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比较

站在时代的边缘,前进或是后退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史论发展比较

西方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流派和浪漫主义流派自它们诞生以来就是被史论家们品头论足的好对象,这不仅仅因为这两种重要的文学主义之间有着那么显著的差异,也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联系。而且其中又衍生出无数光辉灿烂的大师巨匠之作,更是为它们的理论发展增添了精彩扎实的实践证明。要了解西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渊源流传,最为最为清晰感性的方式就是熟悉代表作品,而直接理性的方式就是摸清他们的史论发展。

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区别

首先在时间上,古典主义出现的时代远远早于浪漫主义,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有了“古典主义”的启示,为了和后来17世纪的古典主义浪潮区分开,这个时期的文学叫做“罗马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开山鼻祖在普遍意义上认为是贺拉斯(公元前65-公元8),他是罗马杰出诗人、批评家,生于意大利东南部韦努西亚,是古典主义的奠基者。他的著名文论《诗艺》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古典主义原则。其中所谓古典主义,指罗马文艺要向古希腊文艺学习,以古希腊文艺为典范的文艺主张。

关于这本书的理论基础,或多或少和大学问家亚里士多德有关联。据说亚里士多德去世后,为了避免他的学术成果被当局者破坏,他的弟子们将其著作隐匿起来,直到后世才重新被挖掘出来,只有少部分学者得以专门研究,他们被称为“亚里士多德派”。虽说贺拉斯并未直接阅读亚氏的论文,但是《诗艺》公元后三世纪的训诂学家鲍菲里奥为其作序时说道:“贺拉斯继承了尼奥普托勒马斯的观点——至少继承了其主要的观念。”尼奥普托勒马斯是整理研究亚里士多德《诗学》原稿的亚里士多德派学者之一。所以说,《诗艺》实际上是接受了亚氏的文艺观念影响。

这点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摹仿”这一形态的相似之处和进步之处。亚里士多德强调文艺摹仿人生,贺拉斯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文艺摹仿古典的原则。例如:主张采用古希腊文艺的传统戏剧;学习艺术家表现手法;学习古希腊艺术家根据不同体裁用不同诗格;总之,应全面学习古希腊文艺。然而,这并不要求罗马作家在古希腊作家后亦步亦趋,因为它的目的不是重复古希腊的文艺,而是要创造表现罗马奴隶主上流社会人物的军功伟业和高贵性,创造无愧于罗马大帝国的光辉艺术;所以,主张学习的同时,摹仿时不能作茧自缚,题材上描写罗马祖先,语言上敢于创新。

古罗马的文学创作虽然始终并未超越古希腊,但是贺拉斯的《诗艺》却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史论著作之一,即使在经历了中世纪摸索时期的文学,和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之后,它也依然保存着顽强的生命力,直到新古典主义的萌芽。

17世纪的英法,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处于斗争又妥协、势均力敌的状况,封建统治者手握政权,为了维护和强化封建王权,在意识形态领域强调秩序合理性,与此同时在文艺理论上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亚里士多德、贺拉斯理论体系,法国的布瓦诺等人提倡的法国文艺向古希腊罗马文艺看齐的主张,世称“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哲学基础是“唯理主义”,它的核心是:“崇拜伍猛盯理性而轻视感性和情感。”即强调以理性为文艺立法,以整顿文艺复兴以来的“混乱”的文艺状况

出现在路易十四时的法国,和“王朝复辟”时期腔和的英国;而德国当时并未形成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资产阶级的力量也未发展起来,因而也未形成典型的古典主义时期。所以后来产生的“德国古典美学”和17世纪的法英古典主义含义不同。

由于各国政治进展不同,所以各国的古典主义风潮也略有不同,其中代表浪尖的国家还是有着优秀艺术传统的法国。

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布瓦诺,1636年生于法国巴黎,他早年研读神学,后来学习律师,在父亲去世后成为了诗人,而他的思想也从激进的反封建主义转变为拥戴以路易十四为首的封建王朝。他的著作《诗的艺术》(1669年-1674年)是一千多行的诗体论文,是一部向封建贵族妥协、按照王权的政治要求和艺术趣味,总结文学创作经验,企图规范法国文学艺术的理论著作。总共包含四章。第一章总论中,一般论述文学创作基本原则,阐明理知扰论的重要性;第二章分析牧歌、挽歌、颂歌、十四行诗、歌谣等非主要诗体;第三章论悲剧、喜剧、史诗等主要诗体,这部分为全书的核心部分,因为它提出“三一律”应被定为法规;最后就是论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忠告,总结全文。

