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长方形林场,长5千米,宽200米,这个林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长乘宽等于面积呀,5000*200=1000000平方米

谢耀庭的个人履历

谢耀庭:男,1931年生于河南省舞阳县。
1950年起在部队从事舞台美术设计与制作。1954年随部队调驻海南。50多年来,坚持扎根海岛,深入部队、渔村、黎寨、林场,创作了一批以海南岛历史和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时代、反映生活的作品。并画了大量风景及风情画,多为描绘大海与岩石景色,作品具有浓郁的海南地方特色。
1961—1963年,版画《垦区黄昏》及油画《雾海雄鹰》入选“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1963.03—1964.07年期间,在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进修,师从王恤珠、徐坚白、郭绍钢、袁浩等油画家。结业时,以海南西岛女民兵——“八姐妹炮班”事迹为题材创作的油画《今日娘子军》入选1964年的“全军第三届美术作品展”,并发表于同年8月1日的《人民日报》,随后在《人民中国》(印度尼西亚文)等共11种刊物发表。
1972年,历史题材油画《三要三不要》(第一作者)入选全军美术作品展。
1973年,中国画《养路工》入选“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并于1974年被送往东欧使馆陈列(复制五幅)。
1974年,套色版画《西沙凯歌》组画八幅(第一作者)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1977年,油画《战斗在万泉河畔》入选“庆祝建军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1982—1986年,油画《侨乡圩日》、《天涯新客》、《山兰》、《柱石》、《海瑞魂》、《抒怀》及7幅风景画参加“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及油画作品展。
1991年,油画《东山耸翠》参加“中国经济特区首届美术作品展”;中国画花鸟在日本神户展出。
1992年,中国画两幅送新加坡展出。
1993年,《谢耀庭油画作品举乱型集》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1994年,油画《啃山人》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997年,油画《海风》、《香水湾畔》及《西沙珊瑚岛》在香港大会堂展出。
1999年,《谢耀庭艺术&生活》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1999年,油画《都市人家》参加“全国第八届群星奖展”获优秀奖。
2001年,海南省文联、海南省美协及海南书画院联合在海口举办“谢耀庭油画作品展”,展出作品90余幅。
2003年,油画《石韵》参加“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
2005年,油画《夕眺》及《碧海银岩》参加“台湾·海南·崇明两岸三岛艺术家作品展”;《中国书画艺术报》出版了“谢耀庭专刊”。
1988—2007年,油画《南渡江水》、《新路》、《三亚女》、《周总理和橡胶工人》等,中国画《生态村》、《原始森林》等多幅作品入选历届海南省美协、海南省书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油画20余幅及中国画数幅被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及台湾、内地的有关人士收藏。
1979年从部队转业,曾任海南地区文联秘书长、中国美协海南支会主席、广东省美协理事、海南省美协筹备组组长及海南省画院副院长。1980年成为中国美协会员。
现任海南省美协名誉主席、海南省书画院名誉院长、海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及海南省艺正猜术家促进会名誉主席。
画斯大林头像考入文工团
谢耀庭出身于河南舞钢一贫苦农家,父母为祈平安,给他取个乳名黑子。他的童年少年时期都是在战乱年代度过的,说起绘画启蒙,则缘自乡间土地庙充满民俗色彩的雕像及壁画并饶有兴味地依样涂鸦。父母节衣缩食供独生儿子读书上学,而真正开始走上艺术之路,是在中国大地曙光乍现之时。
