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蒙克作品三部曲 [克里姆特与蒙克的生活经历与艺术创作的比较]

摘要:将克里姆特和蒙克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是因为两者都是欧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具有世界声誉的绘画艺术大师,两人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以 “生命、爱情、死亡”为主题的相似题材的寓意性绘画,以及主题中对女性形象的表现方式,特别是两人相似的生活经历及艺术创作,都提供了可以进行比较的基础,本文主要对两人的生活经历及艺术创作进行解读,这有利于帮助我们更深刻的研究两者的创作个性和风格,进一步试图了解其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
关键词:克里姆特;蒙克;生活经历;艺术创作;
艺术形象的创造,是艺术家以实际生活为依据,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感受的表现,如果没有进行艺术创作的原材料,是创作不出真正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的。
艺术家作为创造主体所必须具备的诸条件中,生活实践问题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的源泉和根据,关系到艺术家的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1]
1 亲人逝世的影响
1.1克里姆特
1862年7月,克里姆特出生于维也纳郊区,父亲作为一名普通的手工业者,家庭生活是相当贫穷的,同时家庭悲剧也接连发生:1874年父母的二女儿安娜在5岁时病逝,大女儿也患了精神病症,母亲因此长期处于忧郁之中。
1876年,14岁的克里姆特进入维也纳艺术学校学习,他的绘画才能在学校时就得到了展示,因为成绩突出从而获到一枚国家金十字勋章。
正如海尔曼所说:“这个年轻艺术家,很快就赢得艺术家、批评家和公众的认可,如果他继续原来的方向走并歼下去,会有一个很好的未来。”[2]
1892年30岁的克里姆特,遭受了父亲和弟弟相继去世的打击,弟弟恩斯特也是位出色的历史题材画家,他们共同建立艺术工作室,两人的感情,已超越血缘之情,更多的是艺术上的搭档。弟弟的早逝,直接导致克里姆特面对由死亡引发的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这是他艺术创作的转折点,也是新的起点。在那以后大约五年的时间,因为过分悲伤的缘故,他几乎没有工作,深入简出,在1892—1897年期间,他只为大学绘画创作了一些素描草图,从后期展出的大学绘画造成的影响来看,这些作品中充满了克里姆特对爱欲和死亡的思索。
1.2蒙克
1863年,爱德华·蒙克出生于挪威,父亲是位贫民区的医生,家庭经济也很困窘。蒙克的少年是悲惨的,1868年,在蒙克5岁时,母亲因患结核病去世;1877年,年仅14岁的姐姐苏菲也因感染相同的疾病而去世;而与此同时,蒙克自己也染上感冒和肺病差点死去。父亲遭到家人相继去世的打击后,出现暴力倾向,晚年的蒙克在回首往事时说:
“疾病、发疯、死亡在我的摇篮上飘忽,终生被恶魔缠身。我老早便已心知肚明……地狱处罚有罪孩子的刑具是什么样子……在呵斥我兄弟的时候,父亲疯狂的暴力行为便出现了……”[3]
1889年蒙克父亲去世,1895年弟弟死于新婚后不久,眼见父母和手足的相继离世,蒙克的精神和情绪相继受到重创,死亡的烙印刻在他年轻而又敏感的心灵深处,并影响了他一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蒙克的作品压抑又悲观的原因。蒙克自己说:
“童年时代,我失去母亲,我生病,为地狱的惩罚所威胁……我的家庭是疾病和死亡的家庭,对我的艺术来说,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4]
克里姆特、蒙克有着相似的个人经历,他们都是由亲人的死亡,引起精神危机和艺术创新上的危机,从而引起哲学层面上的思考,引发个人生活和艺术创作的转变,表现在画面上,则是绘画中的象征和隐喻,即作品的寓意性。
2 生命中的女性
克里姆特和蒙克,虽然在生命中不乏异性伴侣,但都终生未婚,下面分别就两人生则蔽羡命中众多恋人中的其中四位作大致介绍:
2.1克里姆特
2.1.1解放“束缚”的聪慧女子:艾米莉
对克里姆特来说,艾米莉是他的精神伴侣,艾米莉是克里姆特弟弟妻子的妹妹,在弟弟去世后,30岁的克里姆特担任起照顾弟弟恩斯特妻子和孩子的责任,,因为克里姆特凭借其艺术家的身份,是极具男性魅力的:“克里姆特以其纵欲与禁欲的混合性格,男性气质的外貌以及他的绘画天赋,对女性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5] 艾米莉与克里姆特的恋情是极为特殊的,两人相爱却并未结婚,更多的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爱情,同时他们也在各自的艺术领域中相互吸引和合作,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独立孙拍。
2.1.2激发艺术家热情的:阿德勒
当35岁的克里姆特第一次遇见阿德勒的时候,她还是个17岁的少女,她是和艾米莉完全不同类型的女性,阿德勒是来自维也纳上流社会自由主义的中产阶级群体,是世纪末女性的代表。克里姆特迷恋于阿德勒的这种女性气质,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始于阿德勒婚后不久,一直持续到克里姆特去世。两人的情人关系是公开的秘密,克里姆特与阿德勒的恋情,不同于与和艾米莉的柏拉图式的精神之爱,而是基于本能欲望的相互吸引。克里姆特以她为模特创作了《朱迪斯1、2》,以及《达娜厄》。
2.2蒙克
2.2.1苦涩的初恋:米莉
当20岁的蒙克遇见了比他大两岁的恋人米莉时,她已经离过婚,并且是第二次结婚。蒙克极为敏感,每天都偷偷的跟踪她,两人之间分歧越来越大,分手是必然的,关于初恋蒙克曾在他的笔记中写道:
“她在我的心上留下多么深的一个印记啊!没有任何图画可以完全替代它,是不是以为她很美?不,我并不确定她是漂亮的,她的嘴很大,她甚至是冷漠的……是因为她得到了我的初吻和从我这里取得生命的香水!” [6]
2.2.2为爱疯狂的恋人:朵拉
34岁时,蒙克在奥斯陆举办的个人展览上认识朵拉,朵拉是挪威最大的酒商拉森的女儿,是一个美丽、诱人的女人,强烈的吸引着蒙克。随着交往的加深,朵拉渴望他们能够结婚,但因为在蒙克幼小时,父亲偶尔表现出的异常行为,还有妹妹劳拉的精神分裂症,这些都使蒙克害怕自己身上也流淌着他们相同的血液,还有就是害怕家族的肺结核会遗传给下一代,这些恐惧驱使蒙克一直逃避婚姻。他们相处了四年,最后蒙克因无法忍受朵拉强烈的爱欲而提出分手,而朵拉竟拿出手枪以自杀相威胁,受惊的蒙克在阻止的过程中,因抢意外走火使他左手中指受重伤。在这次枪击事件里,人们谴责他逼得朵拉走投无路,蒙克脑海中时刻萦绕着这种指责,于是,他开始回避,每日借酒消愁,最后住进了哥本哈根的精神病医院。

