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topics/%e5%9c%a3%e7%bb%8f/" title="圣经油画高清作品下载、作品大全" target="_blank">圣经</a>撒种的比喻名画赏析

撒种比喻的解析

                    撒种比喻的解析                        太13:3—23 引言:       在这个比喻中,撒种的人是主耶稣,也包括一切传讲神话语的人。种子就是神的道,田地指人的心。同样的种子,但因着人用不同的态度来接受神的道,以致于产生的结果不一样。耶稣借此比喻也是教训我们,听道者预备心灵是何其重要。不然,听是听见,却不明白。 一、比喻的内容 1、路旁地——心地刚硬       路旁是指一种田间的小路,由于经常被人们行走踩踏,变得很硬。所以这种土地代表那些心地刚硬,不肯相信的人,也代表那些虽然理论上相信,却还是硬心不肯悔改的人。       为何撒在这等土地上的种子,会被飞鸟叼走吃尽?因为这等人对上帝的道根本就不渴慕,虽领受真道,却没有扎根在心中。 2、石头地——根基浅薄       这里的石头地不是指有很多石头的土地,而是指表面上有一层薄薄的泥土,下面是石灰石的岩层。所以这种土地喻指那些在真道上没有根基的信徒,或信仰上根基浅薄的人。这等人听道,只受肤浅的感动,没有实际的行动。这等人信主,只为得今世的好处,从不愿为主付任何代价。       为何撒在这等土地上的种子,不能扎根?因土壤下埋着顽固的石头。这“石头”喻指人心中的偶像、情欲或嗜好。这表明人若不肯彻底悔改认罪,打碎自己心中的石头,真道就不可能在人心中深深扎根。 3、荆棘地——事务缠累       这种土地具有欺骗性,表面看起来很干净、很松软,但是在土层下面,仍然有蔓藤和茅草的根须。如果种子落在这样的土地里,很快就被这种生长力非常顽强的有害植物挤住,窒息而死。         同样,被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等所捆绑的信徒,也不能从主和主的话中得到光照和营养,他们的属灵生命也就日趋枯萎,结不出果实来。因此若要结果,就必须把心中的荆棘彻底铲除净尽。 4、好土地——多结果实       什么是好土呢?耶稣的解释是“有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所以,“明白”才是关键。这里的“明白”并不仅仅是道理上的明白,还要付出行动。         好土的特征有哪些?在路8:15耶稣是这样解释:那落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         因此,若要结出百倍果实,就必须:诚实善良的心来学习神的话语。“诚实”“善良”可以理解为:一种谦卑受教的心,一种渴慕真理的心。这提醒我们,每次听道不应是出于规矩或习惯,乃是存着一颗谦卑受教、渴慕的心寻求神的真道。     还必须:持守住神的道。因为神的道是种子,必须持守在心里,生命才能改变;神的道是水,必须持守,才能得洁净,蒙神喜悦;神的道是武器,必须持守,才能胜过试探和搅扰。     还必须:忍耐结果。忍耐表明主的话要在我们身上产生果效,并非一蹴即成,而需要一段时间的熬炼。忍耐也提醒我们,基督徒在这个世界会面临困难,祸患,拦阻,逼迫。 二、比喻的目的 1、借物喻人         比喻使用众所周知的来解释鲜为人知的,以熟悉的解释不熟悉的,以具体的来解释抽象的。比喻能将道理和教训形象化,生动活泼,既能激发听众的兴趣和注意力,又能使听众印象深刻,历久不忘。 2、甄别听众         当耶稣宣讲天国比喻的时,听道的人虽有许多,但他们的品质如何呢?从他们听道之后的反应,就可分别出来了:门徒当他们听了比喻之后,由感到兴趣进一步追求深入了解其寓意。所以主称赞他们说: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         而对于一般听众,耶稣则形容他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也就是说看也不看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这就是比喻在他们身上所产生的反应。 3、指出问题         这百姓心是蒙了油耳朵发沉,眼睛是闭着的。耶稣引用以赛亚的这段话,是指责那些听众:没有一颗受教的耳朵,渴慕的心。藉此也告诫每一个听道者:听道的动机和态度必须端正,听道不是一种精神消遣,借此消除我的烦恼,解除我生活的困难。听道乃是让神的道医治我们生命的疾病,改变我们的生活,好使我们多结果子,荣神益人。 三、比喻的应用 1、渴慕真理         人活着,不是当靠食物,乃是靠他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4)可见神的道何等重要!既如此,对神的道当如何?         是否如诗人一样: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诗42:1)又如耶利米一般: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耶15:16) 2、持守真理       当我们听道时,有撒旦的搅扰,还有环境的考验,以及世俗的缠累,使我们无法专心听主的道,无法将主的道存记心中。所以若不竭力保守所领受的真道,就会随流失去(来2:1)。 3、实践真理         凡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这是在警告我们:对神的道,不但要有感官上的认知,还要以实际行动来回应。每一天当你阅读圣经、或每一次当你听道时,对神的话有怎样的反应与回应? 结语:       耶稣以四种田地说明,人对神的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有些人听了道之后,毫不思索便转头而去;有些人初时被道吸引,但后来发现要为真理付代价时,便决定放弃;有些人容许各样属性的事物排挤所领受的道。惟有那些明白真道,并且持守到底的信徒,才能为主多结果子。面对耶稣所讲的这个比喻,我们来对照内心的景况,想一想自己是哪一种田地?


son

通过对sonofman名360问答画的描述,体现了制作者技术的精湛高超



7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