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斯十大著名画作

《装饰人物》、《蛇形人》、《胸前的十字架》、《红色中的和谐》、《生活的欢乐》、《德希姆的静物的变体画》、《摩洛哥人》、《钢琴课》、《爬行》、《豪华、宁静、欢乐》。

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摩羯座) 法国画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及版画家。

他与毕加索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画家,且是野兽派的领军人物。野兽派主张印象主义的理论,促成了20世纪第一次橘培槐的艺术运动。使用大胆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线条就是马蒂斯的风格。风趣的结构、鲜明的色彩及轻松的主题就是令他成名的特点。

马蒂斯的艺术生涯

野兽主义绘画马蒂斯的代表作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莫罗,莫罗曾对马蒂斯说过“在艺术上,你的方法越简单,你的感觉越明显。”正是这句话引导了马蒂斯绘画风格,使他能够用简捷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想的一切,对他终生的艺术圆友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蒂斯毕生最求的艺术理想是宁静、愉悦、优雅的画风,“野兽主义”画风只是他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表现自我的装饰性简化,用最单纯却又最有表现力的色彩和造型组合,也就是平面装饰的构成性语言来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自然丰富而深刻的感受,最终营造一个和谐、宁静和愉悦的中圆世界。

西方现代美术的

20世纪初西方现代艺术开始形成,最初的前卫美术运动是“野兽主义”。“野兽”一词在这里是用来形容他们的绘画品中那令人惊愕的颜色,扭曲的形态,明显地与自然界的形状全然相悖。 在法国1905年的秋季沙龙展览会展出了以马蒂斯为首的九名青年画家的作品,由于画风令人惊愕,以致舆论哗然。评论家路易·沃克赛勒看到在一片色彩狂野的绘画作品中间有一伟流那古安职社打律苦顾件马尔古所作的模仿意大利文艺复点经率后注沉志皮审改亲兴初期雕塑家多那泰罗风格的六写基举生服背溶阶源致作品,便随口说了一句:“多那泰罗置身于一群野兽的包围360问答之中。”从此,这个画家群体就被称为“野兽主义者”。
以马蒂斯为首的这群青年画应项学家不满足于象征主义的神秘色彩,主张色彩的周界胡五事彻底纯化,以便更加清晰地表现画家的感情。表现感情是野兽主义画家的宗旨。野兽主义画家弗里茨给野兽主义下的定义是:“通过颜色的交响技巧,达到日光的同样效果。狂热的移写(出发点是受到大自然的感动)在火热的追求中建立起真理的理论。”
野兽主义的主要原则是通过颜色起到光的作用达到空间经营的效果,全部采用既无造型,也无幻觉明暗的平涂,手段要净化和简化,运用构图,在表达与装饰之间,即动人的暗示与内部秩序之间,达到绝对的一致。马蒂斯说过:“构图,就是以装饰方法对画家用以表达自己感情的各种不同素材怀娘川布这落进行安排的艺术。”野兽主义画家们广泛利用粗犷的题材,强烈的设色,钟谓来颂扬气质上的激烈表情,依靠结构上的原则盐东活,不顾体积、对象和明暗,用纯单色来代替透视。马蒂斯的老师莫罗曾对他说过:“你必须使绘画单纯化。”所以作为野兽主义始终的代表马蒂斯顽强地使色彩恢复它本来具备的力量,单纯和表现的意义。
兽主义自1905年发端到1908年已趋消沉,尔后称养车便由立体主义所取代。 马蒂斯 (1869-1954年)
亨利·马蒂斯出生在法国北部小镇卡托,逝于尼斯的西米亚兹。他是20世纪初最前卫的美术流派——野兽主义的领袖。

马蒂斯早年从事法律事务,23岁改学绘画,曾入朱利安美术学院师从布格罗,尔后进象星社非连粮征主义画家莫罗的画室。莫罗对色彩的主观见解对马蒂斯影响很大,莫罗认为“美的色调不可能从抄袭自然中获得,绘画的色彩必须依靠思索、想像和梦幻才能获得”。在他离开学校后又受西涅克的巴三结点彩派影响,同时吸收凡·富手感高和高更所长,借鉴第费刑村态啊拉黑人雕塑和东方装饰艺术,表现出对传统艺术的彻底决裂。作品中体现了野兽派的美学观念:即大胆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形成了他独特的画风——那就是世人熟悉的画面简洁、清晰,省略了多余的细节,以单纯的线条和色彩构成画面艺术形象。
1908年马蒂斯公开表明了自己的艺术观念,他说:奴隶式的再现自然,对于我是不可能的事。我被迫来解释自然,并使它服从我的画面的精神。色彩的选择不是基于科学,我没有先入之见的运用颜色,色彩完全本能地向我涌来。他还说过:我实毛值相材力所梦想的艺术,充满着平衡、纯洁、静穆,没有令人不安、引人注目的题材。一带政族需扩全旧洲种艺术对每个精神劳动者是一种平息的手段,一种精括意多难地艺神慰藉手段熨平他的心灵;对于他们意味着从日常辛劳和工作里获得宁静。他称这种艺术为安乐椅式的艺术。
在野兽派销声匿迹以后,马蒂斯仍继续他的艺术探索。他为了研究人体借助于雕塑,他一生创作了大约70件雕塑作品。在20年代之前曾采用各种自由手法创造一种新的绘画空间,还经历了短暂的立体主义时期,但他从未出现支离破碎的物象,他通过研究如何将物体几何化、简化。他在不改变观点的前提下,将大块的鲜明色彩作抽象的安排,达到既富有装饰性又具有空间深度的效果。
晚年的马蒂斯通过彩色剪纸来试验色彩关系。他的艺术达到极其简练,带有平面装饰性。然而他的伟大之处正在于超越狭小的装饰天地,从而创造了“大装饰艺术”的概念。
《舞(第2号)》
马蒂斯的艺术风格是单纯、简洁、清晰,以线和色块构成艺术形象。
在这幅画中仅用三种色彩,即红色人体、绿色地面和蓝色天空。整个画面便是由这三种在量感和分布上平衡、和谐的色彩,与构成人物的富有节奏、韵律的线条浑成一体,从而生发出动人的艺术魅力。
马蒂斯的色彩和线条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和谐、同时并进,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尽管马蒂斯声称他作画并不关心形象的含义,只关注色彩、线条和构图的美学意义,但在这幅舞蹈中通过对人体动势的描绘,仍然表达出对人生欢乐的赞颂。
《金鱼》
这幅画作于1912年,在画面结构和色彩的运用上明显地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他致力于追求富有力度的线条与鲜明色彩的协调。
画面以俯视角度布满构图,物象的配置、安排,线条的变化,色块的分布既强烈对比又和谐统一。画家不是在抄袭自然而是在表现自己对自然的感受,仍然可见他对自然的细节观察和表现入微。他画出了鱼缸中红色金鱼漂游的感觉,透明的玻璃鱼缸由于光线的折射,从水面观察时与透过玻璃缸所见到的鱼画法是迥然不同的。
《国王的悲伤》
画题与作品本身对马蒂斯来说并无什么联系,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人们不必去顾名思义,应着意于画面色彩与线条的配置所显示的审美意义。
画面上有三个不同色块构成的抽象的类似人的形象,中间黑色块是个怀抱提琴的人物,是否是圣经中的大卫王在弹琴呢?不得而知。可见画家的目的是通过黑、白、绿、黄和红、蓝色块及线条的并置与对比,表达出自己愉快欢乐的心情。

30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