在这本书里提出了几个原则:

A 理性的原则(唯理主义)

布瓦诺认为理性是文学的基础,也是文学的目的。遵从理性是艺术达到完美的根本途径,但作为一个有实际创作经验的诗人,他也不反对艺术表达情感,但不可跟着模糊的感受和情感走,只能跟着理性走。在创作中要求感性情感服从理性,在作品的内容形式上要求具有高贵性和规范化。

他所推崇的亚里士多德也说:“艺术创作是‘心之理性的生产’。”布瓦诺要求内容高贵,即表现高贵人物、歌颂王权;反对内容的鄙俗,即反对艺术上表现“市井”、“村俗”,认为戏剧大师莫里哀的缺点就是“过分做人民之友”。

他还认为形式要符合内容的理性要求——就是“三一律”的要求——一地一天完成一个故事。

关于这划时代的一点,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曾提出戏剧情节应统一,也只是认为应以“太阳一周”为限;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卡斯特尔维屈罗则认为表演时间应该与事件时间一致,才能使观众相信。但是现在,“三一律”在《诗的艺术》里首次把戏剧创作的一种意见变为戏剧的法律。

《诗的艺术》的优缺点在这里暴露出来,他能够总结经验,某些内容也合乎艺术规律,但又带有明显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色彩和艺术教条主义,对长久的文学发展造成了一个禁锢灵魂的危害作用。

B 自然的原则

“艺术摹仿自然”——亚里士多德、贺拉斯

人性的根基是理性,因而合乎理性的人性是人性的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理性的。从总体上看,该书要求诗人模仿“自然”,要服从理性的指导,自然的原则从属于理性原则,自然的原则是理性的原则的补充。但是,布瓦诺的“自然”指的是“城市、宫廷”,并未包括下层人民的生活,这样的“自然”当然是狭隘偏见的。

C 古典的原则

主张以古希腊罗马的古典作为典范。他看到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规律,但不懂得艺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他想树立人们心中古典的绝对权威,但是却不及贺拉斯的“以希腊为典范”意见,其目的是为规范本国文艺,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创造出适合这个时代的光辉艺术。布瓦诺的出发点最终还是因其专制色彩过浓而失去了方向。

D 道德的原则

提倡理性、真、善、美四位一体,艺术最高理想即四者和谐统一,要做到这点,作家就要有道德修养:不贪图金钱、爱惜名誉,作品“使人耳怡目悦而决不腐蚀人心”。

法国由于布瓦诺和他的《诗的艺术》而步入一个新的时代,自文艺复兴之后百家共鸣的“混乱”局面,走进理性领导的文艺时期,虽然三一律也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同时压制了一些思想先进的作家,但还是不乏莫里哀这样站在人民这边,为人民呐喊的剧作者。他的代表作《达尔杜弗》、《吝啬鬼》等,因为深刻揭露了上层封建统治者黑暗腐朽的寄生本质和宗教虚伪残忍的真面目,而深受人民喜爱并流传至今。

这个时期的英国,在1649年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联合推翻王权、处死查理一世,克伦威尔铁血独裁开始;到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最后1668年光荣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再次推翻复辟王朝,一波三折的反封建斗争使得英国人的文学。有了和法国那种明显的压抑专制气氛完全不同的一种氛围,出现了“百花齐放”宽容大度的现象。

代表的批评文学家和他的著作有屈雷顿的《论剧体诗》、蒲柏的《论批评》、约翰生的“类型”理论。

屈雷顿(1631-1700)又译德莱登或德莱顿,英国诗人、剧作家、批评家,英国新古典主义创始人,“英国文学批评之父”。他的《论剧体诗》1665年写,1668年发表,采用苏格拉底式对话方式,试图把法国古典主义艺术趣味引入,但又不否定英国传统中有价值的东西,为莎士比亚和“三一律”的矛盾作出客观的说明,这引起当时英国社会的强烈反响,虽然有人称他是个“见风使舵的家伙”,但他的启蒙成就依然不容忽视。蒲柏(1688-1744)伦敦人,他“把布瓦诺的古典主义英国化,又把英国传统理论古典主义化”,《论批评》是集英国新古典主义之大成的作品。约翰生(1709-1784)英国古典主义后期代表,他注意到人物的个性,包含了现实主义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三一律”的固化模式。

