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昨日,韩雪(听歌,blog)在新专辑《狂想的旅程》上一番深情感言不仅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媒体及业内人士,也让歌迷零距离感受到韩雪对于音乐的执着及努力。于是在今天的首个发行日里,歌迷们便用实际行动力挺韩雪这张全新专辑,发行首日便破纪录。

据唱片公司称:韩雪这张全新大碟一日销量便超过了上一张专辑《夏·恋情》在一周内的销量。除此360问答之外,许多销售商都已端经散见讲住纷纷下订单,现首次印刷的专辑已经全部被预订。现在公司正准备进行第二次印脸复五死约占战植银刷,预计在未来的几日内,发行数量有增无减。

而在昨天专辑发布会的“破冰仪式“上,韩雪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哽咽地表示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能站在台上唱歌,还能出新专辑,对这清个过程充满了感激。这一番深情表白让在场的所有人颇感震撼。也正是这一番话,让歌迷对韩雪这样专辑更加显得倍感期待。

一直以来,演艺圈内演员出唱片已经成为固定规律,但多数都纯属“玩票”性质,而像韩雪氢周晶心损从这样拍戏唱歌两不误的少之又少。不仅如此,将唱歌视作从小的梦想去兑现实现,在前两张专辑卖座的情况下,依然能如期发行第三张专辑,这一过程就让人深受鼓舞。

狂想的旅程大师达利作品集

据悉,在《狂想的旅程》中,韩雪便将音乐道路的点点滴滴化作歌声,叙述在歌曲里。而专辑名称《狂想的旅程》也是韩雪这七年来成长的缩影。可见,以音乐的方式来向歌迷诉说心语星促没,这也成为歌迷喜欢这张专辑的一大理吗字被间抓造医刘守守末由。

你对达利的《他山之石》了解多少?

达利能否再火京城

2000年6月,“萨尔瓦多·达利绘画原作展”在北京美术馆举办,短短20天时间,近8万人前来参观。2002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亚洲地区关于达利艺术品最大规模的一次展示在广州美术馆首次展览,7天时间仅售出亩咐4000余张门票,达利在羊城遭受冷遇。2002年7月8日,“狂想的旅程——大师达利互动展”移师北京中华世纪坛——

“狂想的旅程——大师达利互动展”昨天在中华世纪坛正式与北京观众见面了。

达利惯用的融化的钟表在树枝上倒挂着,在画纸上流淌着,在马背上铺陈着,随处可见。其标志性作品青铜“太空象”突兀地伫立在广场南面,向每一个长安街上的过往行人炫耀着达利的再次到来。

门口照片上那两撇标志性的上翘胡须点缀着极雅致的淡粉色花朵,使艺术家那双透着敏锐目光的双眸愈发显得明亮而犀利。如同这位西班牙艺术大师终其一生的表现内容:梦幻、宗教、女人成为此次布展的形式与主题。

观众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达利作品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展览首次采用了互动系统:形态投影装置系统。展览更强调观众的参与,进而产生与艺术作品的互动。如同这个世纪的潮流所向,艺术展览也不再保持一成不变的被动欣赏,而代之以多媒体设备的辅助,期望着更为广阔人群的理解与认同。陈设在展厅一角的触摸屏可任由参观者操作。当参观者的影像通过摄像头展现在屏幕上后,通过触摸按钮可随意拉长、旋转、不规则地收缩或扩大影像上的任意部位,一张端正的面庞瞬间扭曲变形,人们仿佛正在实践着昔日大师的超现实主义创作过程。这个奇异的“变形机器”不仅吸引着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周围的成年人也是跃跃欲试。看着自己原本端正的面庞逐渐变得“丑陋不堪”,人们不禁莞尔,似乎重温了儿时恶作剧般的快感,在自己的“杰作”前久久不肯离去。“这真有意思,可惜变形照片无法打印出来。”一位参观者遗憾地说。

据了解,此次达利展专门请电脑工程师与欧洲著名的心理学家联手制作了互动内容,通过新颖的电脑科技,观众可体验到达利疯狂的内心世界和奇异的创作理念,这样的高科技互动手法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展览中运用。观众在欣赏达利作品时,可通过4台电视屏幕欣赏到有关达利的录像片段及其想像力丰富的艺术作品,如BBC的录像片段“著名与丑闻”。

在展厅,记者看到一些参观者通过形态投影装置系统,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达利作品。当观众的脚步靠近时,自己身影会通过遥控系统进入电脑,而达利的绘画作品则成为背景,观众可以随意操纵构图——将手臂或腿部拉长,也可以使身体变成一种奇怪的姿势……由此,观众就能进入达利的画面,与其作品互动,在游戏中欣赏大师作品。

