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那个角度不适用于对作品

D

解题方娘案:

对作品内容的鉴赏,可以从作品的题材、主题、意蕴、情致等角度评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的作品赏析

战争中杰出的作品赏析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是温斯顿·丘吉尔以其个人“精彩的自传”乔装而成的“世界史”。作品中,他以英国战时首相—历史主要目击者的特殊身份和崇高权威,成功地追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自30年代初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历史时期,重大的国际事件和历史进程,以及英国政府和人民在战争中的政治、军事活动,并深刻地总结了他们在政治与经济、进攻与防守、战争与外交等方面所采取的战略战术的成败得失,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性质和巨大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充分地反映了丘吉尔个人在推进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断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喜怒哀乐和卓越的历史智慧。因此,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的整个创作来看,既是一部完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也是丘吉尔个人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英勇的奋斗史、果敢的思想史和非凡的精神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由于丘吉尔以其战时首相的特殊身份系统追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较之一般史学家采用二、三手材料写成的有关著作自然有一种无法比拟的权威性质。他不仅目睹了这次战争,而且还亲自指挥并领导英国人民打赢了这场战争。书中的史料丰富翔实,很多是以前不曾披露过的珍贵史料,诸如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来往函电、个人备忘录等。另外,他对“英伦之战”、“阿拉曼战役”和“诺曼底登陆战”的叙述,都是许多史学家所无法企及的。丘吉尔说:“我的打算不过是从英国的首相兼国防大臣的角度对历史提供史料。”单从这方面看,在这部鸿篇巨制中,他完成得很好且十分出色。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叙述并不全面,当漏简他数搜哗谈到英国的政治军事活动时头头是道,慷慨激昂,但在谈到其他盟国的战事时则往往藏头露尾,力不从心。尽管他尽可能持公正的立场看待盟国的事业,还是不由自主地夸大了他领导下的战时英国的历史作用。譬如第三卷《伟大的同盟》的上部《德国东进》,理应把希特勒进攻苏联,苏联人民英勇抗击德寇作为该部叙述的重心,由于丘吉尔对史料的有限掌握和他对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功绩的漠视,仅仅把其作为叙述远不如东线战役重要的英国在非洲的军事行动的背景处理。另处,丘吉尔遵照“英王陛下政府”的要求,在使用官方文件时,为了保密起见,往往先由作者根据原意加以改写。尽管“这些更动,并未改变其原有的含义或实质”,但也很难不带有丘吉尔个人的主观色彩,这就使得史料的真实性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尽管如此,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依然具有很大的史学价值和年鉴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的年鉴价值主要体现在作者对历史的独特思考及他对重大的历史事件成功的处理方式,能够为读者提供的丰富的历史借鉴。
首先,在于丘吉尔对战争的根源与形成鞭辟入里地深刻分析和透视历史风暴的独特预见能力。在丘吉尔看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假如薯行“胜利的协约国”坚守正义的信念,具有理性的共识和戒虑的心理,高举“以战止战”的旗帜,全民由衷盼望的永久的和平原本是很容易实现的。然而由于英法美诸国的偏狭和短视,致使1919年“凡尔赛和约”的签订一开始就给欧洲的和平埋下了祸根。
关于战争的形成,丘吉尔同样有着他自己深刻的见解。他能够在战争初期轻易代替张伯伦出任首相,担负领导英国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重任,很大程度上也得力于他对战争的形成方面的远见卓识在公众心目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及其从他们那里赢得的高度的政治信任。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给德国和欧洲带来严重的不安。他强烈反对共产主义,反对民主主义,反对犹太主义,并叫嚷要把日耳曼民族统一在德意志帝国的周围。这使丘吉尔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因为他对希特勒《我的奋斗》深入细致地研究,使他一开始就对希特勒政权的法西斯本质有着清醒的认识。
