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 勃鲁盖尔 戈雅


游艺术长廊,涤心灵尘埃

美是什么?相信很多都会说,美就是美的,好的。如人,漂亮帅气,让人看了忍不住还想看;如歌,清新典雅,令人听了还想听。是啊,美都带给我们以心灵的愉悦,但是只有好才显得美吗?萧瑟的冬日,一览无遗的荒漠,不都能给人一种苍凉的美感吗? 身在其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这世界的种种美,更谈不出把这感受到的美用自己的方式具象的表达出来。但能够把这最平常生活中事物的神韵诉诸笔端,用文字、画面、实物精准表达出来,使之凝固,成为我们每个人都能鉴赏到的东西,我们便把其称为艺术,把创造艺术的人称之为艺术家。 在东方,虽然也曾创造出了许多艺术珍品,但在儒家学说的影响下,普遍认为玩物丧志,除了读书以外的其它门类似乎都上不了台面。因此,我国的艺人在历史上多半寂寂无名,只留下一些绝世珍品让人追思。 而西方重视宗教,在这种趋势下,以宗教为载体创作的艺术家们都享有斐然的声名。从宫殿、教堂建筑类的设计到其间绘画、雕刻的装饰,无一不让艺术家们在青史留名。一代代传下来,经过不断传承与突破,在西方艺术史上留下了许多杰出艺术家的名字,像一颗颗夺目的星辰闪耀在人类的星空。 这一本《西方艺术简史》就把西方艺术从最古老的希腊和罗马时代起,经过细细地梳理,按照历史的发展进程,把一些最具代表性的杰出艺术家和其作品向我们一一展示。 这本书是由湖南学者文聘元编写。这位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擅长以通畅的文字介绍西方在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地理、科学等领域的经典知识,在海内外出版多部作品。曾在香港出版《西方文化大故事》系列作品20部,国学大师饶宗颐为其题写书名,知名作家金庸等多名知名学者担任出版顾问,为其写序言表达对其作品的赞扬与肯定。 他的作品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反响,作品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奖,他本人还被评为全国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专家。 本书不仅从古希服罗马艺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新古典主义、印象派,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阐述,还依时代顺序详细介绍了波提切利、布鲁内莱斯基、多纳大罗、提香、凡.艾克兄弟、博斯、勃鲁盖尔、丢勒、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鲁本斯、委拉斯凯兹、伦勃朗、戈雅、庚斯博罗、大卫、德拉克洛瓦、罗丹、莫奈、凡.高、毕加索23人的艺术之路与部分艺术作品。 其中每一个艺术作品的讲述都细腻生动,给人以美的感受,让不懂艺术的人读了也被其精彩的解说与文字的魅力所震撼,但遗憾的是本书并没有配上每一个被解说的艺术珍品的图样,有些只能靠读者去想象作品的神韵。 但不管怎么说,随着作者的文字对西方艺术作一趟清晰的游历,对读者而言,都是获益匪浅的。虽然每一个艺术家的人生际遇与性格都非常迥异,但对艺术的执着与对美各自不同的体会与表现手法,都让我们看到了剔除尘世后一颗纤尘不染的心。 这让我始终相信,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份近于天真的可爱,又有一份永葆童贞的执着,他们的心不轻易被世俗刻画,也不轻易被尘世重塑。因此,我们与他们隔着千年的岁月、隔着生死的帷幕,依然能在其作品中感受到美给予灵魂的震撼。 美在生活中确实存在,但它像风,抓它不住,留它不得,正如叶圣陶一首诗中说的那样: 但是我们的艺术家不仅看到了这转瞬中流逝的美,而且还把它抓住了,留在了心里。如果仅仅如此,那艺术家不过是一个鉴赏者,只是在眼里看到了,在心里感受到了。但他们的伟大之处在于,能用手把这心里的美创造出来,呈现在我们眼前。让如幻象般的不可追永远停驻,不仅让我们能看到、感受到,更能触摸到。 应该说,艺术是一个人灵魂的最高表现形式。喜、怒、哀、乐,我们都有,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算用话语把它准确表达出来都难,还惶论把它具象! 艺术表现的就是一个灵魂的纯粹,当我们走进这样一个陈满艺术珍品和艺术家灵魂的长廊,连最小的恶意都会荡然无存,尘世带给我们的一切烦恼与不满,似乎都那么微不足道,不值得被提起。 从古希腊罗马艺术的殿堂走进,穿过一条西方艺术的长廊,到毕加索完美的一生中走出来,我似乎接受了圣光的洗礼。重新走进尘世的我内心无比平静,也无比干净,像披上了一件无彩霞衣,撒旦的恶意再也无法啄伤我。



34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