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玻璃工艺中心是哪里?

进入17世纪以后,欧洲的玻璃工艺仍然以威尼斯和德国等地为中心,呈兴盛未衰之势,高脚玻璃杯尤其是威尼斯继续保持着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但各国独自的特色却较以前更为显著。

威尼斯的玻璃工艺在13至14世纪是以珐琅彩绘式的玻璃器为特色,多装饰着神话或寓言故事以伍磨辩及肖像等。15世纪中期和16世纪初它便为吹制技术较高的透明玻璃器所代替,之后又兴起刻花玻璃,其工具最初出现的笔杆状的金刚钻。17世纪仍然以刻花玻璃器为主,但已改变了过去点状纹样的表现,而刻画出结构复杂,手法精巧的缠枝纹,已具有巴洛克艺术的明显特色。然而,此期的威尼斯玻璃器在欧洲的影响和销售市场已开始受到德国和英国的冲击。

彩绘玻璃酒杯德国的玻璃器,直到17世纪纽伦堡等地仍然保持着珐琅彩绘这一传统的制作工艺。一般游备玻璃器皿上都装饰着笔法细腻的风景腔缺画。不过此时德国玻璃工艺的主要成就还是透明玻璃器,它把旋盘式宝石研磨的技术作为装饰手段,在透明玻璃器上作出浮雕式的装饰效果,题材多以肖像,城市徽标或几何纹样为主,从而形成了与威尼斯刻花玻璃不同的风格特征。现藏纽约科尼克玻璃美术馆的《磨花玻璃高脚盖杯》,是德国纽伦堡的产品。自1622年将宝石研磨的技术运用到玻璃磨花上以后,使纽伦堡的玻璃装饰由原来的珐琅彩绘迅速转向以刻花工艺为主的生产。在制作工艺和装饰水平上足可以与同时期威尼斯的产品媲美,并在欧洲争得了广大的市场。

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玻璃工艺主要是受到威尼斯和德国的影响。17世纪以后,英国的玻璃工艺逐渐出现了自己的特点,特别是著名的玻璃工艺家乔治·列维兹克罗托创制成一种含铅的特种玻璃,它比威尼斯玻璃器透明度更强,并不易破碎,曾为欧洲不少国家所仿制。在法国,威尼斯玻璃工艺的影响是明显的,里昂和南特等地都曾大量生产过威尼斯式的透明玻璃器和珐琅彩绘式玻璃器。特别是1669年,戈培尔招聘威尼斯玻璃工匠在巴黎成立了王室制镜所,后来该所成为法国最大的玻璃工场。

哪里是17世纪巴洛克艺术的中心

刻花玻璃盖罐在佛兰德斯,具有威尼斯式浮雕装饰的玻璃器曾盛行一时,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等地生产的玻璃酒具等直到17世纪后半期仍然保持着威尼斯影响的痕迹。在荷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玻璃工艺也受到威尼斯的影响,但从一些作品上来看,它把威尼斯式的金刚钻刻花工艺发挥得更加完美,特别是17世纪后半期出现的带有肖像或徽章等图形的刻花玻璃器已与威尼斯的趣味迥异。但是到了17世纪末,荷兰和佛兰德斯的玻璃工艺同时都受到德国的影响,其中尤为明显地表现在对德国旋盘式浮雕装饰的模仿上。

刻花玻璃盖罐

14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