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画家蒙德里安以画格子著称

蒙德里安:红黄蓝灰格子,容下了一整个宇宙

现代抽象艺术与古典艺术的一大区别,在于它把绘画由具象演变为了高度概括的抽象,借以表达主观意志。 在《论艺术中的精神》这本书中,康定斯基第一次完整阐述了抽象艺术理论。到了晚年,他更是宣称:“艺术的目的和内容是浪漫主义,而我的作品中一直大量用圆。” 与康定斯基的“圆”不同,另一位抽象画家,彼埃·蒙德里安,他最常使用的是直线和方块。那些“红黄蓝灰格子”,开拓了他的一片艺术天地,追求的是“纯粹抽象”。蒙德里安独创的“格子元素”,历经百年,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 职业画家的理想 蒙德里安一开始,并不是抽象的蒙德里安。1872年出生于荷兰阿麦斯福特的他,成长在清教徒的家庭,有一个姐姐和三个弟弟。他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业余时间热爱美术,蒙德里安从小就在艺术的熏陶下长大。 8岁那年,他立志要当一名画家,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父母认为,艺术家是一项很不稳定的工作。蒙德里安做出了妥协,承诺去考美术教师。然而,在他20岁拥有中学教师资格之后,并没有进入教育界。 蒙德里安的叔叔弗里茨,是一位荷兰传统风景画家。在取得教师资格之前,蒙德里安一直跟着叔叔学习,得到了海牙画派的真传。 受到叔叔的影响,蒙德里安早期的作品,以写实风景画为主。那时,他经常到河边写生,勤奋的描绘着自然风光,家乡的河流、原野和风车,浪漫而安谧,填满了他的每一幅画面。 1892年,蒙德里安告别家乡,进入阿姆斯特丹的国立艺术学院学习,开始了他迈向职业画家的第一步。学院派的正规训练,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写实能力。 起初,他深受老师的荷兰印象派手法影响,逐渐脱离了海牙画派。直到1903年,他去比利时探望朋友,比利时风景画的干净线条和冷淡色调,一下子击中了他。 蒙德里安第一次尝试着改变画风,减少了传统绘画中的光影表现,更多采用线条和形状的组合式构图。《静物》是这一年的代表作品,获得了艺术家协会的肯定。作品中严谨的构图和豪放的笔触,兼具古典与现代的特征,初次展露出蒙德里安的锋芒。 旅途结束以后,1905年,回到阿姆斯特丹的蒙德里安,被朋友带去参观了荷兰光色派的大型展览,并由此接触到了法国的后印象派风格。于是,蒙德里安有了第二次转变,开始减少用色和使用原始色。 1908年的作品《受难之花》,使用了点彩法,属于后印象派里的一个分支。女孩身上的背心,由白、灰、红混合而成,大的冷色调中透出了一股暖意。 进一步唤醒蒙德里安的,是荷兰同胞梵高炙热明艳的笔触。蒙德里安终于发现,真实并不局限于写实的物体,大自然需要通过人的感受与思考,做出二次诠释。就此,他的抽象意识觉醒。 走向抽象 1909年,蒙德里安加入了“荷兰通神论者协会”,这个协会的核心思想是创造一个超越种族、性别、信仰的人类大家庭。蒙德里安借此接触到了新柏拉图主义和多神论思想,开始探索更为深刻的人类真理。 蒙德里安成长最关键的一年,发生在39岁的时候。1911年10月,他在巴黎参加了一场展览,看见了毕加索和布拉克的立体派作品,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第二年,他就毅然解除婚约,将名字“Mondriaan”中的一个“a”去掉,然后奔赴巴黎,研究起了立体派绘画,这是他的第三次转变。 这个阶段的早些时候,他的作品是平面化的,充斥着基本线条和几何形状,由大面积的色块填充,并且开始为画面留白。 但是很显然,立体主义不是他的最终目的,没过多久,蒙德里安就揉入了个人观念。那些单刀直入的线条,试图彻底摆脱立体派的常规束缚。因为蒙德里安认为,立体派仍然是自然主义的,而艺术应该揭示自然的最真实本质,那就是:平面、色彩、节奏与韵律。 浪漫至极的巴黎,创作之外的生活中,蒙德里安迷上了瑞典舞者让·博林的舞蹈。很快,他就掌握了西迷舞、狐步舞和一步舞。可惜由于贫穷,他始终没能遇上合适的女性。 《裸体》创作于1912年,这是杜尚《下楼梯的裸女》的姊妹作品。蒙德里安越来越注重整体结构,运用横竖相交的线条,来表达眼前的景观。同时借助线条、色彩和区域分布,来达到某种和谐。 在1913年,蒙德里安得出了一个结论:自然形体要简化成抽象符号,上升为“纯粹实在”。 可是理想太丰满,现实很骨感。蒙德里安并没有卖出去自己的作品,他不得不靠友人的资助度日。那些人买回去这些画作,当成对他的鼓励。而房东也为他开出了相当良心的租金价格,可是缺钱这件事情,始终困扰着这个穷画家。 新造型主义 1914年的夏天,蒙德里安的父亲病危,他只能回到了荷兰。随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完全浇灭了他重返巴黎的希望。在这段躲避战乱的日子里,蒙德里安开始了他的第四次转变。 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舍恩迈克斯提出:水平和垂直是世界构成的两大基础,红黄蓝是三种基本颜色。他的这一哲学理念,给了蒙德里安决定性的冲击。 也是在这段时间里,蒙德里安结识了两位抽象艺术家:巴特范德莱克、杜斯堡。