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中的秘密:法国的起源-图卢兹的声誉

图卢兹是法国历史名城。宽阔的加龙河和狭窄的南运河环绕城市。玫瑰之城、紫罗兰之城、航天之城,都是法国人给图卢兹起的好名字。我们有幸参观了首都图卢兹,受到了贵宾般的礼遇。市政厅的贵宾室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其装饰完成于20世纪初。这是一个由图卢兹当地著名艺术家亨利马丁和德巴本森完成的大型画廊。两边的壁画和雕像美轮美奂,城市的内容从图卢兹的起源一直延续到19世纪,让人仿佛置身于几千年的历史之中。

光影打造的玫瑰城在贵宾室门厅的巨幅墙上,图卢兹印象派画家亨利马丁的巨幅作品《加龙河畔》首次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这幅大画中,19世纪末的加龙河畔,炊烟缭绕,小船停泊在岸边,图卢兹的市民(其中主要是中产阶级和学者)沿着岸边悠闲地散步。运用画家的点画手法,色彩丰富凝重,仿佛贾龙江就在眼前流淌。导游说,因为贾龙河经常泛滥,所以人们可以在画中看到用砖砌成的高高的河堤。图卢兹是在加龙河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中世纪开始,由于沿河没有可供建筑的石材,图卢兹建起了大量的砖厂,用加龙河冲积平原的土壤烧制的红砖在河岸两侧建造房屋。这种建筑方法延续至今。夕阳下,光影交错,城墙和教堂都浸泡在一片玫瑰色的氛围中,所以人们把图卢兹命名为玫瑰之城。

紫罗兰城之美大画廊有一幅描绘图卢兹广阔田野和农耕生活的壁画,可以解释图卢兹另一个著名名字——紫罗兰城的由来。图卢兹周围的土地非常肥沃,农产品丰富。一名图卢兹士兵从意大利拿破仑一世的战役中归来,带回了一株色泽艳丽、香气淡雅的花苗,取名紫罗兰,深受图卢兹人的喜爱。此后,图卢兹人开始大量种植紫罗兰,并销往法国其他城市。

在19世纪,拿破仑三世本人非常喜欢紫罗兰,所以整个法国上流租伏社会都青睐这种花。此外,当时恰逢浪漫主义盛行,紫罗兰成为法国人表达爱意的主要花卉。当时供不应求,导致洛阳纸贵。当时据说每天晚上从图卢兹到其他城市的火车上,都有3-6节车厢专门用来运送紫罗兰。导游在大画廊的一幅画前停了下来,画中一位身穿紫罗兰色裙子的美女站在高高的平台上,凝视着她的眉毛,观众周围都是观看的居民。这幅名为《美人保尔》的画是图卢兹著名画家亨利拉索所画。画中的女孩生活在16世纪,名叫保罗德维吉尔,是图卢兹一位富商的女儿。她太漂亮了,每当她在城市里购物或散步时,总会引起一阵骚动。每个人都想靠近她,跟她打招呼,看她的脸。为此市政府不得不颁布法令,要求保罗每周两次出现在自己家的阳台上,让所有图卢兹人都能有机会一睹她的芳容。此后,每当她出现在阳台上,她的所有崇拜者都聚集在楼下。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专程前往图卢兹,见到保罗后惊叹不已,给他起名叫美人保罗。因为保罗深受图卢兹人民的喜爱,今天的图卢兹儿童医院被命名为保罗德维吉尔医院。在图卢兹骄傲的一天,导游带领我们来到贵宾室最大的一面墙。墙上的图画描绘了中世纪的战斗场景:城外的敌兵高呼杀向天空,硝烟滚滚,图卢兹人在城市上空用投石器勇敢地抵抗入侵的敌人。天空中,一只雄狮被长矛刺穿。整幅画充满了庄严的色彩和宏大的场面,像一部壮丽的史诗,令人肃然起敬。这是图卢兹征服的历史,也是图卢兹人最骄傲的一天。随着导游的介绍,我们仿佛回到了近800年前。图卢兹在被法国正式征服之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由于宗教和复杂的历史原因,十字军对图卢兹发动了侵略战争,从1209年开始持续了20年。图卢兹最终被抓获,并被置于法国的领土,图卢兹伯爵的女儿被迫嫁给了法国国王的兄弟。20年的战争是图卢兹痛苦的历史,但在这幅名为《西蒙德蒙特福特之死》的壁画中,却记录了图卢兹值得骄傲的一天。218年的一天,图卢兹被西蒙德孟福尔率领的十字军围困。图卢兹人爬上塔反击。一名图卢兹女孩在投石机的帮助下用巨石杀死了蒙特福特。女孩的故事一直被图卢兹讲述到现在。在画中,图卢兹的市民面对着一望无际的敌兵,冷静而无所畏惧,而敌方的蒙德福特将军则被描绘成一头被长矛刺穿的狮子。