古典主义在欧洲大陆上风行了很长一阵子,直到18世纪-19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欧洲重新出现有广泛影响,并影响至今的文学思潮——“浪漫主义”。

作为和新古典主义相对立的一种文学思潮,浪漫主义具有其明显特点,但在欧洲各国及不同作家身上,具体表现形态和理论主张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是德国。正如前文提到,德国由于国情问题,自古典时代以来就和其他国家的步伐不一致,但是在浪漫主义时期,德国还是出现了天才的作家——歌德和席勒,他们联手将德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德国浪漫主义美学理论上来自康德美学:1 美是超功利的,和实际利害无关的,审美的情感是种“自由的愉快”,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为浪漫主义摆脱“艺术的目的是教育”;2 “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天才的艺术想象力是艺术家独具的才能;天才是自由的发挥自己独具的才能进行自由创造、通过天才的努力,使自己与规律达到统一。是对古典主义教条的否定;3 强调崇高是人的崇高,为浪漫主义对人的歌颂提供了依据,把康德二元论哲学发展成唯心论哲学的费希特(强调“自我”的独立性,把“自我”看成世界的创造者)、谢林(主张自然哲学的目标,也就是从自然追溯到精神,把自然还原成精神)更是直接影响了德国浪漫主义。

他们的主张为浪漫主义者解放了主观世界,导致浪漫派推崇无所约束的个性;并成为浪漫派崇尚自然,表现人与自然之间亲密关系的理论基础。史勒格尔兄弟为代表的耶拿派,认为“浪漫主义的诗是无限的、自由的,不受任何规律约束”;“艺术乃是上帝在世间的可睹现象”,所以是人对人世间现实的描绘要慎之又慎。奥古斯特说:“美的艺术无目的”,而文艺批评是主动、自由的纯心灵的活动。

另外海涅的《论浪漫派》则认为中世纪的基督教浪漫主义无继承必要,矛头直指向耶拿派,主张沿着席勒歌德之文学道路走;相信无视德国现实而一味缅怀中世纪的耶拿派无出路;他在对歌德、席勒的评论中努力探讨德国文学前途,认为席勒的优点是“为伟大革命写作”,而歌德是“在艺术上完美,重视个人感情”,总结真正优秀的德国文学应该结合二者的优点。

德国民族文学在多年的探索后,终于由歌德的成名作《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举世闻名,而记录知识分子灵魂成长之路和艺术沉浮历程的《浮士德》,史诗性的《威廉·退尔》等书的出色实践。从此德国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都登上了艺术殿堂的顶尖一席。

跟更多是在象牙塔里寻求人生出路的德国浪漫主义不同,英国浪漫主义则是产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就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渊源关系而言,英国“湖畔派”受德国“耶拿派”影响,但与其把文学引向心灵和上帝不同,“湖畔派”是把宗法制度下的自然生活同产业革命后的工业城市相对照,表示出对资本主义的反感。另外,英国浪漫主义诗论也不同程度带有基督教神秘主义烙印;这是由于他们在历史发展中同样接受德国耶拿派浪漫主义影响,且基督教在英国、乃至欧洲势力强大。

法国1789年大革命后,封建贵族地位不再,社会动荡,生活巨变,向往彼岸世界的宗教情绪产生;资产阶级个性发展(制度建立),但早先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社会现实破坏。致使很多有识之士产生对现实的失望、苦闷、甚至愤慨、不满心情;令得他们对现实和幻想都有“情”可抒,浪漫主义由此在法国诞生。

总体来说,各国的浪漫主义都是建立在一种对古典主义的批驳的基础上。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针锋相对的地方有很多:古典主义崇敬理性,而浪漫主义追求人的情感和自然本性;古典主义要求文学与“自然”保持一致,浪漫主义则强调作者主观心灵和想象的真实;古典主义要求诗具有道德教育作用,而浪漫主义则是注重诗的审美功能。

不论是古罗马古典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不论是新古典主义还是浪漫主义,他们普遍的产生趋势都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他们理想中的社会有着强烈反差: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人剥削人的黑暗现实,使得情感丰富的人们只能以文字来表达深刻的哀怨与向往——随着社会发展,希望和失望的反差时大时小,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髓在各个时代都或多或少地造就了一些影响。最终,人们的呼声穿透了纸张,一代代地深入下去,在今天得到更多全新的诠释

6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