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莫兰迪色系

先丢几张莫兰迪的图~

乔治·莫兰迪 (Giorgio Morandi ,1890-1964)生于意大陪备利波洛尼亚,是意大利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却被认为是一个不太标准意义性的意大利人,淡薄物外,迷恋简淡,加上一生不曾结婚,被称为“空老僧侣画家”。

乔治·莫兰迪自画像

他的创作风格也非常鲜明,以瓶瓶罐罐居多, 莫兰迪钟情于瓶子,他认为,越是简单、平凡无奇的物,就越能从多余的诠释中解放。 于是他借着不断反复排列这些形状单纯的瓶子,尝试推翻我们透过定义所认知的世界,而芦亏毁回归视觉观察的、纯粹形体的世界。

莫兰迪说:

“那种由看得见的世界,也就是形体的世界所唤起的感觉和图像,是很难,甚至根本无法用定义和词汇来描述。事实上,它与日常生活中所感受的完全不一样,因为那个视觉所及的世界是由形体、颜色、空间和光线所决定的……我相信,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更抽象,更不真实的了。”

今天重点聊莫兰迪的色彩,因为把高级灰用的太炉火纯青,堪称标杆,被称为莫兰迪色系。

先丢几张提取的色块看看。

大家是不是在以上的色块中找到了近几年的流行色?

莫兰迪的作品在用色方面特别的讲究。 这些并不突兀的颜色大都被灰度调和,有种混沌不明的感觉。有人开玩笑说,莫兰迪作品集简直是色弱鉴定册啊。

他摒弃艳彩,这种色相不明的禅静的优雅,弱化边缘的柔和氛围,温柔高级的质感,朴实追求一种宁静淡泊的理念,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好像暴露了本人为什么喜欢他了)。

莫兰迪色系其实并不小众,相反在消费电子、服装、家居等领域非常的流行。这里我们找到一些家居的案例给大家看一看。

看几张莫兰迪色系的服饰:

去年以来很流行的奶奶灰发色

高知青年专用色

写在最后的话:

莫兰迪色系,高级灰色调,是安全性很高的颜色,擅长中间调和灰色调,在这些低饱和度的色彩中选择,可以轻松搭配组合,营造出很温柔优雅的质感,关键还很耐看。

莫兰迪色系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时装、彩妆、家居等,赋予了时尚的意味,使一切看起来那么精谧高雅。 也有商家将莫兰迪的油画里的颜色提取出来,编号,组成莫兰迪色系的颜料卖。

分享几个运用时的套路:

要避免将莫兰迪色系和裸色的概念混淆 ,两者完全不同。裸色的色彩范围比莫兰迪色系小的多,多限于肉色、米白、淡粉等与嘴唇、脸庞、身体等相似的颜色。而莫兰迪的色系多是属于高级灰,饱和度比较低。

材质质感: 如果用莫兰迪色系做软装内饰的话,对于材料的质感要求比较高,不然会拉低档次感,在服饰方面,优选绒或冰丝之类的有质地或者淡淡色泽的面料。

配色: 莫兰迪色系之间的搭配要注意明度、饱和度、色相之间的深浅,轻重的差别,有层次感,避免像水泥一样糊在一起。

参考链接:

乔治·莫兰迪的人物生平

乔治·莫兰迪(1890-1964,Giorgio Morandi )生于意大利波洛尼亚,是360问答意大利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莫兰迪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1907年入波洛尼亚美术学院学画,1930年至1956年在该院教授版画。
莫兰迪在其兄妹中排行老察希巴并状使大,至小经历了幼小弟弟约瑟夫及妹妹安娜的夭折。少年时期就对艺术充满了激情,并在1907年说服双亲入波洛尼亚美术学院学画。两年后因为父母的不幸过世,长子品正希上兵叫装的他不得不承当起家庭的重担。在学院的最后两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那积独特艺术风格。虽然他双坚日什空座燃终身几乎没有离开波罗尼亚,但他的画风从安德烈·德兰、塞尚和毕加索的作品中摄取了灵感。他1930年至1956年在该院教授版画。在艺术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但是没有形成文本。人生中没有光辉的生活记忆。他一生没有娶妻,可以说没李绝儿雨乐奏即具有爱情,唯一有的就是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他挚爱的艺术。他是一个画僧,也是一个苦行僧。艺术是他的亲人,也是他的妻子、情人。他孤寂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他的家乡波洛尼亚,过着简朴的生活,淡泊名调养干官律利,仅仅在意大利做过一些旅行。唯一的一次出国是去苏黎世参观塞尚的画展。在20世纪艺术的喧嚣中,当其他的艺术家纷纷前往巴黎的时候,他则静静地在波罗纳的工作室里,用智慧和感基女觉创造自己的艺术形象。他以其高度个人化的特点脱颖而出,以娴熟的笔杀模破划些触和精妙的色彩阐释了事物的简约美。莫兰迪选择极其有限而简额架书南板单单的生活用具,以杯子、盘子、瓶子、盒子、罐子以及普通的生活场景作为自己的创作对象。把瓶子置入极其单纯的素描之中,以单纯、一简洁的方式营造最和谐的气氛。平中见奇,以传米黑紧小见大。通过捕捉那些简单事物赵般川素逐任的精髓,捕捉那些熟悉的风景,使自己的作品流溢出一种单纯高红的格攻些孩丰雅、清新美妙、令人感到亲近的真诚。在立体派和印象派之间,他以形和色的巧妙妥协,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画风。

12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