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艺术的力量观后感

即使在
BBC
的一众艺术纪录片中,这套
8
集的【艺术的力量】也绝对出类拔萃。跟很多同类片子四平

八稳的访谈风格不同,这个系列采用真人演绎、现场还原的方式,配上精到的视听语言和
Simon Schama
个性化且极富感染力的讲述,每一集都超级震撼,实在是讲述杰作的精彩纪录片,不容错过。每集的开头,
讲述人都从某件作品入手,提出一个疑问,然后在一个短暂但异常华美的片头之后,答案慢慢从艺术家的
生平和其精神的激荡中浮现。更为强悍的是,根据具体内容的差异,每集都采用不同的视听风格和结构方
式,难为制作者了。

内容上,如其名所示,

艺术的力量

,更准确的说,是艺术的冲击和震撼力,所以这其中没有优雅和
谐的文艺复兴大师,没有恬静安适的传统风景画家,
8

8
位,全是血脉贲张的狂人,在世时,或者已享
有盛名,或者尚不为世所容,但其最好的作品都跟用来点缀和装饰的情调无关,而是为了震惊世人,
SHOCK

bbc艺术纪录片巴洛克

显然,首集绝不会是同时代的卡拉奇,而铁定是脾气暴烈、不可一世的杀人犯卡拉瓦乔,一位首次让
底层人物形象出现在经典题材画作上的恶魔,讲述集中在卡拉瓦乔内心飘荡的魔鬼和天使,一场持久的争
斗,罪人和救赎不是教堂里富丽堂皇的大师画作,而满布着现实的惊惧和血腥。

接着是伦勃朗,
17
世纪荷兰俗世荣光的记录者,但让他真正伟大的,不是对虚矫美好的记录,而是真
实的丑恶。和商业时代对应,这一空拦集的节奏相对要轻快一些,但底下的阴郁一如既往。

第三集是柏尔尼尼,大理石罗马的主要设计师。巴洛克时代,竞相邀宠,彼此拆台(主要是他和博罗
米尼),争风吃醋,大肆铺张。柏尔尼尼的雕像饱满、热烈、情欲旺盛,本集一开头,讲述人说到一位法
国的参观者,

如果这就是神圣的爱,那我再熟悉不过了。

特纳的第四集,也显然不会是着重那个享有盛誉的传统风景画家,那个特纳师承自克劳德
·
洛兰,描绘
着静谧优美的英国田园风光。通篇讲述的,是另一个特纳,出身底层,困扰,不安,画笔恣肆,惊世骇俗,
但保有着艺术家的激情和良知。

达维德(这个
DAVID
是法语的姓,很多地方翻成大卫,不准确)的第五集可能是其中最强悍的,因为
背景是铁血峥嵘的法兰西革命岁月,法国佬以再生的罗马人自居,腥风血雨,风云激荡。这一切都反映在
达维德的画作上,从罗马题材到现实革命,再到飞扬的拿破仑。这里会有一点意识形态上的小分歧,国内
的教材当然都把他说成是进步革命的桂冠诗人,而事实上他免不了有红顶画家见风裤搭使舵的一面,还有对革
命的褒贬,片中有句台词,

(【马拉之死】)后面可以是斑驳的墙壁,也可以是无尽的虚无。

梵高集因为有他的家信打底,
主要分两个场景,一个是梵高在幽暗逼仄的小屋内自言自语,
不见天日,
另一个是广角拍摄的金色原野、
炫目阳光,
一如梵高转瞬即逝的悲惨生活和激励后世的不朽之作。
片中说,
在梵高这里,

艺术取代了宗教。

毕加索集没人来扮演他,取而代之的是轰炸场面的黑白纪录片。本集的主线是,一个宣称要砸毁一切
传统标准的现代主义大师,如何在特殊年代重新找回艺术震人心魄的力量。现代主义艺术在毕加索这里,
至少曾经克服过形式玩闹和孤芳自赏的毛病。

