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特桥》是柯洛 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在1868年创作,風景画藝術作品,写实主义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尺寸38 x 56 cm,使用材质油彩和画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巴黎罗浮宫Musee保管。

《芒特桥 The Bridge at Nantes》

《芒特桥》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芒特桥》

藝術家名稱:柯洛 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

《芒特桥》是柯洛 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在1868年创作,風景画藝術作品,写实主义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尺寸38 x 56 cm,使用材质油彩和画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巴黎罗浮宫Musee保管。

柯洛对自然界的感情使这幅画充满了生气且动人心魄.而成为现代风景绘画中.技艺最高、最引人入胜的藝術作品之一。或许这只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片段.但从和谐的色调中.同样可以找到和谐的乐章。瓦莱里曾不只一次说过:「这幅画就像是由精湛的演奏技巧.所散发出来的优美旋律。我们可以看到.柯洛从一片透明的广阔天地中.从一棵树木.以及在各种不同时刻的光线之下.绘出令人陶醉的景象.直可与音乐的境相媲美。」柯洛究竟是如何绘出这种和谐的?他的构图几乎像电影取景般的被切开来:画面远景的桥梁.被前景的两跟树干横切开来.此外还有一些被画缘切断的树木和河岸.河水占满了画面.像一面大镜子似的。这样的画面也许是受当时刚刚兴起的照相术所影响。柯洛十分老练地处理了各种构图的线条:树干略为倾斜和扭曲的线条、河岸与桥梁的横向线条、背景中的山丘向上伸展的线条.以及那一根根树干、一簇簇枝叶的笔触.但柯洛又淡淡的描绘这些树干和枝叶。柯洛以精细笔法画出的灰色和绿色色彩的交互作用.再加上那深浅有致的浅蓝色.都使画中瞬间的景色及光线变得如此动人心弦.使这幅画陷入忧郁的沉思当中。

作者柯洛介绍

着名的法国风景画家,他喜欢旅行,1826 – 28年首次到义大利留学。回国後,在枫丹白露、布列塔尼等地旅行,在巴比桑小住,确立了他抒情风景画派的基本风格。柯洛的风景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用的最多的是银灰色和褐色调子,因这类色彩具有宁静感,能使灿烂的 阳光或弥漫的晨雾展现得更富诗意。柯洛十分热爱大自然,他曾说:艺术就是,当你画风景时,要先找到形,然後找到色,使色度之间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叫做色彩,这也就是现实,但这一切要服从於你的感情。同卢梭、米勒等画家一样,柯洛在对大自然的讴歌中,展现了自己温柔多情的性格。他毕生徜徉在大自然中,着意临摹自然界的神奇与妙曼,他将大自然造化的一切进行艺术的再现。他的风景画,尽显自然之美、田园之美,既融合了古典主义的典雅,又荡漾着理想主义的浪漫,还蕴涵着现实主义的真切,他被公认为是 19 世纪最伟大的风景画家之一。1875 年柯洛在巴黎去世,这位终生未婚,独自拥抱绘画艺术的老人,直到生命将尽,手里仍握着画笔。

40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