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芝是什么学派的代表?

作为一位象征主义诗歌大师,叶芝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个人神话体系。可以说,没有他,整个西方现代诗歌乃至现代主义很可能不会呈现今天的状态。走进叶芝梦幻般绚丽的诗歌世界,我们仿佛感觉不到年龄、时代的差异,却能真切地触摸到诗人崇尚自由、追求真理的天性,和他壮丽凄美的情操。天堂是什么颜色?不是纯洁无瑕的白,不是娇嫩天真的粉,不是热烈奔芦磨放的红,不是深沉忧郁的蓝。在叶芝这个充溢着温柔灵光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却是灰,被无情岁月洗尽脂粉铅华的灰,诗人一生追求的真理的颜色。诗人对真理近乎于完美的追求,及对生命体验自觉的超越,与中国古代圣贤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爱国诗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灵犀相通,跨越时空、国界,实现了精神上的共融,同样具有感人的伟大力量。

有两样东西一明一暗地闪现在叶芝的诗里,一个是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一个是他个人的一套神秘主义体系。前者使他的诗增加了英雄主义色彩,后者则是叶芝本人用心构筑的城堡。在此之上,他用自己无与伦比的诗才吸收一切,融化一切。叶芝初期的诗作受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茄带的影响较深,写得绝美:朦胧、甜美而略带忧郁,充满了美丽的辞藻,把浪漫主义幻想与理智的思索融为一体,语言富有音乐美感和爱尔兰地方色彩。但他很快就学会写得实在、硬朗,而同时仍然保留了许多美丽的东西,把生活的哲理与个人的感情相结合。他的诗歌语言形象多意,在整体上又拥有完整的主题;既明白如话,又比一般白话更高一层,透亮而又深刻。

叶芝始终在做一种尝试,那就是否定自我,力求在真正意义上达到对自我经验的超越,使自己的诗歌能优游于时间的洪流、历史的长河,能更加游刃有余地把握住艺术、语言与人生、时间的关系,把个体与历史、艺术与政治、激情与反讽、信仰与智慧熔铸在一起。他的诗把鲜花般娇艳的青春、千回百转的爱情,甚至悲伤无言的死亡,一同熔铸到神话、魔幻的境界里。这些朦胧的意象穿越古今,在相同的时空背景里互相对视,凝望出真理、自由,也凝望出岁月的沧桑厚重。他甚至说:“我们那些最精致的思想、最精致的意图和最精致的情感,常常并不真正属于我们,它们仿佛猛然从地狱浮现出来,或从天国飘然降临。”但沉重并非叶芝诗歌的全部。应该说,他的诗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当你老了》“感情温暖,节奏低缓,犹如一曲从火炉里飘出的大提琴乐”;《浪尖上的白鸟》“则明亮欢快而又缠绵,宛如爱尔兰绿色草原上一曲优美的风笛,柔化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叶芝是和永恒拔河的人。据称,他是西方诗坛极为罕见的忠于艺术直至老死的诗人,死前48小时仍在忙于校对几篇未定的稿件。诗人一生的创作经历了剥茧抽丝般的渐变,由浪漫、象征走向自然、现实,由唯美、华艳走向质朴、简洁,这也是他对自我情感不断充实、抽象的过程。叶芝获得诺贝尔奖时,爱尔兰上议院为祝贺所提的议案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文明将以叶芝议员的力作闻名于世……从破坏性的狂热,走向人道的正气,这正是叶芝文学的可贵之处……”很少有诗人像叶芝一般对精神和肉体的依存关系认识得那样清晰透彻。萦绕在叶芝梦里颤哗芦、诗里的湖心岛、柯尔庄园、古老而神秘的拜占庭,甚至他最终居住的巴莱利黑塔,都是他所寻求的“人间天堂”的幻象,也是他能寻得的不受世俗、欲念、痛苦干扰的宁静所在。当无望的爱情变得更加无望,甚至变成绝望,诗人的浪漫主义便增加了一层现实的锋刃。在诗人的心中,幻象只是诗歌的一翼。而现实中的抗争、承受精神的洗礼、经历绝望的爱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哀痛,则是诗歌的另一翼。

叶芝的诗的象征主义

英国爱

参考答案:正确

23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