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音乐浪漫主义时期

19世纪的德意志音乐,深受这一时期的德意志哲学和浪漫主义文学、诗歌的影响,并与19世纪德意志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有密切的联系。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德意志进步的市民音乐巧返拿家们带来了莫大鼓舞和希望,但是,很快地随着拿破仑军队的侵略以及封建复辟而消失了。尽管孤寂、悲伤、消沉、甚至绝望的阴影,以及形形色色的矛盾和冲突,不时会出现在这些音乐之中,可是美好的理想始终是照亮19世纪德意志浪漫主义音乐的明星。在整个19世纪德意志浪世数漫主义音乐??和巴罗克音乐、古典音乐在内容、形式和风格上都大相径庭。个人主观体验的表现和内心世界的刻划,个性的解放和幻想的自由、以及情感因素的主宰地位,导致了浪漫主义音乐表现力大大加强,从而使音乐的形式(包括曲式)具有开放性和即兴幻想性,使和声、配器具有浓郁的色彩性和无孝搭比的丰富性;浪漫主义音乐强调大自然的气息和诗意的境界等,也更加强了它的直接感染力。
1821年,C.M.von韦伯的歌剧《魔弹射手》于柏林首演,为德意志民族的浪漫主义歌剧树立了历史的里程碑。此后,H.马施纳和A.洛尔青继续遵循浪漫主义歌剧的方向,前者更使神秘的气息增强,而后者则加强了民族、民间的色调。F.门德尔松主要在器乐方面使浪漫主义的内容和古典的形式结合。R.舒曼在钢琴创作和艺术歌曲方面有所创新,他的钢琴“特性”在情调和心理的刻划上入木三分;他的艺术歌曲在诗意的表现上深刻感人,特别是他的钢琴伴奏部分,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情调渲染、情景描绘的重要作用。继1778年古典文学家J.G.海尔德发表他所收集的民歌集以后,德国歌曲创作在民族民间的风格特性方面亦有所发展在J.W.von歌德的影响下,出现了J.F.赖夏特(17521814)、C.F.策尔特(1758~1832)等风格单纯的歌曲流派。1826年后,F.西尔歇(1789~1860)收集及编作的民歌集也有重大影响。北德(柏林)的策尔特和南德(瑞士)的H.G.内格利(1773~1836)所倡导的男声合唱,很快蔓延至全德,成为德意志特有的合唱形式之一。

歌剧浪漫主义时期德国

26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