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芝的一生是怎样的呢?

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年生于爱尔兰袭尺码一个画家家庭。他是20世纪初叶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叶芝一生以写作为职业。曾担任爱尔兰议员和教育视导员等职务。1910年前后,新芬党领导爱尔兰人民开展民族自治运动,叶芝对这一运动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当拍哪时,他和友人、剧作家葛拉高雷夫人以及约翰·沁孤等人发起了后来被称为“爱尔兰文艺复兴”的运动,他们共同创办了一个阿贝剧院,并上演他们自己创作的描写英国历史和农民生活的戏剧。

叶芝一生的诗风是在不断变化的。如作于1892年的著名抒情诗《茵纳斯弗利岛》,就是这种逃避现实倾向的代表作。叶芝在这首诗中写道:“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这种倾向的诗歌较著名的还有《被拐逃的孩子》(1886),它召唤人们逃往仙境。这一时期,叶芝还创作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情诗,如1893年为毛特·岗女士而作的《当你老了》一诗,故事情节生动感人。

叶芝后期象征主义文学作品

在爱尔兰自治运动高涨的日子里,叶芝写出了一些优秀诗作。如《一九一六年复活节》(1916),歌颂了爱尔兰复活节的抗英起义,歌颂这次起义中的烈士们“带来了壮丽的美”,打破了当时死气沉沉的局面。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风格已有了显著的变化,以明朗坚实的内容代替了唯美、虚幻的风格。

1920年,叶芝写了《基督重临》一诗。他用“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的诗句,来形容现代资本主义世界衰败没落的景况。但叶芝又从历史循环的理论出发,错误地认为西方文明今天已接近毁灭时期,基督将在世界末日重临人间来主持审判。200年内地球上将出现一种粗野狂暴的“反文明”,然后再向另一种贵族文明过困厅渡。他的这种观点和现代先进思潮是不相容的。

爱尔兰在经过自治斗争取得自治地位之后,叶芝原有的贵族主义的保守观点又滋长起来了。他在《驶向拜占廷》(1928)、《拜占廷》(1929)等许多诗歌中,极力讴歌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皇帝治下的拜占廷王朝,认为它是贵族文化的代表,并指出那时的精神和物质,文艺与政教,个人与社会得到了和谐的统一。《驶向拜占廷》一诗,表达了叶芝对现代物质文明、情欲的厌恶和对古代贵族文明以及理性的向往。

叶芝是后期象征主义诗歌在英国的主要代表,他的诗歌创作及其诗风的变化,丰富了诗歌的艺术,对现代英国诗歌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叶芝还创作了《伯爵夫人凯塞琳》、《心愿之乡》、《滴漏》等剧本。并著有散文集《凯尔特的曙光》、《神秘的玫瑰》等。他的作品主要描写神话传说、古代英雄和农民生活,并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些作品带有极浓的象征意义。

推荐一点象征主义的文

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魏尔兰的诗作亲切自然,韵律之美妙在象征主义诗人中独树一帜。代表作品还包括《三年以后》(1866)、《白色的月》、《狱中》等等。兰波因《醉舟》一诗声名大噪。在这部诗中,诗人自比一样给号益阶明导挥只无舵无锚的醉舟,在大海上随波逐流,无所杆损所因羁束。诗风诡谲绚烂,是象征主义诗院口送考降国活歌中的精品。在另外一首著名诗歌《母音》中,兰波用五种不同的色彩象征法语的五个元音字母,然后通过具体的描绘把形状、颜色、气味、渐对农音像和运动等因素交织起来,以求实现“通感”的境界。此外,散文诗《地狱一季》也是难得一见的天才之作。马拉美的理论具有神秘主义和唯美主义的色彩。他在理论上建树颇高,被同代象征主义诗人誉为领来自袖,而他本人的诗作却并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收录在1887年出版的《诗集》中的《天鹅》,以及历时二十余年而未完成的《海洛狄亚德》。然而马拉美最著名的作品却是写于1876年的《牧神的午后》。这首诗后来经音乐家德彪西为之谱曲而广为传播。诗歌根据希腊神话中牧神追求水中仙女的故事写成。后期象征主义瓦雷360问答里、里尔克、叶芝、紧济看入艾略特等人的作品你可以自己选择的看。

40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