其次,是可贵的大同盟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回忆录》中所体现的大同盟思想,是丘吉尔政府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法宝,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尤为可贵的是他的大同盟思想不仅体现在国内,同时也体现在国外。他之所以能够顺利地领导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就得力于他运用大同盟思想成功地联合并发挥了国内外一切可以联合的积极力量。就国内而言,自他当上海军大臣返回内阁后,就拼命地维护政府的大局,并尽可能地改善了同绥靖大公张伯伦和哈里法克斯的关系。当挪威战事失利,张伯伦眼看就要被议会内倒霉的政治风暴席卷而去时,丘吉尔毅然竭尽全力,使出通常的气魄为政府辩护。另外他还强烈要求全国上下团结一致,诚挚地呼吁:“让党派利益搁在一边,把我们的全部精力集中起来,使国家的全部才智与力量都投入战争中来,把所有健壮的马匹都套上扼具。”表现了一个政治家难得的顾全大局的政治品格。当他担任首相组织由保守党、工党、自由党参加的联合政府,担负起领导英国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重任,有工党政治家提出要彻底清算政府内有罪的人—绥靖大公张伯伦一伙时,丘吉尔再次站出来,进行了坚决的抵制。
在国外大同盟的建立上,丘吉尔十分注意同美国发展关系。在他还是海军大臣尚没有担任首相时,就以“前海军人员”的名义,同非交战国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建立了联系。5年中,他向罗斯福发去近千份信函和电报,并从罗斯福那里差不多也收到了800多封,这对有效地指导英美军队的反法西斯战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慕尼黑阴谋”破产后,他对张伯伦对罗斯福发来的要求积极协商的信函持拒绝态度十分不满。他在担任首相后,同罗斯福的关系进一步密切起来。另外,还必须指出的是丘吉尔大同盟思想的产生和英、美、苏大同盟的建立要基于他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义性质的正确理解。“这不是阶级的战争,而是整个英帝国和英联邦不分种族、信仰和党派所从事的一场战争”,便是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性质的基本见解。正是基于这一点,他不失时机地缓和了同国内外的矛盾,抛弃了狭隘的党派利益,成功地建立了英、美、苏大联盟,从而为这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再次,丘吉尔在领导战争的过程中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尤其尖端科学的研究,视科学技术为生产力,对战争的胜利同样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重视科学技术在战争中的运用显然是很有远见的。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就获得了“坦克之父”的美名。如果说上次赢得战争的胜利的最后关键得力于他提倡生产的大量坦克,而这场战争的胜利,科学技术在战争中的巧妙运用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作者在书中大量引用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来往函电以及他个人保存的档案材料,尽管选材、叙述、评说不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但在许多方面仍然较好地反映了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貌。例如对于英国的失败与挫折(韦维尔和奥金莱克都曾被隆美尔打得溃不成军),他作为主要决策人,比较公正地披露他当时的决策依据,并不在事后文过饰非,欺世盗名,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推给别人。尽管丘吉尔有他的局限性,但这种尊重事实、尊重历史的态度还是可取的。
这部回忆录最充分地显示出丘吉尔的散文风格和语言技巧。丘吉尔性情急躁,说话直率,那种特有的辛辣、尖刻、机智、自信跃然纸上。例如:英国下院就张伯伦从慕尼黑带回的有希特勒亲笔签字的协定进行辩论时,丘吉尔这样说:“他(希特勒)先用手枪对着你,要你给他一英镑,等如数照给之后,他又用枪口对着你,要求给两镑,最后,那个独裁者答应先收一镑十七先令六便士,剩余的部分要你保证随后付清,”这个简单、生动的比喻把希特勒的无耻伎俩和张伯伦的鼠目寸光揭露无遗。他还把一心对希特勒姑息迁就的英、法两国当政者比作两个熟透了的苹果,放在一起一挤就稀巴烂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重要的文学价值首先在于它独特的叙述角度。这中由于丘吉尔采取回忆录的形式,追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个历史进程,又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从而把史实同个人阅历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极其真切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之所以能够如此地打动公众,取信于公众社会,与作者以这种严谨的著述态度在作品中所提供的这样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真实具有密切的关系。另外由于作者严格奉行“经验的历史”,在讲述历史过程中不免带有其个人独特的喜怒哀乐,在感情上往往容易使人们产生共鸣。至于作品中风平浪静的港湾与如火如茶的战争场面的交织出现,月白风清的旷野与夜袭中炮弹频频吼叫的可怖之夜的交互描绘……恰恰体现了这部史学巨著浓郁的文学特性和审美价值。
