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英国的)

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家:
约翰.班扬 John Bunyan, 代表作《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

亚历山大.蒲伯 Alexander Pope 新古典主义诗歌的代表,他模仿罗马诗人,诗风精巧隽俏,内容以说教与讽刺为主,形式多用英雄双韵体,但缺乏深厚感情。
他出版了散文掘或《论批评》(An Essay on Criticism),从此奠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次年,他又出版了《夺发记》(The Rape of the Lock),一部极妙的讽刺史诗。

丹尼尔.笛福 Daniel Defoe 代表作《鲁宾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

哪位是新古典主义的作家

乔纳森.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 代表作《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

亨利.菲尔丁 Henry Fielding 代表作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The History of Tom Jones, A Foundling )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 编撰英文词典的第一个英国人,纳散枯作品为《英文大词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这部巨著是塞缪尔.约翰逊花了七年时间独自完成的。

理查德.比.谢立丹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 代表作《情敌》(The Rivals )洞洞和《造谣学校》(The School for Scandal)被认为是上承莎士比亚,下接萧伯纳的纽带,是真正的英国古典派喜剧。

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 代表作《墓园挽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

英国新古

新古典主义起源兴盛于法国,代表是布瓦洛和他的那本《诗的艺术》学美试有措调令。不过新古典主义是一个持续了近一个世纪,来自影响蔓延全欧的文学运动,我们还要说一下这个运动的后续影响和进程。新古典主义文论的新发展是在英国,英国有自己的文学实要渐钱容践传统,所以英国人结合自己360问答的经验对新古典主图抗环义进行了改造,这就是英国的新古典主义,代表人是屈莱顿,在蒲伯和约翰逊那里这一运动臻至成熟。后来新古典主义衰落了,其文论在法国被启蒙主义击溃,而在英国,则规倒势是感伤主义取代了它。不过这是后话了,我们下一篇介绍这两个。|屈莱顿 英国新古典主义的创始人屈莱顿是英国新古典主义的创始人,20世纪被人追封为“英国文学理论”之父。①代表著作是《论诗剧》,当时法国有人用新古典主义的观点批评英国正假欢织扩坐至什创戏剧,这部著作就是反驳和回应。著作采用对话体,写四位绅士在湖上泛舟,就戏剧问题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论诗剧》涉及了英法文学对比的问题和古今之争的问题。在英法对比的氧白局端必压个问题上,屈莱顿大抵同意关于英国戏剧不如法国的很多观点,但他认为英国的戏剧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情节更加生动更加变化多端,而法国人的作品显得太僵化,还有三一律这种过分严苛的规范。屈莱顿将文学事领须迫座周上的不同归之于国民性的问题聚曾天尽花图,法国人太轻浮,所以凯弱田弦希载到剧院想看点严肃的,英国太忧郁,所以到剧院想找点乐子。在古今之争的问题上,屈卷受技线字莱顿反对崇古论,甚至认为莎士比亚等现代英国戏剧要强于古代戏剧,古代戏剧有时候情节车和人物太狭窄了。而戏剧应当是反映人性的,展示人的个性和激情,而不是说遵循三一律的就是好剧,古人也有很多剧不遵循三一律的。总的来说这部著作没有得到什形易源压弦么结论,但是在讨论中,屈莱顿将法国古典主义的思想和理念引入英国,但是却不否认英国传统的创作实践。他这样春干物别里的古典主义显示出更强的温和气质,摒弃法国新古典主义对绝对普遍性的追求,转而承认而追求民族特色。②在《广酒领悲剧批评的基础》中,屈莱顿仔细的解释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的观点,将其作为悲剧批评的基础,并提出了自己的悲剧理论。这部著作是他为自己的剧本所写的序言,有自我辩护的意图。他认为一切诗歌的总目标就是让人在愉快中获得教益,而悲剧能够使人改正心住输热级和探生会还是觉中不合理的“激情”。具体地解释这种目标和效果,屈莱顿大概和亚里士多德持有相同的意见,一个身上具有美德却又有缺点的制明五情延三曲黄女人,其遭受的不幸最能引发观众的恐惧和怜悯,这种说法和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如出一辙。在人物性格方面,屈莱顿大抵同意法国新古典主义的论调,认为人物性格应当是保持内在同一宗纪改而明显的,不过他也认为人物的性格应当复杂多面,但必须具有一种统摄突出的性格特质。在人塑方面屈莱顿还讨论了作品中的交临情感问题,他引述朗基努斯的说法,认为作品中,尤其是人物中应当凸显出作者本人的激情来,这样才能感染观众。|蒲伯 自然与巧智巧智是英国思想界的一个特殊概念,在哲学认识论中是指主体的认识能力,是判断力和想象力的综合(似乎类似于康德的先天综合能力),而在文论中,则指创作者的创作天赋,能够创作出引发读者审美趣味的形象。这些可以看出,英国文学传统对于自由和主体性的要求显然很突出,要引入新古典主义,就要对此给出合理的解释。这个工作就是由亚历山大·蒲伯完成的——蒲伯这个名字实际上是“pope”,也就是教皇的意思,不知道17世纪pope是啥意思,哪有给人起名教皇的……蒲伯重新解释了“自然”这个概念,由此把新古典主义的原则和英国文学对自由的追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温和的英国新古典主义。蒲伯依旧把自然看做是艺术的最高范本,文学创作和批评都要依照自然那永恒的准则而进行,而古典的就是自然的,作家要通过揣摩学习古典作品来达到自然。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巧智则是自然的馈赠和礼物,自然把那些有表达潜力之物加以整理而鲜明,这时才有真正的巧智。蒲伯之前很多人借助巧智这个概念对抗外来的原则,蒲伯则把巧智也纳入自然的标准中,从而完成了对新古典主义的改造和辩护。|约翰逊 普遍性和类型蒲伯以后的约翰逊也承袭了新古典主义的种种气质,强调普遍性等,但已经不再沿用新古典主义的概念,也不再认同其具体规范,这似乎证明新古典主义在他这里已经在式微了。他的主要成就是编纂了《莎士比亚戏剧集》,其文论观点则体现在这部戏剧集的序言中——很显然,他提出的文论观点就是为了吹莎士比亚的……他认为戏剧应当着重于更具普遍性的东西,在人塑上就是忠实于人性,并且塑造出种种性格类型。而在更高的层面上,诗人也要追求更具有普遍性的真理,而不是通过虚构一些特殊的风俗习惯来吸引观众一时的新奇。而莎士比亚正是在这一标准上做到最好的作家,他的作品中永远能找到体现了普遍人性的人物,人物是一个类型的代表,这因此使得他们作品承载了更多的意义。总的来说,他注重艺术超越时代和浅薄的深层意义,要求艺术写出更加深刻的,能和社会生活共通的共相类型。这也因此使他推崇新古典主义的精神,但是他在具体观点方面基本没有沿袭新古典主义,关于三一律,他认为戏剧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出自生活的幻想,而不是教条。p.s.不想给他们搞坐标图了,感觉他们缺乏理论意识

9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