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大师毕沙罗

早上听蒋勋说西方艺术,开篇第一位说的就是这位印象派大师毕沙罗。

都说不疯不成魔,特立独行变成了艺术家的标配。没有自杀外遇割耳朵都担不上伟大艺术家的名号。

毕沙罗却是一堆伟大艺术家最特立独行的了。这里说的特立独行并不是那艺术从业者的普遍特性中的方面,而是他毕生忠于家庭,善与美熠熠生辉。

对于家庭,他来自一个比较富裕的法国犹太商人家庭,11岁前往英国求学,17岁开始从商,但他对艺术的向往与热爱,促使他弃商从艺,父母最终不得不妥协送他去学绘画,他却无法受固于学院派对自己的束缚,他喜欢自然,便开始了他的沙龙命运。

艺术大师毕沙罗

他早期的生活环境使他对劳苦大众有同情心,没有强烈的阶级观念,他爱上了母亲的女佣慎隐,在家人强烈反对的情况下,依然带着妻子远赴他乡开始生活。这份没有得到祝福的爱情最终坚守了一辈子。

毕沙罗的成长环境影响了他哪隐的人生观价值观。他求学生活的过程中辗转不同国家,使他认为不应该有阶级种族歧视,黑人并不比白人地位低下,而且他的心中没有国界观念,他认为人们互相关心不应受阶级种族国界的限制,而且不应该存在这样的界限。

他是一个大爱的人。表现在家庭中的温情是他大量的绘画作品以家人为对象,他会画不同时间的妻子和儿子。可以看到他绘画作品中的温情与人性。后来他的家族中产生了很多大画家,包括宽缓厅他的儿子路西安及孙女奥罗维达。

他喜欢画窗外风景,并不刻意追求高山大川秀美壮丽的景色。

是他独特魅力造就了他印象派中流砥柱的地位也成就了毕沙罗家族的一脉相传。

画家毕沙

卡米耶·毕沙罗,在印象派诸位大师中,毕沙罗是惟一一个参加了印象派所有来自8次展览的画家,可谓最坚定的印象派艺术大师。毕沙罗是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是印象派的先驱,有印象派“米勒”之称。
毕沙罗1830年7月10日出生于西印度席亚建水沉报犯铁群岛中的圣托马斯岛,祖籍法国波尔多(B360问答ordeaux)。父亲在岛上开了个百货店,生意挺红火,算得上当地的一个富商。式行伤县他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事业记料合称。毕沙罗呢,却在巴黎上学时迷上了绘画。回到岛上后,他在父亲的店里干活,一有空就跑到外面写生。他想专门画画,父亲不许,5年后,他毅然离家出走,流浪到委内瑞拉。在那里,他创作了自己的第一批油画。最后,父母不得不妥协,送他去法国学习绘画,在学院派大师凯苗的画室里练习人体。日子一长,他受不了学院的那种关营里丰队功氢单调沉闷。他喜欢大自然,爱到学院派大师们不屑一顾的粗野的乡村里去作画。这种爱好决定了他在沙龙的命运。
1859年,他的作品入选沙龙。而其后,则连续两次落搞她一和围建续菜开钢选。就在那时,他因为和母亲的女仆相爱同居,心销家里面因此不再给他资助。他的生活陷入了窘境。画又卖不出去。为了糊口,他甚至不得衣独起落费不去做油漆工———好在画刷跟油漆刷差别不大。妻子也下到田间,拼苦拼累算加分地挣点子小钱。贫穷没情室举有能击倒这位坚韧的画家。
毕沙罗自幼便对艺术表现出浓厚兴趣,但直至二十五岁才有机会到巴黎接触艺术界。他在巴黎结识了画家柯罗,后来又在私人画室认识了莫奈、脱设明施装群多画具塞尚、巴齐耶、雷诺阿和西斯莱。他早期所绘画的巴黎风景,在1864 至 1870 年间均入选官方画展。1870年,毕沙罗被普法战处鲜烟孩伤口夜城振争赶至伦敦,在那里认识了画商保罗·丢朗·吕厄,他后来成为毕沙罗艺术最重要的赞助商。而英国风景画大师康斯太触练眼甚管调在勃尔、透纳等的作品则是杆他此行的另一个意治犯取修外收获。他的色彩因此变得欢质职含当切宣组失验德延畅明亮。
由于总是被沙龙拒之门外,1874年,莫奈提出搞个独立展览,跟沙龙对抗,毕沙罗等画家大力支持。于是,一个以“无名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为名组织的联展开幕了。可是,他们得到的只是一片哄笑和讥讽。当时一位极有影响的评论家说:“那些自封为艺术家的人,拿起画布、颜料和笔,胡乱涂抹一番,就算完成了自己的大作。这群家伙爱慕虚荣近乎疯狂。应该让毕沙罗懂得,树不是紫色的,天空也不是新鲜的牛油色。在乡村里,我们找不到他画的那些。”
连续几次展览的失败,连当初雄心勃勃的发起者莫奈也萌生去意。当1879年准备第四次展览时,他终于屈服,把自己的作品送向沙龙,退出了印象派团体。德加骂他是“叛徒”。这进一步加剧了团体内部的不和与分裂。

毕沙罗静静地坚守着,他没有野心,当团体内部卷入争吵之中,他的坚定、安详、平和、谦逊、智慧与热诚,不仅为他赢得了尊敬,也使他成为这个团体的稳定因素和实际上的领袖。他先后吸引了塞尚、高更、修拉、西涅克等参加联展。
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毕沙罗还不断探索新的技法。1885 至1890 年间,他跟随了画家秀拉(Georges-Pierre Seurat)以点描法(Pointillism)绘画,但后来又重拾原来的技巧。1892 年,画商杜朗 — 卢埃尔为他举办了大型回顾展。此后,毕沙罗潜心描绘城市景致,尤其喜欢以俯瞰的角度捕捉巴黎的街景,把焦点集中在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上,而这类作品终为他赢得国际声誉。
毕沙罗的生活虽然充满了艰辛,但他没有怨天尤人,却在其中努力发掘诗意之美和快乐之光,他对自己的儿子说:“一切事物都有美,问题在于怎样把它表现出来。”晚年的毕沙罗仍然创作不辍,由于丢朗-吕厄的成功,他的生活也随之改善。60岁后,由于腿病,他无法再深入大自然中写生,就天天在窗边作画,直到病逝。

20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