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风景油画绘画作品赏析

刘春烺如何咏沈阳?

刘春烺:听角行与房毓琛诗作异曲同工的是刘春烺也写有许多以同情下层百姓视角吟哦沈阳的诗篇。如《听角行》——沈阳城头角呜呜,老鸦飞上城头呼。大街小儿拍手笑,儿勿上城官人驱。官人狰狞面目粗,长鞭打人壮且都。问其姓名姓则无,但道将府兵与夫。春风二月草木苏,鸣角朝夕催封租。老农封租已向毕,锒铛枷锁犹盈途。身有百口辩不得,谁欤梦见流民图。图亦不得见,罪亦不得除,孤儿寡妻走边隅,路逢猛吏神仙如。锦衣大马出民庐,欢归酒肆听笙竽。如果说房毓琛的《过巨流河有感》写的是天灾给当年沈阳人民带来的疾苦,那么,刘春烺这首《听角行》,则写的是人祸——清代后期腐败政府的官兵横征暴敛给百姓造成的灾难。清末从怀远门上望城内诗的起笔, 以沈阳城头“ 角呜”“ 鸦呼”,把读者引入一个哀歌未断画角悲鸣的凄楚境界。清代末叶,将府官兵横行街市,“面目狰狞”,“长鞭打人”,连只会“拍手笑”的“小儿”也难幸免!虽然已是春风二月,封租已毕,催租的“锒铛枷锁犹盈途”,真是令人怵目惊心!诗人议论道:这个世道老百姓真是身有百口也难辩出个理来,只能任由这将府官兵凶残施暴!诗人设问人们,谁曾梦见一幅流民图?——那些受不了这般欺凌压榨的人们,“孤儿寡妻”出边外,去逃荒。行韵至此,诗人已义愤填膺,他拉出“路逢”的“猛吏”来与“走边隅”的逃难者对比:这些“猛吏”,穿“锦衣”、骑“大马”,到老百姓住宅明夺硬抢,然后回到酒肆歌坊里听音乐,过神仙的日子!而正是这些人,是民不聊生的根源。这首《听角行》将人民所受苦难与官吏们的腐败没落进行了鲜明对比,展示了诗人爱憎分明的情感。刘春烺能写出这样富于正义感的诗作,与他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刘春烺,字东阁,号丹崖,奉天府新民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接受了传统的科举教育,弱冠即补弟子员,同治十二年(1873年) 拔贡,光绪八年(1882年) 中举人。然而此后却是“五上春官不第”,他遂放弃入仕之追求。从此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天文、地理、医学、算学等实用的学问。尤注重兵学,曾著《炮学》一书,“洞幽达微,穷极蕴奥”,道前人所未道,为人所叹服。当时奉军将领左宝贵对刘春烺颇为赏识,曾推荐他负责治理柳河工程。刘春烺接任后,亲自勘察规划,筑起柳河大堤,竣工后,河堤多年完好。其后,为根治辽河水患,他改变了传统的筑堤防水的被动办法,首倡疏浚淤塞严重的碱河(今双台子河),分辽河主流经碱河汇入渤海。他的治河方案得到有识之士直至盛京将军依克唐阿的认可,终使碱河得到疏通,使辽河有了两个入海口,水患大大减少,当时百姓称颂不已,立碑以记。从此,过去仅以诗文闻达于辽东的刘春烺名声大振,成为辽沈地区的知名人士。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奉天萃升书院礼聘刘春烺出任书院主讲,使他成为书院中以举人资格登上书院讲坛的第一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正月,盛京将军增祺创办的奉天大学堂改为盛京省学堂又聘他为总教习。他先后居沈多年,为培养辽沈学子悉心贡献,并努力实践以学致用的教学宗旨。刘春烺:沈城杂咏刘春烺博学多才,又敢作敢为,实话实说。在他的《看云听涛馆诗》中,有许多反映人民苦难生活,揭露嘲讽官吏横暴的诗篇。写于同治十年(1871年) 金州水灾后的歌行体《金州行》是一首,反映沈阳的《听角行》也是。刘春烺对社会的垢病予以鞭挞,而对家乡这片土地,对辽沈地区的美好风光,也流露出深深的爱恋。