最后一集讲的是罗斯科,一个在消费年代试图给日趋麻木的日常生活找回震惊体验和神话意味的反抗
者。他的画我看着有点像是彪悍版的蒙德里安,但片子告诉我错了,他根本就不是蒙德里安那样的神秘主
义者。这位俄裔美国画家经历过哥萨克和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屠杀,紧接着面对的是永无节制的文化工业、
消费快感、安迪
·
沃霍尔,还有摇滚乐,在他看来,这无异于又一场胡亏拿屠杀。他说,在过去一穷二白的岁月,
艺术没钱,但人们反而可以无所顾忌地追逐自己的理想,如今,一切都成了约定俗成的商品,还有所谓艺
术的力量吗?所以他断然拒绝了相当于今天
250
万美元的报酬,不想为纽约四季餐厅作画。很难跟人介绍
罗斯科那些浓烈的色块,我们更熟悉更习惯的是早就熟视无睹的波普和招贴艺术。这一集开头提出的疑问
是,艺术到底具有怎样的力量,能改变我们,改变世界吗?最后的回答是,不可能!

片子是从对毕加索早年作品的回顾开始,在那些时候,毕加索沉浸于自己的艺术世界,用自己无语伦比的
天赋以及技巧来颠覆他所继承的传统。
比如美,
比如历史。裸体女人的魅惑在传统中多少带着神秘与魅惑,
而在《亚维农的少女》中,它却变成了站成一排展示裸体的妓女。单手牵马的将军的手曾是标准的权力描
绘,在毕加索的旷野男孩儿中,同样的单手与随意却被抽取了历史与空间。他多么熟悉他先前的伟大画家
们对各种元素反复和熟练运用,可是毕加索却坚决说:不!现在,形式大于内容。

这个时候的毕加索可不是画得出
Guernica
的毕加索,他才懒得管政治。他的朋友说:

毕加索,那可
是我认识的跟政治最不沾边的人了。

但生活的节奏还是要快过艺术,毕加索再次回到西班牙,跟他的新情人一起,见证着
30
年代西班牙
残留的斗牛场的血腥。死亡的人或牛,血腥的气味。这景象对他而言实在难以忘怀。
1937
年的格尔尼卡,
轰炸机从穿着布衫或带着礼帽的人们头上飞过,几乎是

不经意地


”almost casually”
)扔下几颗炸弹。这
是一个黑色玩笑吗?母鸡在错误的地方下了蛋?这里可不是战场。可生活才没空去琢磨这些玩笑,格尔尼
卡只知道自己一下子从白天进入了黑夜,烟雾弥漫,房子着了火。黑白的世界印刷在黑白的报纸上四处传
送,是想留下这一刻,还是仅仅想复制这黑与白?我们不知道毕加索是否也在看到这照片的时候考虑过这
问题,我们只知道:他决意创作他的《格尔尼卡》,那老早答应了世博会的约稿,却久久久久没有任何头
绪的与当下的政治世界直接相关的杰作。奥,他知道,这会是个杰作,只要他能够完成的话。

Simon Schama
对《格尔尼卡》评语是:毕加索再一次颠覆了艺术
——
不久前由他重新定义的现代派
艺术。这一次,毕加索不再刻意拒绝历史,相反还伸出他强壮的手臂,要用他手中的画笔重新承托起那沉
甸甸的传统。他可没办法忘记普拉多美术馆里那些旷世的珍藏,那在战火中遭受着灭世的命运的珍藏。他
也没办法忘记自己的祖国最伟大的画家
——
他自己的先驱者和珍视者戈雅。他们都在说:看,这是战争。
不是吗?毕加索仍然是立体主义的大师,可是这一次,在《格尔尼卡》中,他挽救了立体主义潜在的分崩
离析的命运。他为它们重新注入生命的整体性,注入自己的爱与恨,憎恶与自责,坚持、绝望以及救赎之
歌。

就如同所有伟大的艺术家一样,毕加索在《格尔尼卡》中一边巧妙地隐藏着他自己,一边无畏地探索
着他自己。情人、情妇、孩子、母亲、格尔尼卡、自然、鲜血、受伤的马、疯狂的牛、拿蜡烛的人
……

有的形象以及他们一起牵扯起来在他心里头奔涌的感情,毕加索都不放过。他睁大双眼朝自己最痛的地方
的地方走过去,把他们画下来,一笔一笔,一点一塑形。他如此深刻地体验到了战争,只因他如此深刻地
在自己身上
——
自己的全部身心
——
体验到了人性,完整的、无暇的、永恒的
——
也是无比脆弱的
——

29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