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说的“蒸汽朋克”,它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什么是“蒸汽朋克”

“蒸汽朋克”这一概念最初来自充满想象的奇幻小说,提姆·鲍尔斯、詹姆斯·布雷洛克和K.W·杰特尔将小说背景设定在一个从未真实存在过的维多利亚时代数郑枣,并在此基础上描写了众多奇异的发明和角色。

蒸汽朋克是一个合成词,由蒸汽steam和朋克punk两个词组成。“蒸汽”代表了十九世纪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人类历史上蒸汽工业最发达的时代。当时的大英帝国,处处洋溢着奢华优雅的气质和无穷的想象力。而“朋克”则意味着拒绝对传统权威的妥协,象征着一种标新立异、创造自由乌托邦的精神内核。

朋克时期的浪漫主义

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概念碰撞在一起,诞生了蒸汽朋克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蒸汽朋克是一个架空世界观,是以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状态为历史背景进行科幻、奇幻创作而产生的一个架空世界观。

蒸汽朋克的时代背景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在这一历史时期,整个社会都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升而弥漫着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乐观精神。工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破除了迷信,人们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和冒险主义精神,并对科技的发展进步持极为乐观的态度。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也为探险家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薯拆膀,整个世界朝气蓬勃。

在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在那一历史阶段,各种自然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人类进入到了物质极大丰富的工业时代,蒸汽动力机器的诞生解放了大量劳动力,各种新思潮、探索热潮和革命思想也逐渐萌发。

按照幻想世界观的分类标准,蒸汽朋克的世界属于史实平行宇宙的人类世界,是在现有人类历史基础上进行演绎而产生的一个架空世界观。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工业社会初期的重型机械、风格粗犷的暴力美学设计等等要素是在历史之中实实在在出现过的事物,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东西已经被更为先进,风格迥异的新鲜事物逐渐取代,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而在蒸汽朋克的世界之中,这些东西反倒成为了整个工业社会的主角,蒸汽机成为动力核心,复杂机械结构成为各种造物的绝对的标准,这些粗犷而笨重的技术被人们反复钻研发扬光大,一个独特的蒸汽朋克风格的科技树构成了整个蒸汽朋克时代的基础和背景。

蒸汽朋克建立在工业科学革命的基础上,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展现的往往是架空的时空,因此兼具科学与魔幻的成分。我们可以在很多影视作品中看到蒸汽朋克的影子。

在蒸汽朋克题材的小说和以蒸汽朋克时代为背景的各种影视游戏作品中,一系列人类点歪科技树的设定纷纷出现,这些设定将成为蒸汽朋克文化的绝佳代表,并于举手投足间体现出了这种文化的精神内核。

在宫崎骏的作品中,你一定不会对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蒸汽朋克造型感到陌生。

纵观世界范围的影视作品,对蒸汽朋克的迷恋随处可见,最近在上海办展的蒂姆·波顿画笔下的剪刀手爱德华就是融合了该元素的经典形象。

如果说卡夫卡在《变形记》中描写的甲壳虫是扎根于人类灵魂深处的孤独感在精神交流层面的展现,那么蒂姆·波顿的剪刀手爱德华则是因为外在的身体构造而与人产生隔阂,两种对孤独的阐释看似不同丛冲,实则如出一辙。

作为一种诞生才没多久的新兴艺术形式,蒸汽朋克正在逐渐被认同,除了影视方面,蒸汽朋克元素也被屡屡运用到工业设计中。

这款蒸汽朋克风格的无线鼠标Rhombus Maximus,由俄罗斯的工业设计师 Alex Neretin 设计。整个鼠标外壳采用了复古的黄铜材质,内部还嵌了些齿轮和飞轮之类的东西。

现实的枯燥常常让人乏味,蒸汽朋克却给了我们想象的新可能,哈尔的移动城堡、天空之城以及诸多充满创意的产品设计。相隔太远,我们可能无从体会维多利亚时代的时代精神,但蒸汽朋克的魅力就好像它的齿轮会一直持续滚动下去。

时至今日,相当多的蒸汽朋克元素被应用于各种各样的作品之中。以一种独到的表现力被应用于建筑,文学,绘画,乃至更多用于游戏,电影之中。仿佛是人类生来对钢铁的热爱和对科技的无限憧憬奠定了蒸汽朋克风的艺术形式可以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保留到如今的信息时代。

在艺术表现上,这种具有了现实与幻想两重特征的美妙组合总是可以应用到关于思考,关于美学的很多形式艺术上。虽然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冷淡沉寂,不过当那似乎熟悉又陌生的机械出现时,总能引起一些心中的共鸣。

22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