1950年,谢耀庭到河南军区政治部报名参军。现场他临摹了墙上贴着的斯大林头像,当即便顺利通过考试,穿上了渴慕已久的军装。他被分配到舞美队,开始和色彩打交道,有时画个庭院,有时画段围墙,更多的时候则要登台演出。转年,团里排大型话剧《保尔柯察金》,谢耀庭成了舞美主创人员,虽只到北京观摹一场演出,却把俄罗斯背景画得风情十足。等到剧目正式上演,北京人艺几位同志来看演出十分惊讶,对舞台布景大加赞叹。谢耀庭是1954年冬调到海南军区文工团的。海南岛耀眼的阳陪铅光和阳光下的缤纷景物,都让他产生创作冲动。他的油画习作《收工》 ,是在一个偶然的时候被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员高虹发现的。1956年高虹来海南写生,他在部队礼堂见到那幅快完成的画,连连夸赞画得好,他没想到在这样一个远离文化中心的地方会有这样有潜质的年轻人。得到专业人士的首肯和鼓励,谢耀庭在绘画上就更加努力了。
获奖作品多取材于海南现实生活
上世纪60年代初,谢耀庭被部队送到广州美院进修,在王恤珠、郭绍纲、袁浩等名师的教授下,谢耀庭的美学知识及绘画技巧都有长足进步。油画《今日娘子军》就是他在那个时期创作出来的,取材于西瑁洲岛女子炮班训练场景。这幅作品一炮打响,先是参加了1964年春文化部与总政联合举办的全国美展,在这年的八一建军节,《人民日报》又刊登了这幅画,并配上著名诗人韩笑的长诗。其后,《中国青年报》、《萌芽》、《广东画报》等都在显要位置刊登了这幅作品。那段日子,是谢耀庭创作欲望最强时期,也是频频取得骄人成绩时期:在高高低低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诸多炮车组成S形状,一位女养路工正在修补路面———1974年,他的油画《养路工》入选全国美展;西沙之战刚刚结束,谢耀庭和搞美术战友赴西沙收集素材,创作出一套8张版画《西沙凯歌》,这套版画参加了1975年全国美展;1976年,以海南红色娘子军战斗生活为题材的《战斗在万泉河畔》参加全国美展……虽然受当时政治气候影响,有的作品难免有政治图解影子,但画家扎实的功底,浓厚的生活气息,使其在艺术上的魅力历久弥新。谢耀庭的老师、著名画家王恤珠曾这样评价他的人品作品:“画如其人,耀庭的油画有一股刚气、正气,朴实无华。他是勤于实践善于学习的画家,他的画面上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不是偶然的,因为其中渗透着他的汗水和对海南岛的深情。”
海南美协的拓荒人
谢耀庭1979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他选择留在海南。1980年1月,谢耀庭被安置到海南文联任秘书长。可那时的海南文联没编制,没经费,没办公室,谢耀庭骑着自行车天天要为筹建文联事宜奔波。后来总算有了办公地点,谢耀庭决计首先把美术家协会建立起来。他广泛联络海南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人,动员大家参加美协筹备的一些工作。因当时海南的全国美协会员只有谢耀庭一人,在1982年海南美协成立时,他顺理成章地担当美协主席之职。为了尽快提高海南美术整体实力,谢耀庭经常挨门挨户往会员家里跑,指点绘画创作,传达业内信息,既当辅导员,又当通讯员。他组织大家到下面去采风写生。在没安门窗的办公室里,他组织开办美术培训班,以提高海南美术工作者素养和创作水平。1983年4月,海南美协成立后的第一个美展“天涯春早”在海口市工人文化宫举办,这也是海南美术界的第一次群体亮相。国内美术界著名人士卢鸿基、沈鹏、姜琪等前来出席,给大家以很大鼓励。当时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的沈、姜还为这次画展出了本画册,这进一步激发了海南美术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彩墨耀人满庭芳菲
在海南美术界,谢耀庭是一位德高望众的长者,七十有五的谢耀庭,如今居住在文昌龙楼一处临海的房子里,日日与大海对语,天天与彩墨为伴。画友黄文琦这样描述谢老晚境:“先生虽已高龄,然其画作之意境品相,绝无老套。或水墨,或油画,更是幅幅周致,神完气足。对表象对象之神态姿质,或蕴含之品格意象,先生手法多样,技法灵活而到位。画中物象,寄托先生情思,隐喻世态事理,闪烁生命光辉。”
省美协主席、画家邓子芳与谢老相识多年,他曾这样评价谢耀庭其人其画:“他刀笔下的大海、礁岩、群山显得如此雄奇、突兀。强烈地透射着一种人格的力量;他画的椰林、榕树、渔港和山寨柔情千般,清丽动人,他在画中淡进去的是平实、凝炼的美,注入的是浓酣的情。他深深地爱着这片热土,爱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而又把自己的艺术之根牢牢地扎在这片沃土中,这就是谢耀庭,这就是他的海南情结。”
青山不老人未老,画家谢耀庭不断地引领着自己也引领着喜爱他画作的人进入那多姿多彩的画境之中。

林场女职工图画作品赏析

36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