首日展览主要以年轻人居多,其中不少是在校的学生

第一天前来参观的主要以年轻人居多,其中不少是在校的学生。一位北京工艺美校的男孩儿坦言自己非常喜欢达利的作品,“达利的作品非常超脱、自然、毫无拘束。他的生活一定充满狂想。我最喜欢的就是他的素描,线条真是漂亮极了,他用极简单的线条勾出了近乎完美的图画”。

在《时间的贵族气息》雕塑旁,一个中国农业大学的女孩儿说:“虽然我不能完全理解达利的思想,但他通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自由精神和他丰富奇妙的构想我能感受的到。”

现场还有不少的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一位从吉林来的女士对记者说,他希望6岁的儿子能从小就参观一些艺术展览,这样拦族可以拓宽他的视野,培养孩子对艺术的感觉迅衡纯。“比如达利惊人的想象力和构思,对思维尚未定型的孩子会很有启发。”这时她6岁的儿子指着《梅维斯的唇形沙发》问:“如果我坐上去会不会被吃掉?”

一位美术爱好者告诉记者他很喜欢参观各种艺术展览:“卢浮宫藏画、俄罗斯巡回画展我都看过。达利的作品以前也在书上看到过,但这种直接的交流还是第一次。达利不愧为艺术大师,他的作品深深地震撼了我。但我不喜欢展馆的灯光布置——统一的光束一下子打下来,光源照射方向的单一使雕塑看起来显得有些支离破碎,有肢解的感觉。”

纪念品与众不同,价格飙升不可避免

在“宗教与神话”展区的一侧,销售区陈列着与展品密切相关的众多纪念品,包括玻璃柜中晶亮的香水、印有达利头像的棉制圆领衫、西班牙出版的《达利作品集》等。因为纪念品的与众不同,价格飙升自然是不可避免。尽管如此,依然挡不住痴迷于达利作品的人们的热情。一位衣着毫不惹眼的女士向TOMASETTI小姐询问两件小型青铜仿制品的售价,得知每件都不会少于2万元人民币的实价后,她表示希望与该组织销售部人员进一步接触。“大约在十几年以前,在一本画册上我曾经看到过这几件作品,当时就非常喜欢。我也曾经在工艺品店里看到过类似的,但制作十分粗糙,决不如这几件的做工和神韵。”这位女士通过翻译和西班牙工作人员轻声交谈着。

当然,并不是每件纪念品都会如此的昂贵,销售间另一侧的货架上摆放着尺寸不一的达利画作临摹品,一种20厘米见方的画片标价为9元。

这次展览的374件作品全部是真迹

据此次展览的中方主办者之一歌华集团媒介总监石京生介绍,2000年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只有达利的绘画,而且数量比较少。而此次来华展出的达利作品共有374件(套),包括绘画作品344件、雕塑37件、灯具家具6件,有关达利的外文版书籍多部,关于达利的电视、电影4部,不论是从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来说,都是亚洲地区关于达利艺术品最大规模的一次展示。

他说:“达利作品在一定数量内的复制都算是他的真迹,2000年在中国展出的达利作品有些不算是真迹,这次展览的374件作品则全部是真迹。”

展览作品的保险金额高达10亿元人民币

此次达利作品展在谈判过程中,外方对展览场馆条件、展览的专业性、包装储运的专业化等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而且借展费用、保险金都是巨额的。谈判过程持续了一年多,30余页的合同易稿22次。

举办展览的艺术馆必须是专业化场馆,并有举办国际化大型艺术展的经验,同时也需要有比较雄厚的资金实力(有一次支付1000万美金的偿付能力)。而中国迄今为止没有一家常设的、能够展现世界艺术史的艺术馆,而能够组织大型高档次艺术展的艺术馆也比较少。

此次展览作品的保险金额高达10亿元人民币,保险金额确实很高,以前也一直因为保险的问题迟迟不能到中国来。

“达利热”会在北京升温吗

几十天前,达利作品在广州的展览在萧条中收场。广州展览横跨“五一”黄金周,而其总门票收入却不抵展览的总投入,其中“五一”7天只卖出了4000多张门票,这也许能说明有人认为的“达利热”正在降温。

和广州一样,北京对达利作品展的门票定价也是50元(成人)人民币,比前年在美术馆的展览贵了近50%。达利的展览在北京会遭遇同广州一样的命运吗?石京生认为“不会”,因为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拥有很多的真正的艺术爱好者。北京文化更具有包容性,“北京的观众可以不认同达利,甚至可以反对达利,但他们会接受达利”。(北京青年报,2002-07-17)

7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