他吟咏沈阳的诗篇中,有不少这样声情并茂的佳作,如《沈城杂咏》——万泉河畔引清流,白舫蓝舆作冶游。六月莲花三月柳,醉人风月似杭州。诗中“白舫”,即白色的画船。古汉语中称有窗篷的船为“舫”。“蓝舆”,指轿。“冶游”,指男女外出野游。刘春烺在沈阳任职时,“万泉垂钓”已为多位名家选定为沈阳八景之一,是人们游览必至之地,刘春烺在萃升书院任职,出大东门,过魁星楼不远即到万泉河,当是游览多次,感情颇深,故爱恋之情溢之于笔端。刘春烺在《沈城杂咏》一诗中描写了万泉河的瑰丽风光,表达了对万泉河的美好景色的由衷赞誉与热爱,诗风朴实,语言清新,文笔隽美,感情炽烈。诗的开头以“万泉河畔”点出地点,以“清流”点泉,导入“冶游”,以“白舫蓝舆”状写游人之盛,情景交融,引人入胜。“六月莲花三月柳”,突出了春夏两季万泉河最具特色的景物:翠柳与莲花,也使诗中有画,画面色彩明丽。结尾一句“醉人风月似杭州”,以杭州西湖比喻万泉河的迷人风光,是诗人对万泉河激情难抑的赞语,其热爱沈城之情,也至此达到了高潮。可惜刘春烺所热爱的沈城很快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就在他被聘任为盛京省学堂总教习的第二年(1904年),日俄帝国主义者在中国东北的陆上和海上,打了一场日俄战争。1904年2月初,日本采取不宣而战的手段,袭击了旅顺口要塞的俄国驻兵,第三天,俄国对日宣战,日俄两国为了争夺瓜分中国东北的火并与厮杀开始了。俄军很快占据了奉天。省学堂校舍被俄军占据,图书外移,教授与学生星散,课中断,当局被迫于6月宣布省学堂停办。刘春烺带着满腔惋惜离开奉天城,隐退到医巫闾山,居于木叶山庄,杜门不出。但他仍牵挂着他所依恋的这片黑土地,他仍为辽河水患未能尽除而苦思,并专心谋划治河之策,写出系统的《浚河策》。由劝学委员陈守愚递送奉天提督赵次珊,他的提议被采纳,却因当局筹款无着而被搁置起来。他报效家乡的理想虽再次受挫,但却依然矢志不渝,当奉天府当局又次请他绘制河图时,他即刻启程赶到,夜以继日地绘制沈阳河道水系图、沿海水系图,他憧憬着自己曾参与的治理柳河、辽水水患的水利工程早日开工建成,为家乡人民谋福祉。1905 年冬,刘春烺积劳成疾,久治不愈,且病势日趋严重,在弥留之际,他仰天长啸,神游故土,挥笔写下游仙诗五首,抱卷而逝,终年五十九岁。“沈阳三才子”之一刘春烺墨迹刘春烺这位辽东才子,关东著名教育家、水利专家,清末实学派优秀代表人物,由于时逢哀世,生平抱负未得尽展就辞世了。后人惋惜地评价说:刘春烺“生平负匡世之学,而未展其用,惜哉!”刘春烺辞世已一百多年了,百年后的辽沈大地,不但他生前日夜悬念的辽河得到较好的治理,沈阳城市的发展建设也远非昔日可比。如果说当年万泉河畔的“六月莲花三月柳”,曾令他有沈阳的“醉人风月似杭州”的感觉的话,那么,而今,沈阳已成为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之都,刘春烺的名句沈阳“醉人风月似杭州”,不但更加名副其实,而且可以逐渐为人修订成“醉人风月胜杭州”呢!我想,刘春烺若九泉下有知,定当含笑矣!


赏析油画美术作品的套话?

赏析油画美术作品的套话有1、秋山的红叶,好像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2、这幅油画显示了皇宫的富丽堂皇。3、这次画展,只有那幅引人注目的油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4、我们专注地欣赏着每一幅油画,每一幅作品都栩栩如生,让人满心欢喜!5、这些油画水准不高,或可用来自娱,如果拿去参展,恐怕要贻笑大方。



9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