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博斯风格的画家

在荷兰风格派运动

D


36《马可的世界》周边解析(画家2)博斯9

《七宗罪和最终四事》 (The Seven Deadly Sins and the Four Last Things),约1500-1525年,荷兰,希罗尼穆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木板油画,120x150cm,现存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这幅画作是否由博老师亲笔一直有争议,有说是他的门徒所画。但已被确认署名为博老师的真迹。 《七宗罪和最终四事》(The Seven Deadly Sins and the Four Last Things)是博斯代表作之一,是一副宗教题材的作品,画面浅显易懂,但却并不简单。 《七宗罪》的每幅画分别用拉丁文标注出主题,从最底部顺时针依次是 “暴怒”(Ira)、“嫉妒”(Invidia)、“贪婪”(Avaricia)、“暴食”(Gula)、“懒惰”(Accidia)、“淫欲”(Luxuria)、“傲慢”(Superbia) ,这正是天主教教义中认定的七宗罪,而上帝之眼正冷冷地看着这一切。 博斯的精心描绘与差不多500年后的著名惊悚电影《七宗罪》相比也毫不逊色,不管是“暴食”那一幕里胡吃海塞的一家子,还是“傲慢”那一幕里对着魔鬼举起的镜子自我欣赏的女士,都从诙谐的笔画里传递出深沉的道德训诫。 在整个画面的 四角还有四幅圆形小画 ,分别描绘了 “罪恶之死”(Death of a sinner)、“最后的审判”(Last Judgment)、“地狱”(Hell)和“天堂的荣光”(Glory or Heaven)。 左下角的“地狱”中,七宗罪再次出现,拉丁铭文再一次标出罪名,而图画却鲜明地传递出对应的惩罚:暴食者被魔鬼抓住,强迫进食老鼠、蟾蜍和蛇;傲慢者身上爬着蟾蜍,而魔鬼继续欢快地举着镜子让她看看镜中的自己。 整个画面由五枚圆圈构成,正中间的圆形最大,由中心的小圆和外面的三个环形组成。 小圆圈里有一个立于蓝色背景前的男子,头上的圣光形成一个十字形,很明显这是刚从石棺中复活的耶稣。中间的两个环形像正在发出金光的太阳。 内侧的金环上有一行文字,是拉丁铭文“Cave Cave Dus Videt”,意思是 “小心,小心,上帝看得到啊” ,换成地道的汉语俗语就是 “人在做,天在看” 。我们和画面拉开一点距离,就会发现, 原来大圆中间是一个瞳孔,那是时刻看着人间的上帝之眼。 博斯《七宗罪和最终四事》之:卷轴上帝之眼的上下各有一幅卷轴飘浮在空中,其上的拉丁文字出自圣经《申命记》32章,顶部的文字是“gens absque consilio est et sine prudential. utinam saperent et intellegerent ac novissima providerent.”,意思是“因为以色列人民毫无计谋、心中没有聪明。惟愿他们有智慧、能明白这事、肯思念他们的结局。” 底端的文字是“abscondam faciem meam ab eis et considerabo novissima eorum”,意思是“我要向他们掩面、看他们的结局如何”。这些文字进一步强化了这张作品的道德训诫意义。 底端卷轴的下面就是画家希罗尼穆斯·博斯的签名“Hieronymus Bosch”。 这位生活在十五至十六世纪尼德兰的画家因为超越凡俗的想象和充满幽默的画面,成为二十世纪超现实主义画家倍加推崇的画家。但他的作品背后的含义素来饱含争议,有人认为他受到异教思想的侵袭,也有人认为他受到当时炼金术的影响。 16世纪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在埃斯科里亚尔宫收藏了一大批博斯的作品。 他的图书管理员弗雷·何塞·德·锡古恩萨的有一段评论我觉得非常中肯:“此人的画作与其他人的不同在于,其他人尽力按照人的外在样貌来描绘人,而他却敢于描绘人的内心……在画中,我们能够找到无数出自《圣经》章节,描述人类罪恶的的图像,他们的描绘栩栩如生,清晰逼真……”(H.W.詹森:《詹森艺术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P492)虽然这些话是用来描述博斯的经典名作《人间乐园》的,但我觉得用于说明《七宗罪和最终四事》一画并无不妥。 