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园》是彼得·保罗·鲁本斯在1633年(55歲)时创作的巴洛克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时期的风俗画,神话绘画题材的藝術作品,《爱之园》的尺寸283 x 198 cm,使用帆布,油画,目前该藝術作品由普拉多博物馆保管。

《爱之园》

《爱之园》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爱之园》

藝術家名稱:彼得·保罗·鲁本斯

馆藏地:普拉多博物馆(普拉多博物馆共有430件藏品)

爱之园是彼得·保罗·鲁本斯在1633年(55歲)时创作的巴洛克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时期的风俗画,神话绘画题材的藝術作品,爱之园的尺寸283 x 198 cm,使用帆布,油画,目前该藝術作品由普拉多博物馆保管。

《爱之园》描绘了一个人间的天堂、爱的乐园。在画面中,一对对恋人坐在庭院里,他们在亲吻、拥抱、交流、舞蹈,小爱神欢腾飞跃穿梭于恋人中间,传递着爱的信息。天使在半空中奏乐,天后赫拉坐在石阶上,向人间喷洒她的乳汁,施以他们爱的力量。这是一幅充满柔情、温馨、欢乐的画境。在这幅画中,背景氛围是明快、温馨的,人物被金黄色的光线所笼罩,整体上呈现出十分柔和的画面感。此外,鲁本斯也通过丝绒般的色调,使画面中间的人物看上去更加透亮、光彩,从而烘托出一种欢愉、轻松的气氛。鲁本斯以浪漫主义的激情将人与神、神话与现实和谐地统一于画中。在藝術作品里,无论是盘旋于半空的天使,还是活跃在庭院里的人群,他们都时刻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而作家的这番描述仿佛是电影镜头中的一处定格,动作和时间骤然凝结,呈现出一种静态之美。观者也可以在这种稳定与骚动的交织中获得一份平衡。

《爱之园》藝術家簡介

彼得·保罗·鲁本斯(荷兰语:Sir Peter Paul Rubens,/ˈruːbənz/;,荷兰语读音:[ˈrybə(n)s](英文:Help:IPA for Dutch),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弗兰德画家,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鲁本斯的画有浓厚的巴洛克风格,强调运动、颜色和感官。

鲁本斯出生于德国锡根,在他的父亲去世后,12歲的鲁本斯跟随母亲回到了西班牙统治下的家乡安特卫普,并在那里接受了天主教洗礼,而宗教也成为鲁本斯画家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主题。由此,鲁本斯也以其反宗教改革的祭坛画、肖像画、风景画以及有关神话及寓言的历史画闻名。

鲁本斯在安特卫普经营一家大型画室,在此他绘制出了许多著名的画作,同时他也成为当时欧洲知名的艺术收藏家。此外,鲁本斯本人接受过良好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教育,自身能力出色,曾被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四世及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册封为骑士,其后也顺利成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节。

35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