X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女性的三个阶360问答段 The Three Age己烈药玉茶流扬宁杆板s of Woman 罗马国立现代美术馆藏作品鉴赏《女性的三个阶段》(The Three Ages of Woman)是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 1862-1918)具有代表性触块钢验九笑氢听油找沿的作品,此画使用象征手法斗花描绘了三位不同年龄阶段张波保世另的女性——幼年、青年和老年,表现了女人一生的轨迹及画家对命运不可逆转的惆怅,表现出画家对命运的感伤。克里姆特擅长以具象写实塑造人物,而以图案装饰环境和衣饰,达到多样变化和谐统一的美感。在这幅画上构侵样止免压图类似十字架,上方大块黑颜色,这可能喻含对死亡的恐怖,表现了画家攻也倒底倍生与死的观念。画布中心的三位女性是这件作品的焦点,背景缺乏纵深感,使整幅画平面化而富有装饰性。画作的颜色中性柔和,营造出一种安静祥和之感。克林姆特擅长描绘具象人物,常糅合多变的图案装饰与丰富五益矛发套她封确卷困范的色彩,以达成丰富和谐的美感。在《女性的三 个阶段》中,左侧的老年女性和右侧的幼年、青年女福本执源染洲很毛晶型减性分别置身于两块不同的纵向彩色长方形背景——幼年、玉初它乙轮入怕愿汽两石青年女性在蓝色主肉放导的冷色调图案中;老年女性则在形状更为分明的橘黄色花纹中。两种风格迥异的背景图示形成了冷暖序本劳花运黄色调的强烈反差,被左侧图案遮挡的青年女性的腿与右侧图案前老年女性的头部则增加了左右图案的交融感。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女性的三个阶段 局部青年和幼年女性是母女关系,她们双眼紧闭相互依偎,身上被蓝色透明带状物缠绕在一起。青年女性的头部有彩色副古小花装饰,象征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她的秀发蓬松而富有光泽,与左侧老年女性晦暗干枯的发丝形成强烈对比。老年女性一手扶额,低头垂首似有消沉之感,她松弛的皮肤、下垂的肚腩和突出的血管都彰显了她的年迈。不同众的浓重吧受队镇于对年轻女性足部的隐去,画家似乎有意完整刻画了老年女性的全身,意在让观众直视身体老去的丑陋。克利姆特特别喜欢表现女性。他的各类作品,如肖像画、神话画、宗教画、寓意西伤终双绿否基画,都常常由女性演主角。克冷丰例站利姆特的绘画,跟新括图施历弱收妒艺术的一些代表人物相似势,

克里姆特视频介绍

46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