其次,在于它强烈的演说性质,使人读来激情滂湃,具有一种独特的荡人心魄的力量。瑞典皇家学院在1953年度的《颁奖辞》中说“作家后面是雄辩家丘吉尔,演说性强”,实在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这一审美特征再好不过的艺术概括。与其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看做是一部完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勿宁把其看做是由丘吉尔个人连篇累牍的精彩的演说联缀而成的一条巨大的奔腾不息的演讲之河。
第三,在于其塑造人物的大手笔。鉴于回忆录特殊的文体方式,他在塑造人物时不事雕琢,仅是准确地抓住有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进行重点勾划,只需三两笔粗线条勾勒,一个个人物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诸如希特勒、鲍德温、张伯伦、艾登、斯大林、罗斯福、莫洛托夫、隆美尔等历史人物的刻画无不如此。例如他把希特勒刻画为“代表前所未见的腐蚀人心的仇恨种子”,“大踏步地闯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不当地实行共和制的德国政治空隙”中来的一位“具有残暴天才的疯子”是再传神不过了。另外,他在刻画张伯伦的形象时,以“希特勒误以为首相的文官身份和冀求和平的热情,即代表了他整个的人格,以为雨伞就是他的象征。他并不了解张伯伦意志坚强,不爱受人的欺骗”逾毅简短的语言,对其性格特点也做了极其准确而形象的概括。刻画斯大林时,集中体现了他近乎冷酷的钢铁般的意志;刻画罗斯福时,集中体现了他政治家的远见和身残志坚;刻画艾登时,集中体现了他的睿智精干和年轻气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他塑造人物时除大笔勾勒之外,也不乏对人物细节的准确捕捉。
第四在于他对“历史”的艺术化处理,对“历史的诗化”的出色完成。他不像一般的史学家就史论史,就事论事,通篇洋溢着一种高度的理性透视,难得有一句富于诗意的语言,而是把整个浩翰复杂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个历程当作他独特的审美对象。他不仅要向人们传递他所看到和捕捉到的真实的历史信息和历史画面,而且还要传递他把它们作为审美对象所体验过的一种独特的历史的美。因此,当一般的史学家多以凝重的笔法述说这段历史时,丘吉尔却始终面带着过来人所特有的那种智慧的微笑。他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俏皮的比喻,优美的警句,诙谐的语言和轻松自如的艺术节奏。而且还往往喜欢在精彩的叙述篇章之后,引用一些迷人的诗句抒发他个人独特的心理体验。这里他虽然把历史诗化了,但却没有丝毫地美化历史。
第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的创作风格粗犷有力,酣畅淋漓,气魄宏伟,尖锐泼辣,带有一种快活的恶意,慷慨的情怀,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当时真实
的历史情绪,洋溢着一种现实主义的巨大活力。丘吉尔在第五卷《序言》中的一段话:“本卷记载的事件发生至今七年有余。国际关系有了许多变化。过去的同伴之间产生了深刻的裂痕。新的或许是更加浓密的乌云又在聚拢中。昔日的敌人成了朋友,甚至盟友。在这种情况下,本卷引用的电文、备忘录和会议报告中所包括的某些情绪和词句,可能会使其他国家的读者感到不快。对此,我只能提醒他们:这些文件具有历史价值,而且我们当时是进行着一场残酷的、可怕的战争。人们在生死枚关的战斗中,对于想把自己置于死地的敌人,总不会婉言相待吧……”便充分的代表了他处理这种独特的历史情绪的严肃态度。也正是这一点直接造就了丘吉尔这种如此犀利的叙述风格。譬如他对意大利人发表的旨在瓦解意大利斗志的演说,对墨索里尼便极尽讽刺挪榆之能事,从不留丝毫情面。声称意大利的灾难都是由墨索里尼一个人带来的,号召意大利人民推翻他的统治,自己拯救自己。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即令对盟国失误的剖析也同样义愤填膺。
第六,作品文风坦白。“他瞧不起多余的虚饰,他的暗喻用得很少却意味深长”(《颁奖辞》)。丘吉尔不戴面具,没有分裂的迹象,没有复杂如迷的本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一种自传的性质。在全书的整个叙述中他从不掩饰自己政治观点的向背,也从不掩饰他感情上的喜怒哀乐。他称颂一个人时是赤裸裸的,他攻击一个人时同样也是赤裸裸的。即令他国内外政治上的对手,也把他看作是一个正直的敌人。

25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