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哪些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是十九世纪上半叶盛行欧洲并表现于文化和艺术各个部门的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的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烈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更不是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主要文艺思潮,从十八世纪后半叶到十九世纪初一才盛行于欧洲

浪漫主义运动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的产物。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在文艺上也为欧洲各国浪漫主义运动作了思想准备。但是,法国革命胜利后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却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正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革命的后果以及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普遍失望的一种反映。

作为一个具有共同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理论基础的文学流派,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

德国浪漫主义时期诗歌特征

首先,浪漫主义的一个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即偏重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黑格尔曾指出:“浪漫型艺术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相应的形式是精神的主体性,也即主体对自己的独立自由的认识。”

其次,浪漫主义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大自然的歌颂和对城市文明的诅咒。由于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城市工业化的厌恶,浪漫主义作家响应卢梭的“回到自然”的口号,着力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感受。他们对大自然的崇拜也和当时流行的泛神论有密切的联系。他们侍唤往往把大自然看作一种无处不在的神,突出人与自然在感情上的共鸣,使景物拟人化或作老庆凯为精神境界的某种象征。

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作家喜欢运用夸张的手法,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和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与古典文学追求静穆、素朴、和谐、完整的审美理想相反,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从生活的瞬息万变、精神的动荡不安以及富于特征性和神秘意蕴的各种奇特想象中揭示美。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若瓦利斯在他的《片断》(1798)中宣称:“善于用愉快的形象来使我们感到惊奇,善于这样来表现某种事物,使它在我们面前显得既奇特,又熟悉,令人喜爱,这便是浪漫主义的诗学。”英国的湖畔诗人华兹华斯也强调浪漫主义的创作原则要求在所描写的“事件和情节上加上一种想象的光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抒情歌谣集序言》)。这样,大胆的幻想,异常的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形象,神话色彩以及奇特的异域情调和平凡的日常情景的交织、对照,在诗歌格律方面的舒展、自由、富于音乐性,就构成了浪漫主义文学常具的特征。

虽然浪漫主义文学在欧洲社会的变革中受到了一些波折,但是,浪漫主义作为文学的一种基本创作方法,并未丧失其生命力。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在俄国柯罗连科、高尔基等进步作家的创作中表现出积极的、革命的浪漫主义倾向。高尔基的《鹰之歌》、《海燕之歌》等作品,运用浪漫主义的比喻、象征等手法,鲜明地反映了劳动群众日以高涨的革命热情,洋差陪溢着无产阶级的战斗激情。十月革命以后的苏联文学虽然规定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基本的创作方法,仍要求以革命浪漫主义作为它的有机组成部分。高尔基指出:“革命浪漫主义实质上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化名,它的使命不仅是批判地描写过去的残余,而主要是帮助确定今天的革命成果,阐明社会主义未来的崇高目标。”

在文学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为两种基本创作方法,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经常结合在一起的。一切真正的艺术都必然要反映客观现实,又要表现主观理想。在这个意义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是艺术在本质上不可缺少的因素。

用户春花有意
1.2万粉丝 · 10万赞
搜索
浪漫主义小说的特征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
第一部浪漫主义小说
浪漫主义代表小说
什么是小说的文学性
俄罗斯最经典小说名著

简述浪漫主义时期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

参考答案:

浪漫主义时期,德国艺术歌曲进入发展的全盛时期。写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的舒伯特,在这个领域集中体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当之无愧地享有“德奥艺术歌曲之王”的美誉。舒伯特艺术歌曲旋律优美,充满诗意,同时又深深扎根于民歌土壤,诗歌的韵味和意境与音乐水乳交融,具有清新纯朴的风味,心理刻画具有感染力,他的钢琴伴奏在扩大和声、丰富色彩、描绘情景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及后人编撰的《天鹅之歌》是舒伯特重要的代表作,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现实性。
舒伯特艺术歌曲最忠实的继承者是舒曼,他喜爱用声乐套曲的形式来描绘生活历程,作品多带自传性,如《桃金娘》、《诗人之恋》、《妇女的生活与爱情》等,他选词严格,赋予诗歌以全新面貌,有优雅深情的,也有深刻戏剧性的,其声乐旋律受器乐创作影响颇深,并带有朗诵性质,钢琴伴奏作用大大提高,甚至与声乐旋律平分秋色,巧妙地发挥了前奏、间奏和尾声的表现力,为艺术歌曲的创作提出新途径。
门德尔松更多地谱写短小的室内性质歌曲,以明朗抒情的旋律和简练的形式为主,极少表达深刻题材,《乘着歌声的翅膀》是其家喻户晓的作品。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在音乐语言上继承了舒伯特,多用分节歌形式写作,旋律宽广深沉,钢琴伴奏的描绘性不强,注重表现内在情感,忧伤、寂寞、憧憬的思绪占据他歌曲的多数,如《荒野的寂寞》、《我的呻吟更低微》等,晚年,更增加痛苦绝望的情绪,歌词取自《圣经》的声乐套曲《四首严肃的歌》表达了对克拉拉•舒曼去世的悲痛心情,是他艺术歌曲的最高造诣。
瓦格纳仅写作了少量艺术歌曲,为《马蒂尔德•维森东克的五篇诗》的谱曲可看作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预备作品,包含了歌剧的精华。沃尔夫的艺术歌曲受到瓦格纳极大影响,他将瓦格纳的半音手法用于艺术歌曲写作,并将德国的合唱和对位技巧用于声乐和钢琴伴奏中,擅长将诗歌的语言与音乐紧密结合,细致地表现深刻的心理状态,他有集中为某一诗人诗歌谱曲的习惯,作有《海涅诗歌歌曲集》、《歌德诗歌歌曲集》和《莫里克诗歌歌曲集》等,又将南欧地区的诗歌集翻译后谱写成歌曲,如《西班牙歌曲集》和《意大利歌曲集》。
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写作的德语艺术歌曲多达80首以上,《洛蕾莱》是其脍炙人口的作品。马勒的艺术歌曲努力将纯粹的民谣和丰富的管弦乐音响融合起来,用管弦乐队伴奏的戏剧化艺术歌曲是其独创,《少年魔角》、《流浪少年之歌》和《亡儿之歌》是其带有自传性质的声乐套曲,采用中国唐代诗人李白、孟浩然、王维诗歌为歌词的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表达了作曲家对生之渴望和死:之恐惧的矛盾心态。马勒的同时代作曲家理查•斯特劳斯的艺术歌曲亦带有“世纪末”的特点,《黄昏之梦》、《小夜曲》等都具有舞台效果,他的歌曲有钢琴伴奏的,也有管弦乐队伴奏的,旋律短小,和声新颖,去世前写作的《最后的四首歌》(1949)充满无限诗意,是人将离去前的安宁祥和。其他按照德国传统谱写艺术歌曲的浪漫主义作曲家还有格里格、柴科夫斯基、西贝柳斯等人。

40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