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古代诗歌品读

新课标重视对学生民族审美个性的培养,对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古代诗歌,凝炼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倍受人们的喜爱。360问答它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金倒向维挚的情感,是我国文学宝兵团增库中的一颗颗瑰丽璀璨的宝珠。学习古诗,不仅能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但是,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练,在学习上丝额决味检河有一定的困难。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了古诗词与现代信息技术相整合的教学,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师生女互动方式的变革,达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信息本技术与古诗教学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种新极流季起图玉型的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创建,首先在于教师的新型理念,其次是建立了一个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教学程序:在课堂上通过导向、素材资源和操作资源的有序传递,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庆构滑述逐试式零连教师的主导作用,取而代之以往定若主只集虽声受的是激导鼓励、诱导启发和疏导整合,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自主探索学习的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尝试谈谈信息技术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在古诗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型的网络教学环境中,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眼情铁律首项见其形、耳闻其声,而且能手脑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知活动,在自主参与、自动探究与交互资源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增加了所接受的信息量,增强了记忆的效果,加怀粒护兰县士径快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速度,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负笑提高了学习效率。信息技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动机重呢七钢精胜呢指频。古诗不是儿歌,学生不能一读就懂。因此,有的学生还没学首先就有了畏惧心理,对古诗望而生畏,这是,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变畏学为乐学了。如我在教学《长相思》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风雪交加,山关重重”的画面,然后向学生介绍山海关外戍边的历史,把“让陆增占细争否板山一程,水一程”来了个画面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侵便纸每须科施家都点起了灯。入夜,左就映假某土山算龙慢块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责子九是始远,行军之艰难。“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夜深千帐灯”,“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此行队伍之庞大。在这羁旅野外的深夜,顶顶帐篷,点点灯火,也算是一个特殊的景观,足见将士之多,声势之浩大。“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你们看,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睡意全无,将士们的思乡之情真能不油然而生!“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电教手段端正学生主动探索的态度。经尝试,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对端正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很有效
(1)课前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查找资料、自我准备。(作者及背景,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课前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是培养现代儿童应具备的信息素养的良好契机。具体做法:①组织学生课前收集信息。②教会学生整理信息。③针对疑点,筛选信息。④引导学生运用信息。⑤互相交流扩大信息。
(2)课中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挥。a、运用电教手段,帮助理解字词。古诗中的一些字词都应讲古义、用今义讲是不合适的。有一些字词的解释是很特殊,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当讲“因为”,而非“坐下”“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当讲“跑”,而非今之“走”;在《望天门山》中,人们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很少有人体会到诗人为什么会有“相对出”的感受。教师机械传授,学生生般硬套,是不能真正、透彻地理解的。就像是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 的静态感,而如果运用电教手段,有小船行驶在江上,远处的天门山逐渐扑进眼帘的时候,“两岸青山相对出” 的感受才会突出。这些用词巧妙的地方,只有直观的教学手段才能帮助学生如此透彻的进行理解。b、运用电教手段,指导练习朗读。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会。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如此反复自然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在教完《长相思》后,播放了一段山海关风情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的漫天风沙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而学生对这首诗的气势和内涵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领会。c、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诗作为一个起点,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设想象中的图画。而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炼,其中省略的成分也是相当多的。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补充和领悟。古人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即是这个道理。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诗的言外之意叙述出来,不仅能加深对诗的理解,对学生说话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运用电教手段体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为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提供了依据。在情境启发下,学生们开启了思维的闸门.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如教学《小池》,我先让学生听着舒缓的乐曲,看着插图,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把图上的内容具体地说出来。在优美氛围中,学生描绘出一幅幅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潺潺地渗出涓涓细流,十分珍惜那晶莹的细细流水;绿树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美的形象、美的感受、美的情怀,跃然而出,学生在得到说话训练的同时,也受到了美的陶冶。
(3)让学生善于总结并自我评价。古诗价值不只在于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小学古诗教学的过程其实是鉴赏美的过程,学习诗歌最大的目的是让他们感悟美。学生学完诗的收获可以用语言、舞蹈、文字、诗歌、绘画等的方式展现而出。
3、运用电教手段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古诗是一种精致的散文,是一幅语言描绘的图画,是中国语言文学的精粹古诗来源于生活。课后我鼓励孩子去自然界和生活中实践诗歌,但学生并不一定有条件亲身体会的,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妩媚西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经霜枫叶……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为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主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的权利和成功的欢乐。
二.利用信息技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现代高科技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基于文本、语音、图形和视频等多媒体的教学支持。我们强调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对诗歌有充分地理解,才能有力地驾驭全诗,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诗中“有生命的东西”,才能给学生一个充分施展主动性的天地。另外教师自觉学习电脑操作,上网浏览、整理、创造、发布信息,利用校园网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等,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引导和示范。不仅要求教师对古诗知识有精深的理解,对学生的能力有深入的了解,而且对教师把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指示,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师生双方的交流,如讨论、辅导和答疑等,确保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
网络环境下立体交互的教学过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和多媒体地展示教学内容;且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和文字清晰,化虚为实,变静为动,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且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学习环境的保证,使学生获得能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并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工具作为助学和促学的最佳辅助方式。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仅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扎实有效,更能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学生能力提高了,知识掌握了,素养形成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网络信息技术为传媒的三维目标才真正得到落实,建立以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才有可能实现。

关于叶的古诗(带赏析)

