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渡金沙江油画赏析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暖”和“寒”指什么?

“金沙水拍云崖暖 ”是指红军在途中强渡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1935年5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指红军在途中飞夺泸定桥。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暖“: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虽然江水寒冷,但是在红军战士心里是暖的,表达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一方面是指泸定桥的铁索,五月的大渡河温度不高,夜里还下着雨,铁索自然是寒的,也暗指了当时面临的外部环境极其严峻。扩展资料:“金沙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赏析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国军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37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