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哪位经济学家把凯恩斯的“乘数原理”与西方经济学中流行的“加速原理”结合起来建立了经济循环模式?

乘数-加速原理
针对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投资乘数论”和“就业乘数论”,汉森认为,乘数论不足以说明问题,原因是乘数论没有说明一定量的投资如何引起收入和就业的增加,也没有明确收入(或消费)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动。因而只有把加速原理(关于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导致投资量变动的理论)和乘数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估计乘数的作用,并解释经济增长中的周期波动现象。 萨缪尔森注意到了乘数论和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关系,他在导师的提示下巧妙地把两者合为一体,于1939年发表了他的处女作《乘数分析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并首创经济波动的模型,指出政府开支对国民收入的重大作用。西方经济学界认为,这一开创性的研究是他在经济周期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之一。

技术性失业的“古典”和新古典主义补偿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技术进步一方面破坏旧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又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据此提出了多种补偿机制,声称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这些补偿机制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使得因技术进步而被排挤的劳动力可以获得新的就业机会,这就是所谓的补偿理论。主要的补偿机制包括以下5种: 威克塞尔认为,如果一种技术进步使劳动力变得过剩,工资便会相应下降,则原先使用的生产技术的盈利能力下降,生产者可以通过开发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减少成本,增加利润,这样,过剩的劳动力便会被吸收。这是后面将要分析的引致创新理论的雏形,并且成为新古典经济学家解决一切失业问题的处方。
在上述5种补偿机制中,新资本的形成是关键,其他机制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本供应都会因资本约束而失灵。“古典”经济学家在提出这些补偿机制的同时也认识到资本刚性和资本短缺对补偿作用的制约,并认识到这些补偿机制存在滞后性。
新古典主义成为经济学主流时,对补偿理论的乐观态度普遍盛行起来。新古典主义者发展了纳樱旦一系列精致的数学模型,对“古典”补偿理论的直观看法进行了更加形式化的分析。与“古典”经济学家相比,他们更加注重经济体系中有关参数的取值,试图通过确定这些可测量的参数的取值范围来证实补偿机制的有效性。新古典经济学家对5种传统“古典”补偿机制的发展和补充主要表现在: 新古典补偿颂裤理论考虑了要素替代弹性和工资弹性的作用,补偿程度因而依赖这两个参数的取值;另一方面,新古典主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致创新”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由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引发的:当一种要素(比如劳动力)价格相对于另一种要素(比如资本)价格下降时,生产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将选择一种新的生产技术,以增加相对廉价要素(劳动力)的使用量,而减少另一种相对昂贵要素(资本)的使用量。这样,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将引致一种特定的创新。按照引致创新理论,劳动力节约型创新导致的失业可以很容易被解决,即降低劳动力价格,诱使生产者放弃劳动力节约型技术,代之以劳动力密集型技术;而且这一过程可以由市场机制自发完成。
以上是新古典经济学家对“古典”补偿理论的发展,关于新机器补偿机制,两种理论看法一致;除此以外,新古典经济学家还增加了两个新的补偿机制: 技术进步会导致资本的边际效率提高,利润预期上升,投资因而增加,就业也随之增加,这一机制被称为“熊彼特效应。”
由此可见,新古典补偿理论与“古典”补偿理论相比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进,只是以一种更精确的洞扰方式重新表述了“古典”补偿机制,并增加了两个新的补偿机制。但新古典补偿理论重视各种参数取值对补偿程度的影响,这意味着承认补偿机制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是不完全和不充分的。

新古典主义把失业划分为()。

新古典主义把失业划分为

A. 摩擦性失苗业 C. 结构性失业

25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