱森斯坦的“类型演员区分开来。)蒙太奇作为电影艺术创作的基础,创立联想蒙太奇。 普多夫金强调镜头的组接,分镜头突出细节的重要性。而爱森斯坦则强调蒙太奇的冲突。 五、记录主义电影的发展 1、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机械主义的记录本性出发。实景拍摄,偷拍,抢拍。后来法国新浪潮运动受其影响创造出记录片和故事片结合的样式。 2、德国抽象派华尔特.鲁特曼《柏林交响曲》1927 受到维尔托夫的影响。 3、20年代末法国先锋派几乎成了记录主义派。阿尔贝托《只有时间》1929 让.维果《尼斯现象》 让.班勒维《章鱼》《海蜇》《水甲虫》将水中的动物用几何图形拍出来,如康定斯基和毕加索的画。 4、尤里斯.伊文思 《雨》 5、英国 约翰.格里尔逊《飘往渔船》 6、罗伯特.弗拉哈迪 《北方的纳努克》演员与记录片形式。 7、德国的场面调度,法国的摄影和苏联的蒙太奇剪辑,拍了法国影片《圣女贞德的受难》默片的结束。 第二次先锋运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代表作品: 罗西利尼 : 新现实主义与战争关系《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游击队》 《德意志零年》《欧洲51年》 《意大利万岁》 维斯康蒂: 以《沉沦》获得新现实主义之父的称号。 《大地在波动》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结合,但后来《受难的人们》《威尼斯之死》则完全追求唯美主义了。 德.西卡: 与柴伐蒂尼的合作(杰出的剧作家)《偷自行车的人》最具有代表新现实主义作品。 《孩子们注视着我们》《擦鞋童》 使用非正式演员的自由风格。 德.桑迪斯:《罗马十一时》将新现实主义推向另一个高峰。使用摄影棚和正式演员与非正式演员混用,与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部分相同。 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1、记录性 2、实景拍摄 3、长镜头的运用 4、关于非职业演员的运用 5、结构形式(追求简单朴实的结构) 6、地方方言的运用 新现实主义的继承:脱离现实主义 费里尼:追求浪漫主义《道路》《卡比利亚之夜》《八部半》最具个性化的作品。剪辑空间跳跃。 安东尼奥尼:模糊现实,强调主人公的主观感知。《奇遇》《放大》《红色沙漠》有非现实超现实的色彩。自然色彩随心理的变化。 第三次电影运动: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五六十年代 新浪潮—作者电影 1958年诞生,特吕弗《淘气鬼》夏布洛尔《漂亮的塞尔琪》 1959年幸福年,特吕弗《胡作非为》 1960年高峰 1961年没落年。除戈达尔《如此生活》 “新浪潮”巴赞推崇为精神之父。一、电影是现实的渐进线。 二、场面调度的理论。 创作特征: 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有共同的东西,但是新浪潮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而新现实主义则是有重大的社会性。 主题:非政治的电影;否定传统的道德观念 摄影方法:侧重电影的照相性,侧重画面的新鲜感,拒绝功能主义或学究式的画面。 音响:大量的自然音响,真实感 剪辑:长度、节奏。快速剪辑,镜头之间之间衔接。时空跳接。长镜头的使用增加真实感。 从新浪潮后,特吕弗和夏布洛克的长镜头,戈达尔的跳接与快速剪辑。 表演:非职业演员,不知名的演员。 总之对传统的电影语法毫不在意。 左岸派—-作家电影 代表作品: 阿伦.雷乃《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 亨利.高尔比《长别离》1961 阿兰.罗伯-格里叶《横跨欧洲的特别快车》玛格丽特.杜尔《音乐》1966《黄太阳》1970 侧重内心的描写。他们是文学和戏剧的革新派。 受到影响: 1、 接受了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和潜意识学说的影响,表现人的真实。 2、 接受了萨特的“存在主义”的影响,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 伯格森“真觉主义”影响,强调非理性感受进入意识深处,强调知觉认识社会。 4、 受到布莱希特的影响,对现实进行曲折的表现,以沟通内心的幻想。 主要的特征: 主题:偏爱回忆,遗忘,记忆,试图把人的这种精神过程搬上银幕;描写人的责任性和自罪心,记忆总与历史事件相关。《广岛之恋》中。 导演:从记录式的现实主义然后再转向纯精神的现实主义中去。 剪辑:最重要的美学革命。《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百分之七十效果来自剪辑。其一,取消传统电影的间歇法,如化入化除,取消过渡镜头,用跳接对时空,事件的人为压缩;其二,镜头位置的颠倒;其三、镜头的并列运用,先后不衔接甚至对立;其四、循环剪辑,有意识的重复。 音响:左岸派导演比新浪潮修养更高,所以对音乐和音响的细节考虑比较多。 表演:舞台演员充当,有意识拉开人与人的距离,采用间离效果。 摄影:没有统一的风格,但不用谷达尔的肩扛式。讲究画面构图和布光,特别是雷乃得推镜头别具特色。 两者的区别: 1、 成分看:新浪潮制作者大都是巴赞《电影杂志》的评论员,由自己走上影坛。左岸派则是左翼作家团体的文人。所以修养要比新浪潮高。 2、 时间看:新浪潮始于50年代末期,左岸派要比它的导演早,雷乃1948年就开始。 3、 年龄上:新浪潮小伙子,而左岸派则是中年了,所以经历与阅历要比前者高 4、 主题和手法:新浪潮有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而左岸派则是普遍意义的全人类性质的主题,作者电影多采用第一人称,而作家电影多采用第二,第三人称,甚至混乱人称。而且有强烈的文学,戏剧色彩有艺术的假定性远远超过新浪潮。 5、 拍摄地点:前不反映重大历史,所以多在巴黎,而后者在全世界拍摄。 6、 美学追求:新浪潮向生活靠拢,向真实深入,而左岸派感兴趣的是人的精神活动,人的思想,人的内心。 7、 制作周期:新浪潮以潦草的,半即兴的拍摄,所以周期短,而左岸派则以仔细着摸得方式,周期较长。 8、 影片通过检查:前者内容简单,不涉及政治,因此一般顺利通过(除了戈达尔《小兵士》) 但后者由于背景较为复杂,所以要遇到麻烦。 左岸派采取鲜明的立场直接干预生活,把赤裸裸的社会现状搬上银幕,触发观众的的情感与选择,所以左岸派是五六十年代的先锋派。




16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