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作使徒保罗的自画像》是伦勃朗在1661年(54歲)时创作的巴洛克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时期的自画像题材的藝術作品,《扮作使徒保罗的自画像》的尺寸91 x 77 cm,使用油画,帆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保管。

《扮作使徒保罗的自画像

《扮作使徒保罗的自画像》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扮作使徒保罗的自画像

藝術家名稱:伦勃朗

馆藏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共有259件藏品)

扮作使徒保罗的自画像伦勃朗在1661年(54歲)时创作的巴洛克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时期的自画像题材的藝術作品,扮作使徒保罗的自画像的尺寸91 x 77 cm,使用油画,帆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保管。

《扮作使徒保罗的自画像》是他漫长的自画像系列很著名的一幅自画像,并在他去世的1661年所画,这时他55歲,但在这幅油画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如此苍老的老人,这与他的年龄是多么的不匹配。此画作收藏于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伦勃朗画的自画像比17世纪的任何其他艺术家都多,这幅画作中伦勃朗扮作使徒保罗,他显出一副毫不掩饰的疲惫,眉毛耸起,损毁的面容,因为疲倦而皱缩。此时的伦勃朗历尽沧桑,看清了这个世界,看清了人世间的人情世故,已经一无所求,变成了绝望的化身。我们在他的一百多幅自画像上逐渐清晰,他的头发和胡须都变成银白晚年的生活十分凄凉,但也没有阻挡他对绘画的热爱和脚步。在伦勃朗的生活自画像和蚀刻画中,在那些在他最后的歲月年轮中真实的反应了自己的心情,是最凄美的和具有挑战性的。伦勃朗从少年到暮年的画作,就像是一部生动并且传神的回忆录,蕴含了这位艺术家一生的辛酸坎坷、复杂艰辛的传奇遭遇,也看到了他在其中的转变和信仰的力量,磨炼出来的美好坚韧的品格。从他每一幅画作的人物、场景、外貌、眼神中,都可以领会到他在人生路程上的顺境、盛气、逆转、以及晚年的萧索、人情冷漠……他娴熟地驾驭着手中的画笔,挥洒着奔放潇洒的线条,形成了极强的艺术创作风格。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期的而代表人物。伦勃朗热衷于用戏剧化的巴洛克风格表达人物和故事场景,通过人为刻意的光照效果去凸显重点,而人物的背景和衣着往往被处理得十分暗淡模糊,这幅画作中,观众马上关注到的是脸部本身,而通过人物的微妙表情,能引领观众快速进入人物的情感世界。我们在观赏他的自画像时,就能深刻的感受到时间对这个伟大的艺术家的影响。他于1669年10月4日去世,被埋葬在阿姆斯特丹的西教堂

《扮作使徒保罗的自画像》藝術家簡介

伦勃朗·哈尔曼松·范·莱因(荷兰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荷兰语读音:[ˈrɛmbrɑnt ˈɦɑrmə(n)soːn vɑn ˈrɛin] ;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是欧洲巴洛克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绘画的主要人物,被称为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在2004年票选最伟大的荷兰人当中,他排名第九,次于第八的安妮·法兰克。他所处的年代被称为荷兰黄金时代,荷兰的科学艺术与商贸成就达到顶峰。

伦勃朗年少成名,惟半生潦倒。其藝術作品在他在世时即享有盛名,几乎当时所有重要的荷兰画家都出自他的门下。伦勃朗的顶峰之作当属肖像画,包括自画像以及取自圣经内容的绘画。他的一系列自画像如同一部独一无二的自传,对自我审视真诚而不矫饰。

在油画和版画创作中,伦勃朗展现了他对古典意象的完美把握,同时加入了他自身的经验和观察。比如圣经场景的绘画中,同时体现了他对圣经文本的理解,对古典构图的运用,以及他对阿姆…

40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