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草书洛神赋卷》(局部14)》是宋高宗创作的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南宋时期的书法篆刻题材的藝術作品,《赵构《草书洛神赋卷》(局部14)》的尺寸13cm*20cm,使用墨汁,目前该藝術作品由辽宁省博物馆保管。

《赵构《草书洛神赋卷》(局部14)》

《赵构《草书洛神赋卷》(局部14)》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赵构《草书洛神赋卷》(局部14)》

藝術家名稱:宋高宗

馆藏地: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共有245件藏品)

赵构《草书洛神赋卷》(局部14)是宋高宗创作的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南宋时期的书法篆刻题材的藝術作品,赵构《草书洛神赋卷》(局部14)的尺寸13cm*20cm,使用墨汁,目前该藝術作品由辽宁省博物馆保管。

赵构《草书〈洛神赋〉》今藏辽宁省博物馆,绢本,高27.3厘米,长277.8厘米,末署德寿殿书,确为晚年之作。写时省略了原文所有的语气词\”兮\” 字,这样的省略在书法藝術作品中很少见。此件藝術作品字法熟练,笔意圆润,一气呵成,流畅而能浑厚,飞动而兼沉着,可见书者当时精力弥满,兴致清畅,是晚年笔而非衰年笔。藝術作品属于小草,虽气脉连贯,而又字字独立,笔笔清楚。赵构曾言\”前人多能正书而后草书,盖二法不可不兼有……草则腾蛟起凤,振迅笔力,颖脱豪举,终不失真\”,\”士于书法必先学正书者,以八法皆备,不相附丽。至于字亦可正读,不渝本体,盖隶之余风。若楷法既到,则肆笔行草间,自然于二法臻极,焕手妙体,了无阙轶。反是则流于尘俗,不入识者指目矣\”。强调楷书的基础作用,主张草书\”使笔画不失真为尚\”,故其所书无连绵苟简之习,易于辨识。其实早在苏轼就经常强调楷书的重要,主张行草要有法度,所谓\”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黄庭坚亦谓\”草法欲左规右矩,此古人妙处也\”(《论书》),这当是一时的书法观念,世云\”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当就整体而言,以楷书、行书分别为唐、宋两朝书艺代表为前提。倘若专论草书,宋人也是尚法的。对法的崇尚,甚至限制了宋朝草书的进一步发展。《洛神赋卷》未署年款,但卷末署“德寿殿书”款,钤“德寿殿御书宝”朱文印,可知是赵构做太上皇后所作,是其成熟期的藝術作品。 [1] 此卷草法出规入矩,运笔沉着浑厚,飞动流畅, 虽是草书,但字字独立,字与字变化很多,字法熟练生动,提按转折无不如意,虽字与字之间无引带,仍然呈现了一气呵成、流畅自如,显示其深的书法造诣。赵构《草书洛神赋卷》,处帝王之尊,颇具神韵。《洛神赋》是曹植的名篇,历代取资书画,出了不少佳作,仅就书法而言,就有王献之楷书、赵构草书、赵孟頫行书、祝允明草书,都是书法史上的名作。

《赵构《草书洛神赋卷》(局部14)》藝術家簡介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大观元年五月(1107年6月),赵构生于宫中,天性聪明,博闻强记,拜检校太尉、定武军节度使。靖康之变后,金兵俘虏其父宋徽宗和其兄宋钦宗,灭亡北宋。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南宋。在位初期他迫于形势民心,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击金军。然而后期逐步转为重用主和派,如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一味求和,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在位三十五年的赵构禅位于皇太子赵昚,被尊为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卒于德寿宫,时年八十一歲。谥号曰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

38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