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莱尔感应》的评论

原诗题为“Correspondances”,是哲学、宗教、美学通用术语,态唤又译作“契合”。“感应”的概念表达波德莱尔的美学思想,是象征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感应》是诗人奇妙的感觉:看得见昌举的世界象征着无形的精神疆域;诗人将之融入语言之中,语言借助于声,将无形的气息,转化、复苏。它极具魅力,在世界与我们德信灵之间搭建互通的桥梁。它提供了在象征事物中,以契合的方式,将心灵与世界交融,从而达致双方的互知冥合。
这是物我合一的境界,与我国的传统哲学暗合。
E.T.A.霍夫曼在《克莱斯列里阿娜》中的一节:“我发现色、声、香之间有基本类似性和某种秘密的结合 ”此诗是对此段文字的诗意帆迅凯表达
《感应》是典型的象征主义的十四行诗,前两节8行押环抱韵,即abba abba 格式,后两节6行在交叉韵后押连续韵,即abc bcc 格式,每行12个音节,音韵优美、和谐,准确表达了“契合”的主题,是其代表作之一。

诗人在色、香、声、形、味中,将视、嗅、听、触、息诸感觉交织,从而使人的灵魂产生共鸣。

波德莱尔的美学思想是象征主义

46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