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建筑风格

1、以大屋顶为主要特征的民族形式建筑

这类建筑采用砖石和猛敏钢筋混凝土结构,最上层加设大屋顶。一般建筑为垂直三段作法(基座、墙身、屋顶),大型建筑为水平五段作纯基法(中段为主体,两旁为两个侧翼和两个连接部分)。屋顶为钢结构或木结构,檐口构件有的用混凝土浇成,并在表面施加彩画。

2、具有少数民族色彩的民族形式建筑

这类枝裤枝建筑以各民族长期形成的典型建筑形象为特征,如蒙族的蒙古包,回族伊斯兰教的尖圆顶等。实例有北京的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成吉思汗陵、新疆乌鲁木齐的人民剧场等。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纹样

3、结合地方和民间传统探索民族形式的建筑

这类建筑利用地方材料,采取民居风格,创造出质朴无华、令人感到亲切的形象。上海虹口公园鲁迅纪念馆和鲁迅墓就是以南方民居的白墙、灰瓦、马头山墙等形象,来表达鲁迅质朴的气质。北京的对外贸易部大楼则采取了北方民居风格,用普通灰砖、灰瓦、卷棚顶、栏杆等简洁形象来处理大型公共建筑。

4、结合新型功能等要求探索民族形式的建筑

这类建筑以现代建筑结构和功能为基础,适当利用了构件形状和装饰纹样以探索民族形式,在本时期内占有很大比重。北京天文馆是中国演示天象的建筑,以天象厅球顶为中心的建筑处理,简练而富有个性。北京建筑工程部大楼高7层,采用砖混结构,古朴雄伟,简繁得宜。北京首都剧场、北京电报大楼、北京友谊医院、南京曙光电影院、杭州饭店、兰州饭店、广州华侨大厦等均属这一类型。

5、多元风格

进入80年代后,“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改革方针推进了建筑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建筑思想开始摆脱狭隘的、封闭的单一模式,逐步趋向开放、兼容,中国现代建筑开始迈上多元风格的发展道路。

9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