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油画图片人物真人版

如何评价罗中立的代表作写实油画《父亲》

罗中立的《父亲》也并非一蹴而就,在最终稿定型前,他曾反复修改,绘画的主题也从《收粪的农民》到《生产队长》,最后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而原作有着惊人的尺寸——216*152公分(这一点似乎没在别的回答中看到,《父亲》作为图像可能非常具有代表性,但《父亲》作为艺术作品则需要考虑到它的现实构成以及现场观赏才能带来的质感,从下图罗中立与《父亲》的合照中能感受到真实尺寸,而尺寸在绘画欣赏中不言而喻,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决定了现场观感,这一点隔着屏幕是不可能感受到的),这是几乎只有领袖肖像才能享有的待遇,据说还是罗中立的老师帮他完成了超大画布的准备。而吴冠中正是看中了如此画幅下肖像作为一整代人集体形象描述所能传达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并建议将名字《我的父亲》改做《父亲》。罗中立的几版《父亲》——一个农民角色像真实靠拢的过程。罗中立自己如此评价到这幅画:“30多年过去,对《父亲》的解读也更多了,其实当时主要还是伤痕文化的代表作,是一个过来人对过去历史的反省,是呼唤家庭伦理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回归。用领袖像的尺寸画农民,就是要让神化的、扭曲的历史回归本来的轨迹。”


油画《父亲》

重庆市璧山县滴~ 证据:1、1975年的除夕夜,罗中立在他家附近的来自厕所旁边,看到一位从早到晚一直叼着旱烟,麻木、呆滞守粪的中年农民。罗中立回忆当时:“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这时,我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我要为他们喊叫!”后来,他画了守粪的农民,之后又画了一个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成现在这幅《我的父亲》,开始画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后改成《我的父亲》(又名《父360问答亲》)。(新京报)2、1948年生于重庆,重庆市璧山县人,1977年-1981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 so~罗中立他祖籍是重庆市璧山县的 除夕回家过年 应该就是在璧山县了~ 满意给好评哈~



9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