亨利·马丁法国

参观完贵宾室的大弊耐携画廊,我们想起了一句法国名言:巴黎不代表法国的全部。的确,在人们涌向浪漫的巴黎的同时,南方的图卢兹人却在坚守和呵护着自己的城市和文化,坚守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风格。旅游小贴士签证:申根签证。交通:可以乘坐法航前往巴黎。巴亩辩黎戴高乐机场每天有多个航班往返图卢兹-布拉尼亚克机场,还有从里昂、尼斯、马赛等城市直飞图卢兹的航班。从巴黎坐高铁到图卢兹大约需要5个小时,从里昂到图卢兹需要4个小时。到空客博物馆需要15分钟,在图卢兹坐大巴到航天城需要30分钟。住宿:图卢兹有很多特色酒店和老酒店。建议入住图卢兹的Le Grand Balcon酒店,位于老城区中心。从房间阳台可以看到老城区的中心广场,距离地铁步行3分钟。房间起价120欧元。美食:图卢兹的牛肉和羊肉味道鲜嫩,鸭肝做的鹅肝味道不比真正的鹅肝差。图卢兹著名的红酒包括香肠、cahors和阿马尼亚克白兰地。游览:以图卢兹为中心,前往卡奥尔斯、阿尔比、莫伊萨克、菲亚克雷等著名城市。车程1-2小时内,到Konk约2.5小时,到Rocamador约2.5小时。

谁能介绍一下英国亨利八世的生平?

人物概况
统治 1509年4月22日—1547年1月28日
加冕日期 1509年6月24日
前任 亨利七世
继任 爱德华六360问答
皇室 都铎王朝
父亲 亨利七世
母亲 约克的伊丽莎白
出生 1491年6月28
普拉森舍宫
逝世 15院机垂胶缩液临往47年1月28日
怀特霍尔宫
安葬地点 温莎堡

生平
亨利八世(1491.6节盐统但整变京收成析否.28—1547.游与称1.28)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七世次子。亨利八世在位的38年是英格兰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16世纪宗教改革。这次改革的基本意义在国家政治方面,而不在宗教方面,核心问题是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导致英国形成完全的民族国家。这次改革从确立亨利八世与安妮博林的婚姻合法开始,到确保国王对教会的绝对统治而宣告结束。从表面上看,真拉风太业目发众宗教改革是由亨利八世个人的离婚案引起的;从实质上看,变革是在英格兰民族主义和反教权主义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实现的,并和亨利八世的对法战争和西欧境排服青百读究的国际格局变化都有一定的联系。他自1509年4月22日开始在位,这时英国已经逐渐从一个欧洲偏远蛮荒及以暴政著称的小国发展成为有影响的专制极权国家,轮飞真村积认判县移绝他的父亲亨利七世在位时,执行睦邻友好政策,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苏格兰和法国的王储,为自己长子亚瑟娶西班牙公主凯瑟琳为妻。但婚后不久他的长子因病去世,当时西班牙和法国不和,他为省那了维持中立不得罪西班牙王室,力图挽留长媳,经向教皇请示,(根据天主教教规夫妻结合是上帝的旨意,不允许离婚再嫁娶,丧偶再嫁也需要教皇批准。)教皇批准可以再嫁他的次子,当时只有12岁的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18岁即位并娶寡嫂凯瑟琳,但他妻子只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玛丽(后来的玛丽一世)以后几次生育的孩子都早夭,此前济督仍余固响英国尚未有过女王,而且有迷信就说法说弟娶兄嫂不吉沿围煤联己注地绝推久,他又和女侍官安妮·博林产生了调学送别临婚外情,他让自己的主教宰相向教皇申请离婚,因为他这次婚姻是教皇亲自批准的,这为教皇出了一个始鸡刚难题,因为当时教廷亦不想得罪有察轻府心严价牛让场二讲强大势力的西班牙。教廷迟迟不能批准他离婚,而他的女侍官已经怀孕。他着急采取了多次措施,先把宰相撤职拘禁,再下令停止向教廷交纳教税,最后直至没收教会财产,迫使教皇开除他的教籍。在当时受宗教改革思潮影响者的鼓吹下,他宣布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任英国教会最高权威, 其间为处死数7万多人, 约为当时英国人口的7%。从此英国教会成为圣公会,基督新革官回钟教的一个单独教派。圣依同探械耐德们核公会实际上并非真正的宗教改革,因为它和天主教没有任何理论原则的分歧,只是不承认给杂划工流围喜温的情溶教皇的权威,以英皇代替而已, 而圣公会的大主教与教皇的名称相同, 都是叫POPE, 教会的英商命套妈杆巴句控虽拿笑文名称亦相同, 都是Catholic Chuch, 只是为了与天主教分开, 改为英国公教 – Anglo-Catholic Church, 其他的只有部份礼仪简化了。