赏析你可以自己去查

浣溪沙
【宋】欧阳修
叶底青青杏子垂。枝头薄薄柳绵飞。日高深院晚莺啼。堪恨风流成薄幸,断无消息道归期。托腮无语翠眉低。

古诗枫叶插画作品赏析简单

清平乐
【宋】晏殊
秋光向晚。小阁初开宴。林叶殷红犹未遍。雨后青苔满院。萧娘劝我金卮。殷勤更唱新词。暮去朝来节老,人生不饮何为。

怨王孙
【宋】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劲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清或升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画堂春
【宋】张先
外潮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岳州看黄叶
【唐】张说
白首看黄叶,徂颜复几何。
空惭棠树下,不见政成歌。

落叶
【唐】王周
素律铄欲脆,青女妒复稀。
月冷天风吹,叶叶干红飞。

落叶
【唐】王建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题落叶
【唐】司空曙
霜景催危叶,今朝半树空。萧条故国异,零落旅人同。
飒岸浮寒水,依阶拥夜虫。随风偏可羡,得到洛阳宫。

闻吹杨叶者
【唐】郎士元
妙吹杨叶动悲笳,胡马迎风起恨赊。
若是雁门寒月夜,此时应卷尽惊沙。

题桐叶
【唐】杜牧
去年桐落故溪上,把叶因题归燕诗。
江楼今日送归燕,正是去年题叶时。
叶落燕归真可惜,东流玄发且无期。
笑筵歌席反惆怅,朗月清风见别离。
庄叟彭殇同在答老梦,陶潜身世两相遗。
一丸五色成虚语,石烂松薪更莫疑。
哆侈不劳文似锦,进趋何必利如锥。
钱神任尔知无敌,酒圣于吾亦庶几。
江畔秋光蟾阁镜,槛前山翠茂陵眉。
樽香轻泛数枝菊,檐影斜侵半局棋。
休指宦游论巧拙,只将愚直祷神只。
三吴烟水平生念,宁向闲人道所之。

【诗中草】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团悔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诗中柳】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诗中树】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瓠叶
【先秦】诗经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落叶
【隋】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和杜录事题红叶
【唐】白居易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
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
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醉中对红叶
【唐】白居易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题桐叶
【唐】杜牧
去年桐落故溪上,把叶因题归燕诗。
江楼今日送归燕,正是去年题叶时。
叶落燕归真可惜,东流玄发且无期。
笑筵歌席反惆怅,朗月清风见别离。
庄叟彭殇同在梦,陶潜身世两相遗。
一丸五色成虚语,石烂松薪更莫疑。
哆侈不劳文似锦,进趋何必利如锥。
钱神任尔知无敌,酒圣于吾亦庶几。
江畔秋光蟾阁镜,槛前山翠茂陵眉。
樽香轻泛数枝菊,檐影斜侵半局棋。
休指宦游论巧拙,只将愚直祷神只。
三吴烟水平生念,宁向闲人道所之。

落叶送陈羽
【唐】韩愈
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闻吹杨叶者
【唐】郎士元
妙吹杨叶动悲笳,胡马迎风起恨赊。
若是雁门寒月夜,此时应卷尽惊沙。

莲叶
【唐】李群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在君塘下种,埋没任春浦。

题殿前桂叶
【唐】卢僎
桂树生南海,芳香隔楚山。
今朝天上见,疑是月中攀。

红叶
【唐】罗隐
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
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

落叶
【唐】齐己
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世上谁惊尽,林间独扫频。
萧骚微月夜,重叠早霜晨。昨日繁阴在,莺声树树春。

闻落叶
【唐】齐己
楚树雪晴后,萧萧落晚风。因思故国夜,临水几株空。
煮茗烧干脆,行苔踏烂红。来年未离此,还见碧丛丛。

题落叶
【唐】司空曙
霜景催危叶,今朝半树空。萧条故国异,零落旅人同。
飒岸浮寒水,依阶拥夜虫。随风偏可羡,得到洛阳宫。

落叶
【唐】王建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落叶
【唐】王周
素律铄欲脆,青女妒复稀。
月冷天风吹,叶叶干红飞。

陨叶
【唐】无可
绕巷夹溪红,萧条逐北风。别林遗宿鸟,浮水载鸣虫。
石小埋初尽,枝长落未终。带霜书丽什,闲读白云中。

红叶
【唐】吴融
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
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
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
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彩剪成。

叶落
【唐】吴融
红影飘来翠影微,一辞林表不知归。
伴愁无色烟犹在,替恨成啼露未晞。
若逐水流应万里,莫因风起便孤飞。
楚郊千树秋声急,日暮纷纷惹客衣。

落叶
【唐】修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蕉叶
【唐】徐寅
绿绮新裁织女机,摆风摇日影离披。
只因青帝行春罢,闲倚东墙卓翠旗。

岳州看黄叶
【唐】张说
白首看黄叶,徂颜复几何。
空惭棠树下,不见政成歌。

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画堂春
【宋】张先
外潮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蝶恋花
【宋】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怨王孙
【宋】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劲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浣溪沙
【宋】欧阳修
叶底青青杏子垂。枝头薄薄柳绵飞。日高深院晚莺啼。堪恨风流成薄幸,断无消息道归期。托腮无语翠眉低。

清平乐
【宋】晏殊
秋光向晚。小阁初开宴。林叶殷红犹未遍。雨后青苔满院。萧娘劝我金卮。殷勤更唱新词。暮去朝来节老,人生不饮何为。

32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