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欧洲戏剧文学的代表人物

19世纪,欧洲戏剧分为两大流派——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1、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 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 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 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 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 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 《自由引导人民》 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 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欧仁·德拉克罗瓦 (法国) 浪漫主义戏剧浪漫主义戏剧反对古典主义的既定规则, 崇尚主观,讴歌自然天性,强调艺术家的激情、 个性、想象和灵感,主张戏剧既不必拘泥于古 典传统的所谓规则,也不必恪守生活真是的局 限。 喜剧家们喜欢夸张的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运用 强烈对比的手法,抒发自我对社会人生的价值 判断。 法国戏剧夏多布里昂—被称作是“浪漫主义之父” 夏多布里昂 是因为他最早建立了一整套一悲观厌世,消极 颓废感伤哀怨为特征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想,扩 大了对自然没的描写范围,并最先去歌颂废墟、 荒凉、萧条之美。 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 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浪漫主义文 学运动的领袖。 代表作: 代表作: 克伦威尔·序言 序言》 《克伦威尔 序言》—作为浪漫主义的理想纲领 和宣传书,强调艺术真实不没磨灶同于生活真实。同 时对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反叛。 欧那妮》 《欧那妮》—贯彻可他理论主张的代表作。 二、现实主义产生的条件: 1、19世纪社会各业的飞速发展,导致了西方人 在观念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认识到了浪漫主义 对社会的抽象抗议和对游激未来的空洞理解,已经 不再能够满足枯扮时代、社会的需要。 2、资本主义中金钱万能的观念,致使社会腐败、 黑暗、堕落,社会现状迫使作家们必须冷静的 观察和描写周围的一切,剖析人与社会,人与 人的关系,努力找出本质的真实。 2、现实主义文学的要求: 、现实主义文学的要求:如实地反映现实,对生活做具体的、历史的真 实的描写。它要求全面地反映客观现实,注重 反映社会的阴暗面,具有强烈的揭露性和批判 性。 3、现实主义戏剧 、是指在19世纪后半叶形成并在欧美各国剧坛占 主导地位的,有完整理论体系和演剧体系的流 派。 4、现实主义戏剧的特点 、 ①选择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尽可能地反映生 活的真实,并激起人们对生活本质的思考,生发出改 变现实的渴望。 ②在艺术表现上,以客观再现为基础,以塑造典型人 物为原则,以逼真和准确的刻画细节为要义。 ③戏剧通常具有时间、地点和事件比较集中的特点, 注重戏剧结构的完整性和戏剧的内在张力。 ④在演出方式上,强调“第四堵墙”的存在,力图使 演员的“自我”生活于角色的“规定情境”之中,力 求在舞台上创造逼真的生活幻觉。 “第四堵墙” 第四堵墙” 第四堵墙 在镜框式舞台上,通过人们的想象位于舞台台 口的一道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墙”。它是由对 舞台“三向度”空间实体联想而产生,并与箱 式布景的“三面墙”相联系而言的。它的作用 是试图将演员与观众隔开,使演员忘记观众的 存在,而只在想象中承认“第四堵墙”的存在。 4、戏剧的发展 、英、法、德等欧洲老牌大国这一时期的戏剧发 展并不景气,反而是19世纪中期以前,戏剧艺 术较落后的北欧,进入70年代后却占据了欧洲 的领先地位。 挪威:易卜生、比昂逊 瑞典:斯特林堡 易卜生挪威最杰出的戏剧家; 北欧现实主义最重要的的代 表; 欧洲戏剧新纪元的开拓者; 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戏剧的 首领。 因为把戏剧作为工具来探索 人生,反映社会,被称为 现代戏剧之父” “现代戏剧之父” 创作:(从1849—1899,共创作26部剧作)根据题材和风格的差异,可以大致分为,三 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49年——1868年 主要作品是历史剧和哲理剧,特点 特点是,充 特点 满了浪漫 的激情、幻想丰富、个性突出、冲 突尖锐。 代表作: 代表作:诗剧《布朗德》和《培尔金特》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1869——1883年 年创作题材,从民族历 创作题材 史神话传说转入现实 社会生活,风格呈现 出现实主义特色。 代表作:《青年同 代表作 盟》、《社会支柱》、 《玩偶之家》、《群 鬼》、《人民公敌》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1884年——1899年 年 年风格上, 风格上,具有浓厚的象征主义色彩,人生哲学 与戏剧人物心理的剖析进一步深化。 代表作:《野鸭》、《罗斯莫庄》、《建筑 师》、《当我们死人醒来的时候》

法国学派只传播浪漫主义时期的

B

培尔金特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

48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