亨利八世的第二个妻子(就是安妮·博林)也只为他生了一个女儿伊丽莎白(后来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他一怒将第二个妻子以通奸罪砍头处死,因为他离婚再也不需要教皇批准了,第三位为他生了一个儿子爱德华(后来的爱德华六世国王)又因肺病去世。他先后娶了6位夫人,全部没有好结果:第一位逼迫离婚,第四位德意志新教公主协议离婚,第三位因病去世,最后一位因他去世幸免于难,另外两位被他处死。 值得一提的是亨利八世与他的第二个妻子安妮·博林之前的情妇,正是安妮·博林的妹妹Marry Boleyn。而安妮·博林当初不愿像她妹妹一样只是做国王的情妇,于是给予亨利八世巨大压力要求成为“公众认可的”皇后。当然最后通过亨利八世与教会的决裂,不需要再获得教皇的批准,他与第一任妻子离婚并娶Anne Boleyn为皇后。此外他亦有大量情妇及私生子,後世的考古学家很多都怀疑他是死于梅毒, 并留下一个接近破产的国家。

他临死时设下遗嘱,由爱德华和他的后代继位;如果爱德华没有后代,爱德华死后由玛丽和她的后代继位;如果玛丽没有后代,玛丽死后由伊丽莎白和她的后代继位。他没有想到如此严密的安排,最后三位继承人都没有后代,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都铎王朝也终结了,王位传给伊利莎白表姐的儿子。

称呼头衔和纹章

亨利八世的纹章亨利八世是第一个经常使用「Majesty」作为称呼的英国君主。另外他也不时使用「Highness」或「Grace」。
他统治期间皇室礼仪进行了一些变革。亨利最初使用的头衔是「蒙上帝恩典,英格兰和法国国王,爱尔兰领主亨利八世」(Henry the Eighth, by the Grace of God, King of England, France and Lord of Ireland)。1521年由于亨利撰文攻击马丁·路德、护卫罗马天主教廷,教宗良十世赐封「信仰的守护者」(Defender of the Faith)加入到正式头衔中。英国脱离罗马教廷後,保罗三世撤回了封赐,但国会法案宣布这一头衔仍然有效。
1535年,亨利在皇室头衔中增加了王权至高的语句,即「英格兰教会之首」(of the Church of England in Earth Supreme Head),1536年进一步改为「英格兰和爱尔兰教会之首」。
1541年,亨利让爱尔兰国会将「爱尔兰领主」头衔改为「爱尔兰国王」[10]。当时很多爱尔兰人认为教宗才是真正的国家首脑,领主只是其代表而已。这是有历史原因的:12世纪,教宗亚德四世将爱尔兰作为封地赐给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而教宗仍然保留名义上的最高权位。在这次承认亨利八世为爱尔兰国王的会议上,与会者首次同时包括了爱尔兰的凯尔特人酋长和盎格鲁人贵族。此後直到亨利八世去世,他的头衔一直是「蒙上帝恩典,英格兰、法国和爱尔兰国王,信仰的守护者,英格兰和爱尔兰教会之首亨利八世」(Henry the Eighth, by the Grace of God, King of England, France and Ireland, Defender of the Faith and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 and also of Ireland in Earth Supreme Head)。
亨利八世的训辞是「Coeur Loyal」(意为忠贞的心),以心型加上文字「Loyal」的形式绣在他的衣物上。他的徽章是都铎玫瑰(Tudor rose)加上代表其祖母波福家族的吊闸图案(Beaufort portcullis)。
亨利八世的纹章是自亨利四世时代开始使用的英国王室纹章:四等分,交错显示蓝底的三支鸢尾花(Fleur-de-lis,代表法国)和红底的三只头朝正面、行走状的狮形兽(代表英格兰)。

