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草》的原诗是什么?

《望舒草》是诗集,作者是戴望舒。此诗集1933年出版,共收集诗41首。大部分抒发伤感的情绪和心情。其中收录的诗有(夕阳下)、(十四行)、(回了心儿吧)、(自家伤感)等。

十四行

微雨飘落在你披散的鬓边,

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是

像小珠碎落在青色的海带草间,
或是死鱼瓢翻在浪波上,
闪出神秘又凄切的幽光;
诱着又带着我青色的灵魂,
到爱和死的梦的王国中睡眠,
那里有金色的空气和紫色的太阳,
那里可怜的生物将欢乐的眼泪流到胸膛;
就像一只黑色的衰老的瘦猫,
在幽光中我憔悴又伸着懒腰,
流出我以前蔽森盯虚伪和真诚的骄傲;
然后,又跟着它踉跄在轻雾朦胧;
像淡红的酒沫飘在琥珀钟,
我将有情的眼泪藏在幽暗的记忆中。
赏析:这样精致美丽的诗篇,我很想把它归入爱情诗。在这里,诗人的确是有一个描写对象的,关于她的印象,诗人很吝啬笔墨,只用了“你披散的鬓边”一个小春扮小的侧面,一笔带过,简到不能再简。然而,这一笔,却给了我朦胧的女性的娇美之态。因为她影影绰绰,因而更加引起我们的猜测与想象想象一个轻饰脂粉的背影吧。诗人与这个印象是喜欢并受其引诱的有着梦幻色彩的。然而,最终,诗人却把那有情的眼藏在了那幽暗的记忆中。也许,这只是一个过往的片段,一直迷离着到如今。

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3.5——1950.2.28),浙江杭县( 今杭州市余杭区)人,原名戴梦鸥,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宏和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1928年发表《雨巷》并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对戴望舒的评价,要结合生平谢谢

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又称“雨巷副感交两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县( 今杭州市余杭区)人。
1923年秋天,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1926年与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诗作《凝泪出360问答门》。1927年写的《雨巷》。1928年发表《雨巷》并与施蛰存、杜衡析短肥每原护脸出、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
1932年他参加施蛰存主持的《现代》杂志编辑社。11月初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不过在留学故亲千随买微期间,他并不喜欢去课堂听课,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翻译外文著作上。当时他翻译了《苏联文学史话》、《比利时短篇小说集》济植固生医地输和《意大利短篇小说集》等,另外还研读了西班牙作家的许多小说集。1935年春天回国。1936白道令敌举双财兴年6月,与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结婚。
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这是中国近代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新诗》在1937年7月停刊,共出版10期,是新月派、现代派诗人共同交流的重要场所。
抗日战争爆发后,戴望舒转至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且创直告德航渐倒否规英话办了《耕耘》杂志。1938年粮热法尼画春主编《星岛日报·续助带知容破站养女器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基或据评黑范误协犯被捕入狱。
1949年6月,参加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担飞映全度层系说和土威失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钟静下苏员生身年套评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控考伤银被称为雨巷诗人,此外还有《寻梦者》、《单恋者》、《烦忧》等。1923年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1925年转入上速穿庆括外灯穿诉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并乡扩限肉绍春称针八于翌年就读于该校法科。先后创办过《璎珞》、《文学工场》、《新诗》等刊妈求水物。1926年春,开始在与施蛰存合编的《璎珞》旬刊上发表诗歌,处女作《凝泪出门》。1928年《雨巷》一诗在《小说月报》上刊出,受到人们注意,他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称号。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保留着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及欧洲浪漫主义诗歌的痕迹,并带有明显的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兰、中国的李金发等人的影响。
1929 年出版的诗集《我的记忆》大部为此时期的作品。
1932年《现代》月刊创刊,他曾在该刊发表许多著、译作。同年11月赴法国,曾在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肄业或旁听,并继续从事著、译活动。编定诗集《望舒草》于1933年出版。这一阶段的诗作数量较多,艺术上也较成熟,在创作中最具代表意义,他由此成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中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1935年从法国回国。1937年出版诗作合集《望舒诗稿》。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上海继续著译, 1938年5月赴香港。与许地山等人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任理事。其间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和英文刊物《中国作家》等。香港为日军占领后,以抗日罪名被捕,陷狱中数月,健康受到很大损害。抗战开始后的作品,从生活、情绪到艺术风格转向积极明朗。
1941年所作《狱中题壁》和稍后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表现了民族和个人的坚贞气节。这一时期作品后来收入《灾难的岁月》,1948年出版。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48年再次去香港,1949年辗转到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工作。
1989年《戴望舒诗全编》出版。诗集主要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20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