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第八号》是康丁斯基 Wassily Kandinsky在1923年创作,抽象画藝術作品,表现主义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尺寸140 x 201 cm,使用材质油彩和画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纽约古金汉博物馆Solomon保管。

《构成第八号 Composition VIII》

《构成第八号》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构成第八号》

藝術家名稱:康丁斯基 Wassily Kandinsky

《构成第八号》是康丁斯基 Wassily Kandinsky在1923年创作,抽象画藝術作品,表现主义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尺寸140 x 201 cm,使用材质油彩和画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纽约古金汉博物馆Solomon保管。

康丁斯基为俄国抽象艺术家.三十歲时受莫内画作的启发.放弃在大学所研习的律师课程.毅然决定改行当画家。其画作启发了抽象表现艺术风潮.为现代艺术开拓了不同视野.带来全新的感受。康丁斯基一生画风复杂多变.从早期很写实的临摹.到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一直到後来的几何学构成.到最後更发展出抒情抽象的神秘形式。这都在在显示了他透过不断的实验.为了是去寻求一个艺术家内在逻辑的完美。1923 年创作的『构成第八号』是以直角、锐角、钝角、直线、曲线等元素所构成.尤以「角」是此作的主角。在康丁斯基所着的「点线面」一书中提到「直角」表现一种冷静、抑制的情感.「锐角」表现出一种尖锐的、运动感的特性.「钝角」表现出一种软弱的无力感。在此.康丁斯基让各种角在画面里相互影响、彼此冲击.是为了寻求一种灵活开放的构成表现。而包浩斯时期的圈圈在此画作中也开始出现。1922 年.康丁斯基加入包浩斯学校.成为教师之後.发现这里对他追求艺术创作相当支持。在包浩斯的环境里.德国表现主义的手法.到了 1920 年代中期.发展成为当时艺术主流的构成主义。康丁斯基於是运用颜色与造形表现心理与精神效果。在《构成第八号》这件藝術作品里.几何造型所形成的震荡场面.不断在动感与沈着.进取与平静之间制造反覆的效果。左上角的圆圈是这幅画的主角.它代表宇宙间一个个协调的圆圈。康丁斯基为这圆圈解释说:「它是许多对立的融合.它集合向心与离心於一形.并使之平衡。」

作者康丁斯基介绍

他是抽象画派和表现主义的创始者之一,不论是画或是着作,对二十世纪的艺术都有重大的影响。他旅居德国的那几年,也深深的影响到德国的表现主义画风。原本他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法律和政治经济学,但在 1895 年看过法国印象派的藝術作品後,他决定要当个画家,他搬到德国慕尼克,并和 Anton Azb 及 Franz von Stuck 学习印象派和 art nouveau 的画风。刚开始康丁斯基的藝術作品充满了幻想力,在 1900 – 10 年这段期间,他四处旅游,所到之处包括了巴黎,在这里他接触了新印象派的 Paul Gauguin 以及野兽派,此时,康丁斯基开始对纯粹颜色的力量有了自己的概念,1910 年,康丁斯基画了他第一张抽象风格的水彩画,并开始他重要的理论研究,随即在 1912 年於德国发表了「精神和艺术的关连 」 ( Concerning the Spiritual in Art ) 这本书,这本书剖析了心理作用和色彩的关系,并比照了绘画和音乐。康丁斯基和德国画家马尔克 ( Franz Marc ) 一起成为表现主义团体「 Blaue Reiter ( Blue Rider )」的领导者,他们两人编辑了蓝骑士年历( Blue Rider almanac ),收集了他们各个时期的藝術作品,和马克也常在慕尼克及其它地方举办国际性的画展 。也因为有他们的推动,德国的表现主义得以尽情的发展。但是後来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康丁斯基只好离开德国,返回俄国後,康丁斯基继续推动艺术活动。1921 年,康丁斯基回到了德国,在 1933 年纳粹的势力兴起之前,他都在 Bauhaus school 任教。最後,他搬到了巴黎郊区,直到 1944 年 12 月 13 日临死之前,他都住在那里。康丁斯基一生画风复杂多变,从早期很写实的临摹,到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一直到後来的几何学构成,到最後更发展出抒情抽象的神秘形式。这都在在显示了他透过不断的实验,为了是去寻求一个艺术家内在逻辑的完美。

24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