宫廷生活和嗜好
亨利八世非常博学多才,他的宫廷是学术和艺术创新的中心。发现美洲(新世界)给亨利的创新精神提供了全新的舞台,他是最早研习全球地理的欧洲统治者。1507年地图测绘师马丁·瓦尔德泽米勒(Martin Waldseemüller)和马蒂亚斯·林曼(Matthias Ringmann)出版了最早的全球地图,这个地图描绘了美洲大陆并将大西洋和太平洋分隔开来,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理论[11]。发现美洲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引导了一种探索发现的风气,亨利在他的宫廷和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了这一时代精神。
亨利八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弄臣,名叫威尔·萨默斯(Will Somers)。亨利八世热爱赌博,喜欢玩骰子。他年轻时擅长运动,特别是摔跤、打猎、室内网球。他也是音乐家、作家、诗人。他最有名的曲子是「与好伙伴一起消磨时光」(Pastime with Good Company),这首曲子也被称为国王的歌谣。亨利八世也参与过一些重要建筑的新建和改建,比如无双宫(Nonsuch Palace)、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礼堂(King’s College Chapel)以及伦敦的西敏寺。亨利八世参与改建的很多建筑是查抄枢机主教托马斯·沃尔西的财产,包括牛津的基督堂、汉普顿宫、怀特霍尔宫以及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家族
先代
亨利八世的三代祖先 亨利八世 父亲:
亨利七世 祖父:
第一任里奇蒙伯爵埃德蒙·都铎
(Edmund Tudor) 祖父之父:
欧文·都铎
(Owen Tudor)
祖父之母:
瓦卢瓦的凯瑟琳
(Catherine of Valois)
祖母:
玛格丽特·波福夫人
(Lady Margaret Beaufort) 祖母之父:
第一任萨默塞特公爵约翰·波福
(John Beaufort, 1st Duke of Somerset)
祖母之母:
玛格丽特·博尚
(Margaret Beauchamp of Bletso)
母亲:
约克的伊莉莎白 外祖父:
爱德华四世 外祖父之父:
第三任约克公爵、金雀花的理查
(Richard Plantagenet, 3rd Duke of York)
外祖父之母:
塞西莉·内维尔
(Cecily Neville)
外祖母:
伊莉莎白·伍德维尔
(Elizabeth Woodville) 外祖母之父:
第一任里弗斯伯爵理察·伍德维尔
(Richard Woodville, 1st Earl Rivers)
外祖母之母:
卢森堡的杰奎达
(Jacquetta of Luxembourg)

亨利八世的生平在文学里经常出现。威廉·莎士比亚曾写了讲他的历史剧。现代有好几部关于他的电影。最有名的是1933年的“亨利八世的私生活” The Private Life of Henry VIII,和1972年的“亨利八世的六个皇后”

亨利的妻子和儿女

姓名 出生 去世 备注
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王后 (1509年6月11日结婚1533年取消婚姻;死于1536年1月6日)
未命名的女儿 1510年1月31日 1510年1月31日 流产
亨利 (康沃尔公爵) 1511年1月1日 1511年2月22日
未命名的儿子 1513年11月 1513年11月
亨利 (康沃尔公爵) 1514年12月 1514年12月
玛丽一世 1516年2月18日 1558年9月13日 1554年嫁西班牙腓力二世;无后代
未命名的孩子 1518年11月10日 1518年11月10日
妻子:安妮·博林(Anne Boleyn)王后 (1533年1月25日结婚;1536年5月19日被处死)
伊丽莎白一世 1533年9月7日 1603年3月24日 没有结婚
亨利·都铎 1534年 1534年 历史学家们不确定这个孩子到底是出生不久就死亡了,还是被流产了。因为这件事情被隐瞒,这个孩子的性别都未能确定。
爱德华·都铎 1536年1月29日 1536年1月29日 死产
妻子:珍·西摩(Jane Seymour)王后 (1536年5月20日结婚;1537年10月25日病死)
爱德华六世 1537年10月12日 1553年7月6日 没有结婚
妻子:克里维斯的安妮(Anne of Cleves)王后 (1540年1月6日结婚;1540年离婚;死于1557年7月17日)
没有子女
妻子:凯瑟琳·霍华德(Catherine Howard)王后 (1540年7月28日结婚;1541年离婚;1542年2月13日被处死)
没有子女
妻子:凯瑟琳·帕尔(Catherine Parr)王后 (1543年7月12日结婚;亨利八世死于1547年1月28日;她再婚,并于1548年9月5日去世)
没有子女

相关电影

“亨利八世的私生活”(The Private Life of Henry VIII),1933年。查尔斯·劳顿主演,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千日安妮”(Anne of the Thousand Days),1969年。扮演亨利的理查·伯顿和扮演安妮·博林的珍妮薇芙·褒祖德(Geneviève Bujold)分别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和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
“日月精忠”(A Man for All Seasons),196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根据罗伯特·鲍特(Robert Bolt)的同名戏剧改编,主要围绕托马斯·摩尔爵士展开,亨利八世由罗伯特·肖(Robert Shaw)扮演。1988年该片的重拍版中,亨利八世由马廷·张伯伦(Martin Chamberlain)扮演。
“年轻的贝斯”(Young Bess),1953年。这是一部关于伊丽莎白一世年轻时代的电影,亨利八世再次由查尔斯·劳顿扮演。
“鸠占鹊巢(台湾翻译为"美人心机")”(The Other Boleyn Girl),2008年。史嘉蕾·乔韩森(Scarlett Johansson)扮演玛莉·博林,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扮演安妮·博林,艾瑞克·巴纳(Eric Bana)扮演亨利八世。

10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