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

在中国现代美术运动中,究竟有没有存在过自觉意义上的、与西方现代艺术对应的“新具象”艺术?具象绘画自80年代以来,仍然是中国当代绘画的主流。从1980年算起,在此起彼伏的美术群体中,明确提出“具象肆枣”这个字眼时,只有两次,第一次是19360问答85年6月在上海静安区文化馆举行的“新具象画展”,参展的是一些来自西南的艺术家;另外一次是1996年在中国美术学院画廊举行的“回到视觉——具象表现绘画展”,由中国美术学院的五名油画系青且训江结该年教师的作品组成。两个展览的距离之大,使得在通常“具象”的意义上无法相提并论,“新具象画展”的代表艺术家毛旭辉说协极胜空先:“何谓新具象?即心灵的具象,灵魂的具象。”而11年后在杭州湖畔举行的“回到视觉——具象表现绘画展”的“前言”说:“回到裂腊拆视觉,就是回到目光所及之处,回到事物的本身,回到视觉主体与视觉对象——人友班差连施与事物的遭遇之处。”前者帝环川己验的表现主义色彩以及后者强试调的“回到视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因此显而易见,他们既非因果关系,也不完全是时间上的继承和发展。
关于“新具象”艺术,目前美术界“写实”风格绘画的回潮。用“回潮”这个词可能已很不确切,因为在各种向“现实主义”“写实风格”“具象艺术”等名词靠拢的过程中,艺术家对非抽象的写实的绘画风格的重新注意,并非是复古或在原来起点上的再次开局告始,写实呈现更广阔更复杂的面貌,它确实是艺术家对于当代自身生存境况思索的一种反映。更多地考虑艺术家如何以自身的经验和体验,来选择写实的艺术语言,并以此传达出有别于传统的具象艺术新的含义。

毛旭辉与表现主义

20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