1916年,蒙德里安与彩色玻璃艺术家巴特范德莱克相遇,后者的作品只使用三原色,蒙德里安被这种风格深深吸引,从中受益匪浅。 杜斯堡是蒙德里安在一个展览上认识的,1917年,他们合伙创办了美术期刊《风格》。蒙德里安在上面发表文章,阐述他的艺术思想。最基本的元素:直线、三原色(红黄蓝)与三非色(黑、白、灰),成为了他们议论的主角。 创作于1918年的《46岁自画像》,是这一时期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肖像的头部四周,排列着若干个抽象的方形,似乎寓意着这些几何图形,已经时时刻刻充斥着作者的脑袋。 蒙德里安主张“从抽象的角度理解整个自然,几何与颜色则是最有效表达出这种精神意义上的抽象式真理”。后来,他将其称为“新造型主义”。 创造格子画 1918年,西班牙爆发大流感,蒙德里安逃过一劫,幸存了下来。战争已经结束了,他终于重返巴黎。此时,法国不同艺术流派的交流、碰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高度自由的创作环境,让蒙德里安感觉十分的舒适。到了1919年,他发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尝试着创作网格型的作品。 线条与色块,通过精心的分割重组,抽象成了具有韵律感的简洁画面。起初,蒙德里安使用的是灰色的线条,格子较小,数量众多。1919年的作品《网格构成5》,就属于这一类。 1920年后期,蒙德里安的作品变得更加大胆,他创作出了抽象绘画《构成A》。这时的格子明显增大,数量有所减少,并且出现了白色的格子。 1922年的《红、蓝、黄、黑构图》,更是将蒙德里安推向了绘画生涯的第一次巅峰。这幅作品虽然没有采用常见的平衡构图方式,却体现了他在不规则中寻找平衡的艺术思想。 遗憾的是,后来杜斯堡坚持在风格派绘画中使用对角线,蒙德里安则强烈反对。这两位合作伙伴的分歧越来越大,杜斯堡甚至在《风格》上发表文章,讽刺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最终导致两人不欢而散,蒙德里安彻底退出了风格派。 离开以后,蒙德里安变得越来越“孤僻”了,他总是独来独往,沉浸于自我的艺术世界中。1930年,他的几何抽象风格代表作诞生了,那就是《红、黄、蓝的构成》。 画面由七个大小不同的矩形构成,只采用三原色,除了垂直线就是水平线,除了直角就是方块,科学的分割与组合,使整个作品产生了一种和谐的平衡感。 结合当时的世界局势,蒙德里安其实是想借助自己的创作,来表达对于战争的反抗。 现代主义的灵感之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纳粹盯上了蒙德里安的作品。1940年秋天,他被迫离开欧洲,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搬到了美国纽约居住。远离战事纷扰,蒙德里安加入了美国抽象艺术家协会。到了晚上,则会和友人去纽约黑人住宅区,欣赏爵士乐演奏会。 曼哈顿五光十色的生活,激发了蒙德里安新的创作灵感。他像换了一个人,完全放弃了使用黑线,打散了大方块,只留下红黄蓝小色块,并列排成一条,就像音符在画布上舞蹈,画作变得轻松起来。 纽约时期的经典代表,是1943年所做的《百老汇爵士乐》。这也是蒙德里安一生中最后一件完成的作品。 这幅一米多宽的正方形作品,由红黄蓝灰四种色块构成,刻画出了蒙德里安眼中的百老汇繁华。透过那些大小不一的格子,仿佛能嗅到车水马龙的大都市气息。密织的垂直和水平线条,像极了城市道路。而点点的色块,似爵士乐一般跳跃变化,又如同霓虹灯光在闪烁。 这是蒙德里安艺术生涯的最后一次巅峰,寄托着艺术家对和平与美好的无限向往。然而,他还是没能熬到战争结束,1944年2月1日,蒙德里安在纽约溘然长逝,享年72岁。 蒙德里安终身未婚,执着而淡泊,他将自己完全献给了艺术。终极一生,这位特立独行的画家,都在追求心中那个纯粹的精神世界。希望通过最简洁的方式,表现最宏大的宇宙,建立起理性秩序的平衡。 之后的岁月,他强烈的个人风格,成为了艺术领域的灵感之源。1965年,法国时尚设计师伊夫·圣罗兰,将蒙德里安《红黄蓝构图》的绘画作品,与秋季时装设计巧妙结合,创造了“蒙德里安裙”。这些由基础色块和黑线组成的裙子,成为了一代经典,进入了时装史的殿堂。 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对现代设计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一直到今天,人们追随蒙德里安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大到建筑、工业,小到服装、家居,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们,从他那里汲取着养分。某种程度上说,蒙德里安超越了和他同时代的那些画家。 有人说,“蒙德里安意味着现代主义,他就是现代主义起源时期的图腾。”有他的地方,就有前沿艺术,就有对世界本源的探索,也许这就是蒙德里安的意义所在。



风格主义起源于荷兰画家蒙德里安

《风格》


15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