还要说明的一点是,这张木板油画不仅内容有着道德训诫的功能,其本身就是 做桌面用的 ,所以我们才能 绕桌一周来观看七宗罪 ,而不是对着墙面拼命扭动脖子。 先分别来看看 七宗罪。 【“七宗罪”之一——暴食:】 博斯《七宗罪和最终四事》之暴食(Gula):描绘的是一个农家场景,一家四口围着一张餐桌, 一个醉汉举着一个酒瓶大口大口地喝着酒,一个胖子在贪婪地吃着美食,却毫不理会他同样肥胖的儿子的请求。旁边的妻子(也或者是女佣)用不解的眼光看着这一切。 而地上则是燃着的篝火和散落的家具物什。 【“七宗罪”之二——懒惰:】 懒惰(Accidia):从装修和人物的服装上我们可以看出,这家人的生活比较富裕 。一个懒惰的男人在壁炉前打盹,而他的信仰仅仅是在梦中,以一个修女的形象出现,提醒着他的祷告。男子身旁放着一本未打开的书(应该是圣经) ,预示着他还没有进行祷告便睡了。 【“七宗罪”之三——淫欲:】 淫欲(Luxuria):与前两幅不同的是,博斯将这个场景设置到了户外。画面中的 两对贵族夫妇在粉红色的帐篷里野餐,右边的两个小丑扮相的人在帐篷外表演以取悦他们。 春天的气息、粉色的帐篷、衣物,和人物周围的乐器、美酒、美食以及背后美丽的风景都烘托出浓浓的淫欲感。 【“七宗罪”之四——傲慢:】 傲慢(Superbia):这是一个比较晦涩难懂的场景描绘: 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女人站在屋子的正中央,她对面的墙边放着一个柜子(貌似是酒柜),一个相貌奇怪的魔鬼在柜子的右侧冒了出来,手上拿着一个镜子。女人双手在整理自己的帽子,似乎在照着镜子,而镜子里出现的却是一个怪物。 【“七宗罪”之五——暴怒:】暴怒(Ira):一个农家院子前, 两名醉酒的农夫正在争斗,右侧的农夫一手持刀,一手拎着酒瓶;左边的农夫似乎手中拿着刀鞘,另一只手似乎去怀中掏什么,而他的头上套着一个房屋形状的东西;一个女人拦住持刀杀向对手的男子,似乎想要阻止这场争斗。 【“七宗罪”之六——妒忌:】妒忌(Invidia): 站在门口的一对夫妇羡慕地看着一个富有的人,富人手上站着一只鹰,一个仆人为他背负着沉重的行李。而夫妇的女儿正和一个站在她窗外的男人交谈,她的眼睛死死盯着他腰部鼓鼓的钱包。 画上的狗是关于尼德兰谚语中的:“两只狗只有一只骨头,没有协议”。 【“七宗罪”之七——贪婪:】 贪婪(Avaricia):这幅画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在一场来自农村的纠纷中, 来自上级部门的法官和陪审团紧急设置了一个临时的法庭,腰肢弯曲的法官假装同情,听取一方提起诉讼的情况,同时却狡猾地接受另一方的贿赂。左侧的两个陪审人员假装看不见,煞有介事的交谈着。 再来看看“最终四事”:【“最终四事”之一——罪恶之死:】罪恶之死(Death of a sinner):除了临终的“罪人”,画面中还出现了天使与恶魔、牧师与门徒、修女等人物。 牧师正在为“罪人”作最后的祷告,上方的天使和恶魔预示着对“罪人”灵魂的评判和衡量——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而藏在床后的骷髅手持木棍,随时要带走“罪人”的生命。 【“最终四事”之二——最后的审判:】最后的审判(Last Judgment): 基督带领着自己的门徒出现在空中,天使在周围吹响了“审判”的号角。 基督的脚下踩着一个圆形的图案,里面画的是人间的情景。而 画的下方,则是挣扎在荒漠中的人,他们等待着自己最后的命运宣判:得到主的救赎,或者最终被下地狱。 【“最终四事”之三——地狱的惩罚:】地狱(Hell):该画面可以用“惨绝人寰”来形容,描绘了犯下“七宗罪”的人在被下地狱后接受的惩罚。画里到 处都是被恶魔包围着的受刑者,惨烈的接受着地狱刑罚:油炸、剥皮、锤击、火烧、水淹、活埋、撕咬等…… 这个场面是惨不忍睹的,令人不寒而栗的。 【“最终四事”之四——天堂的荣光:】 天堂的荣光(Glory or Heaven): 一群全身赤裸的、获得救赎的人正排着队进入天堂,耶稣和圣徒们聚集在天堂,圣彼得站在入口处,带队维持着秩序。一个女子身旁站着一个恶魔,想要拖她下地狱,被旁边的天使上来阻止了。 整个画面金光闪耀,寓意进入天堂的人们所获取的荣耀。 好了明天是周边中的周边最后一期,即将进入正文部分。哈哈哈哈回头见了。



11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